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不间断的雨累得沟渠、河流排水不及,水无处可窜,慢慢淹没道路,漫进房屋。眼见水位不断上涨,人们打包细软前往水灾临时疏散中心避难。快的话一两天,慢的话一周,水退了他们才能回到家园。只是,水退了,噩梦还没结束,家里尽是一片黄泥,不知有多少东西泡坏,不知有多少还能洗净使用,接下来几天的粮食够不够,坏掉的家电、家具等物品要花多少钱换新……
水灾发生,除了相关政府单位主导救灾工作,还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也很有系统地在背后提供支援。今年元旦开始下雨的那个晚上,赈灾人员怎么度过?赈灾到底在赈什么?
●报道:本刊 白慧琪
●图:受访者提供
“我记得星期五(1月1日)那天雨一直下,隔天星期六就开始淹水了。”莫哈末沙顿(Mohamad Saadon)说起一周前的情况,他是大马人道关怀组织MyCARE柔佛州执行员。电话访问当天是1月8日,话筒传来一些热闹起哄的声音。原来他在居銮,和志工们刚清理完一户灾民的房子,大伙嚷着要拍照。
时间回到2021元旦,大雨连续24小时不断倾倒。那晚,莫哈末沙顿代表组织参与国家天灾管理机构(NADMA)等政府机构的会议。眼见雨下不停,很有可能引发水灾,政府机构和经验丰富的非政府组织都心里有数,随时待命动员赈灾。
“其实我们在去年底已被相关单位通知要为水灾做好准备,所以一旦发生水灾,我们在技术上或体能上都能马上提供支援。”
很快的,隔天1月2日开始水灾最终还是不如人愿地发生,柔佛和彭亨多个地区陆续传出灾情,房舍陷入汪洋中。
莫哈末沙顿马上召开志工会议安排工作。以这次柔佛水灾为例,传出灾情的是哥打丁宜、居銮和士姑来。他们立马一一联系各地天灾行动管制中心 (PKOB)负责人,了解每个地区的迫切需求,哪里缺乏人力,哪里缺乏物资,由非政府组织协助补足。
好像紧扣的齿轮,一旦上紧发条,赈灾行动就转动起来。一组人详列所需采购的物资和必需品,例如衣物和小孩的奶粉、尿片等。尤其是衣物,灾民逃难时来不及拿,身上穿着的也被雨淋湿。
“和其他援助情况不一样,我们不会准备白米、面粉之类的原料食材,因为灾民根本没有地方烹煮。”因此,赈灾团队抵达现场会设立临时厨房,询问疏散中心负责人灾民人数,再烹煮足够量的食物发放给灾民食用。
采购物资一般上使用的是民众长期捐款的基金。大马人道关怀救援组织长期与宜康省合作,直接拨电订购物资,请他们准备妥当。志工前往取货后直接分类安装成袋,运载到灾区临时疏散中心时方便快速分发给灾民。
志工会议最重要的是工作流程说明,尤其碰上冠状病毒病(COVID-19)第三波疫情,务必遵守防疫措施。往年前往赈灾,照志愿医生指示,人员需防范鼠尿病等传染病,进入现场最好穿上雨靴和橡胶手套,避免受伤,伤口容易感染。如今冠病确诊病例天天破千,他向所有志工和工作人员重复又重复,口罩绝对不可少。
对了,别忘了,出发切记向相关单位先确认道路可通行,否则人没去到,反而陷在水患里,需要救难队伍前来搭救,累己累人。
不鼓励非政府组织下场救援
综合多年经验,莫哈末沙顿把水灾赈灾工作按时序分为灾前、灾难当下和灾后。灾前能做的包括平日赈灾训练,非政府组织每年都会派代表到各州的国家天灾管理机构或消拯局受训。再来就是当连续大雨时,非政府组织很敏感地随时待命。就如上述莫哈末沙顿在新年首两天内的经历,一旦大雨成灾,非政府组织能快速动员起来支援政府相关救灾单位。
灾难当下,非政府组织并不被鼓励下场救援。大水暴涨过程变幻莫测,灾情尚未明朗,此时应由政府救灾单位如消拯局、民防部队或军警人员前往疏散救援,因为他们才有专业完整的配备。此时,非政府组织都是依照救灾单位指示,适时提供辅助。
以这次柔佛水灾为例,大马人道关怀组织首两日行动聚焦在分配物资,待洪水退去,他们才进入第二阶段赈灾工作——协助灾民清理家园。
赈灾中最繁重、最累的工作──清洗房屋
“我们会向当地机构查问哪户人家需要帮忙,像是那些家中没有年轻人,或者没有男丁的。”莫哈末沙顿解释,团队一行大约10人,携带清洁工具、发电机、高压水枪帮忙灾民清洗房屋。
依据各地灾情而异,大部分居民留宿临时疏散中心两三天,灾情严重的会待上1周。这次水灾,他们观察到居銮甘榜区灾情比较严重,住宅区缓和一些。“有些地区的水深高到屋顶,也就是整间房子都被淹没了。对于这种灾民,我们也会筹款援助,号召志工一起帮忙。”
清洗房屋可说是赈灾过程中最繁重、累人的工作。被洪水洗劫过的房屋堆上厚厚一层黄泥,里头堆满不知从何处漂流到此的物件,当然还有自家东歪西倒的家具、电器。志工得把房子里的大小物件一一搬出来:垃圾铲出丢一旁,报销的物品也要丢弃,还可使用的物件放另一旁清洗晒干。清空了房子,黄泥尽量铲干净,再开启高压水枪扫射冲刷,另一些人用扫把、刮水板重复清扫。
“我们做了那么多年,也算习惯了。”莫哈末沙顿说,恰好今年学校还没开学,有很多年轻有活力的中学生一起帮忙,和志工一起清洗,工作不会太累。
因为疫情关系,此次水灾,他们多建议灾民把家里的物件都换过,确保环境卫生。“不过当然还是会尊重屋主意愿,有些富有纪念价值的物品他们也舍不得丢弃。”有些人会把桌椅、橱柜等大型家具晒干,更换木板修缮后继续使用,至于床褥、枕头,这些物件泡过水就只能丢掉换新。
电话访问时约莫下午5时,莫哈末沙顿刚好清洗完一间房子。当天上午7时他和其他志工从新山出发,大约10时就抵达居銮甘榜区了。卸下物资后,10时30分开始清理一直到下午。若房子小一点,大约半天就能清洗完毕,大房子绝对需要花上一整天。
第二次通话是1月17日,前一天他送物资到彭亨淡马鲁,晚上才回到新山。“疫情关系,这次只是送物资过去,没有帮忙下场清洗。”疫情实在太过严重,天灾行动管制中心也不鼓励非政府组织跨区行动,免得疫情进一步扩大传开。
无亲无故的灾民最让人感伤
莫哈末沙顿的赈灾经验可以追溯到2006年,那年南马大水灾。此外,每年年底东北季候风季节,马来半岛东海岸不时传出灾情,他和志工也会乘巴士轮流北上赈灾。
这么多年来,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吉兰丹水灾,有个独居老太太,家被水淹没了,厕所的墙壁被冲走,她只能住在帐篷里。“每次赈灾,看到这些无亲无故的灾民我都会觉得特别感伤,也会想想,作为社会大众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对待灾民,他当然会觉得同情,谁都不想遭遇水灾。当水灾发生后,他在现场看到人们不分年龄、种族,能帮就帮,感觉还是挺好的。“不管能不能来到现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借出交通工具运载物资,这些都是赈灾现场看到的温情。”
不过,莫哈末沙顿也说,马来西亚的水灾确实越来越频密发生了,虽然会为水灾做好准备,“我真的觉得人类要好好思考和大自然环境的关系了。”
延伸阅读:
相关稿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