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本刊 林德成
为了避免青少年过度沉迷在社交平台,Instagram(IG)正在测试一项名为“Take a Break”(休息一下)的功能,预计12月会推出市场。IG主管莫瑟里(Adam Mosseri)早前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声称这项功能是让用户可以掌控和塑造自己想要的IG体验。用户可以通过“Take a Break”,在10、20或30分钟后提醒自己放下手机,暂时休息一下。然而,这项功能的影响力有限,毕竟它不是默认的功能,用户未必愿意使用。
ADVERTISEMENT

相关稿件:
【科技简讯】Instagram捎来喜讯 用户可在电脑上发IG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如今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一个家庭里面会有手机、笔电、家庭电器、扫地机器人、血压测量器等等。可是,一旦产品坏了,它们最终的结局就在掩埋场。因此地球在未来将会面临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电子废弃物。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国际电信联盟和卡米涅克基金会近期公布了第四版的《2024年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报告指出,从2010年开始,全球电子废弃物数量就呈上升趋势,从当时的340亿公斤逐年增加,一直到2022年,已经累积高达620亿公斤。如果换算起来,每年人均产生7.8公斤的电子垃圾。
然而回收速度远远跟不上产生速度,只有22.3%的电子废弃物有正式收集和回收利用。显然科技更迭得太快,消费者倾向购买科技新品,进而导致电子产品寿命变短。加上全球一直提倡数码化,许多企业单位亦会跟着趋势,汰换旧有的产品。

欧洲回收率最高——42.8%
根据报告数据,欧洲地区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率最高,达到42.8%。大洋洲紧随其后,回收率为41.4%。
“亚洲国家产生将近全球一半的电子废弃物(300亿公斤),但在电子废弃物管理方面的进展有限。另外,亚洲国家也较少立法或订制明确的收集电子废弃物目标。”数据显示,亚洲地区人均产生6.4公斤的电子废弃物,但回收率只有11.8%。
目前总共有81个国家已实施电子废弃物政策,覆盖了全球72%的人口。当中有67个国家拥有管理电子废弃物的法律工具(legal instrument),包括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
“拥有这种法律工具的国家,往往拥有广泛的各类电子废弃物收集点,资金机制去有效管理电子废弃物,以及拥有更好的文件记录和管理电子废弃物的基础设施。”报告也指出,尽管有46个国家设定了收集率的目标,但只有36个国家定下回收率的目标。
报告认为,由于基础设施有限并且很多地区的收集率很低,无法有效应对电子垃圾危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需要投入资源开发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并推广电子产品的再循环利用和修复,以及制止有心人士非法运输电子废弃物。
有兴趣者,可以阅读这份报告:https://shorturl.at/ejnr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