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和日本,农业生产被称为“一级产业”,加工被列入“二级产业”,进入销售端则被归纳为“三级产业”,结合以上一级到三级(1x2x3),进入“体验经济”的领域则被称为“六级产业”。
马来西亚的农业生产者,鲜少跟加工业者合作,开放让游客参观、体验的农场也在少数。专注,固然不是坏事,但农业是看天吃饭的产业,天然灾害、病虫害等随时都可能让农夫损失惨重;而同类型农产品的生产者太多,一旦碰上产量过盛、农产品卖相不佳等情况,又会造成滞销、贱价出售等问题。不管是看天,或看人脸色,发展中国家站在最前线的农业生产者大都被动式的等待命运摆布。《美伶姐的台湾地方创生故事》一书中,新北金山经营“汪汪地瓜园”的赖家华如何突破困境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赖家华问:“地瓜(番薯)原来1斤卖台币40元(*注1),如何卖到1条120元?”他自答:“烤熟它!”再自问:“如果要向客人收每人1200元,要怎么做呢?”答案是:“教他挖地瓜、烤地瓜、学地瓜!”价格到价值的转移,是红海到蓝海的思维过渡,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决心,是永续经营的指南针。
ADVERTISEMENT
我在不久前主持台湾生活风格品牌“掌生谷粒——如何写好你的品牌脚本”的分享会时,程昀仪创办人刚好举了类似的案例。“掌生谷粒”协助屏东东益柠檬合作社,将“丑果”制作成一系列加工品。当中,透过打造“柠檬大叔Uncle Lemon”形象,喊出“人生如果给你一颗柠檬,就把它榨成柠檬汁吧!”的励志口号,让在屏东设计展登场的“纯柠檬砖”创造惊人业绩,538片用作市场测试的商品迅速售罄,并连带现场预售,卖出10000片。这些原本只用塑胶袋盛装的12颗柠檬的售价是台币180元,变成“纯柠檬砖”之后每盒售价320元,如今早已是台湾网购和团购的“小天王”,一年创造2000万台币的业绩——重点是,这些都是由被消费者不小心刮伤、颜值不高、原来面临被抛弃命运的次级柠檬,创造出来的华丽转身之作。
“掌生谷粒”以卖米起家,透过动人的故事营销,将粮食作物打造成犹如台湾人的精神粮食,连同后来贩售的茶饮、蜂蜜等加工品,以产品为入口,为消费者打开一道认识台湾大地丰饶和背后辛勤付出的生产者的大门。珍贵的除了台湾的风土人情,还包括“掌生谷粒”的企业文化,“我们在经营管理上有个绝对的前提,就是失败只让我们来承受就好,不能伤及农家。”一个企业的担当和良善价值的传播,延续了品牌的生命;买卖双方跳脱出单纯的金钱交易关系,消费者也成了共同肩负传递价值的一分子。
程昀仪说农业一直是被低估的产业,“人类走过游牧时期,农业就一直带领人类穿越时代,直达未来,从来没有式微过。”作为一个永不退流行的产业,看不见脸孔的农业生产者在这个时代重获尊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掌生谷粒”让我们慢下来,透过优选的产品,让生产端和消费端两边看见彼此,也让我们看见人性的光辉。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业算得上是硬实力,农产品加工、销售到体验,则需要故事营销、设计导入和在地连结等软实力加持;这当然不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更是一个把垃圾变黄金的机会,一次走出红海的战略部署。
只是,我们看见了吗?
注1:台币和令吉的兑换率为1 : 0.15(令吉和台币的兑换率为1 : 6.7)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