在升学路上,表演艺术相关科系不算是热门选项,造成大众对表演艺术认识不多,其实表演艺术领域的工作范围广范,当中有导演、舞美设计、编剧等,不只有栽培表演者。
ADVERTISEMENT
艺术的目的是利益他人,并传播真善美,只要秉持着这样的价值观,即便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更迭产生变化,但依旧能经得起考验,不会消失。
什么是表演艺术?国家文化艺术学院(ASWARA)研究所博士课程主任黄爱明博士解释,简单来说,表演艺术就是一门表演的艺术,当中涉及语言、身体动作、脸部表情,还有其他的身体技能,而当把艺求精的时候,就是艺术。
“其实不用把艺术说得这么高超,只要懂得用心和通过感官感受和感知周遭的一切,已经是一门艺术,表演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她认为,表演艺术应属于现场,原因是现场活生生的共振力量跟隔着荧幕不一样,“人是活的,临场的触觉能启动我们的感官去感受。透过镜头传递的话,毕竟还是有界限,就像男女朋友谈恋爱一样,不可能隔着荧幕,永远不见面。”
对她而言,艺术的本质是真善美,最终回归到利益他人,像利用音乐、舞蹈或戏剧来陶冶别人的心情或达致疗愈效果,而不是批判,因为光有批判,没有建议,并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好处。
至于艺术和流行的差别在于,艺术注重精神层面的滋养,可能会抛出一个课题,让大家思考如何回馈社会,甚至是探索自己的身心灵。流行着重商业,有目的地符合普罗大众的喜好,并大量生产,缺乏精神层面的提升。
“艺术是有温度的,商业则比较寒冷,我不会说商业没有温度,只要它回归到人的本性,而不是功利主义的时候,就会有温度。”
要生存,就得培养其他领域技能
黄爱明发现大众普遍上对表演艺术的印象狭隘,如念戏剧就是要当演员,修音乐就想到是要精专乐器,其实表演艺术牵涉许多领域,不一定要上台当表演者,还可以当导演、舞美设计、编剧、艺术管理等,“艺术学校要传达或设置的课程需有这方面的素养。”
她在2017年曾到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考察,发觉随着时代变迁,该校的表演课程也开始转型,尽管还是精专表演,但不再只注重舞台训练,涵盖的领域还包括广播和影视。
“毕竟影视属于大众化,要是演员有多方面的表演技能,就不会因为缺了舞台,而生存不下去,而且能力更好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同时接演广播剧、舞台剧和影视作品,这样演员的生存就不容易遇到瓶颈。”
她说,表演艺术毕业生的出路广泛,不局限于表演者身分,可以按照本身天分或补充养分,拓展至其他层面。就像她起初是演员,后来开始导戏,虽然课程里有学到相关知识,但她主要是靠观察导演如何带领演员和导戏,加上阅读相关书籍及上工作坊来汲取养分。
“表演艺术课程除了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也培养应变技能,希望学生遭遇生活困境时,懂得顺应大环境,给自己提供实际的应对工具或知识来做蜕变。其实不管是应对人际关系,还是做口头报告都是表演,要是不被表演艺术市场需要,说不定可以转行当演讲导师。”
黄爱明对学生更大的期待是,希望他们拥有做人的根本,也就是怀着一颗为别人着想,以及传达真善美的心,原因是如果没有做人的根本,就算多有才华也无法长久。相反的话,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发扬光大,这也是表演艺术工作者应该传承的艺术价值观。
“小众”也需要被大众看见
她认同,表演艺术属小众,却不认为这是问题,“高品质东西毕竟是小众的,当变成精专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欣赏和理解这块语言。所以我不觉得可悲,反而说明观众群都拥有高层次思维,懂得感受和感知,是无比的荣耀。”
尽管如此,她认为,本地表演艺术圈仍缺乏营销,这是基于欠缺制作人,目前只有少数团体,像手集团已有达到创造观众的层次。
她说,营销应该由制作人负责,而不是表演艺术工作者,除非表演艺术工作者有这方面的才华,不然的话,应聘请相关专业人才。
“制作人要有营销知识,本科未必是表演艺术系,但他必须理解和认同表演艺术的价值,这样他才知道该如何营销。不过问题是大多数出身自商科或市场营销的专才,都缺少表演艺术熏陶,导致这方面人才严重匮乏。”
她提醒,即便表演艺术属小众,但表演艺术工作者也无须标榜自己成精英,甚至认为大众思维低俗,反而应想办法熏陶他们,如举办工作坊,让大众深入了解表演艺术。
黄爱明曾参加能剧工作坊,戴上面具之后,吓了一跳,“在能剧中,死去的亡魂会出来讲述生前故事,所以面具一戴上,照镜子时,我突然吓到,因感觉到有一个灵魂的存在,所以当我们有类似的工作坊,就能教导观众鉴赏艺术,表演艺术工作者需要给予大众普及教育。”
她赞同艺术教育应从小开始,而父母在这熏陶的过程中扮演着重大角色,因父母的行为思想将直接影响孩子如何看待艺术。
“如果父母定义古典音乐为古老乏味,或艺术都是高超,难以理解的,孩子肯定也会有一样想法,因此父母要从自己开始做起,摒除掉这种负面的设定,孩子才能学会品尝艺术。”
“我们是有观众的!”
90年代,黄爱明从国外留学回来时,惊觉本地表演艺术圈创造了观众群,这是以往没有的景象。在她看来,本地表演艺术其实有在慢慢突破,只是跟国外相比的话,差距依然很大。
“可能是因为90年代的时候,建立了表演艺术的大专教育,而大专教育跟职业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表演艺术工作者要开始思考自己的饭碗,逐渐建立起买票看演出的制度,再加上后来的年轻人都愿意消费,不像我们以前般省吃俭用,所以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创造了表演艺术的观众群。”
她认为,以表演艺术属小众的角度出发,本地表演艺术其实有一定市场,观众人数不算少,只不过基于语言和品味的缘故,而分化了观众。
据她观察,本地不乏表演艺术观众,她记得有一年,蒋勋在国家文化宫举办讲座,票价80令吉,但几乎全场坐满,而且出席者都认真聆听。
“我们是有观众的,只是说有没有达到这些观众所要求的层次,又或者有没有用正确的管道接触到对的观众,可能是个关键。”
对她来说,艺术的呈现形式或许会随着时代更迭,而产生变化,但艺术不会消失,就如同金庸武侠小说一样,每个拍摄版本的服装造型设计都不一样,不过只要文本价值还在,著作依然会源远流长地活着。
她鼓励表演艺术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寻找出路,勿埋怨,也不要批判,“如果今天你做的东西经不起考验,是不是表示它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不强,这时应该反思本身的创作是否有回馈社会,而不是埋怨大环境。艺术家最棒的是创造力,就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哪怕是小众,只要有利益他人,人家也认同你的话,就很圆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