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因为看到爱美丽亚的名字,便去看《非凡家族》线上演出。这是继《疫爆》后又一出瘟疫题材的戏剧,是由马大灯笼节(一个由华裔生组成,旨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学生社团)主办,马大学生演出的戏剧。一组校外戏剧工作者主创的戏剧制作:李明杰编剧,黄商权导演;陈美向编舞;爱美丽亚是本剧总导演。
本剧说的是妖怪亚凡和她一家的故事。他们装扮成人类的模样,混迹在人间。本来一切相安无事,却没想碰到了世纪病毒袭击而影响了生活:防疫新常态中影响原来和睦的家庭生活,引发了家人的冲突,最后还因为家族中的爷爷染疫而遭到了防疫管理人员的介入,要强行把他们拘留隔离。
这是一个视听效果很炫很闹的线上戏剧,由于用了影像剪辑+后期合成处理技术,画面特别斑斓炫丽。编剧设计妖怪家族独特的沟通方式:对着彼此热情地大吼,来表示对对方的爱,也让戏剧在听觉上特别地闹。
马大学生的表演,看起来非常松弛、外放、从容,这应该是众老师严加训练的成果;戏剧工作者给予学生的协助,除了能帮助他们完成课外的艺术梦想,也播下人文素养的种子,培养戏剧观众甚至未来戏剧工作接班人,是一项伟大工程,值得肯定。演员队伍中个别人也有较多的舞台经验,例如演父亲的梁文聪,在之前的大专生相声表演也看到他了。
应该说这个制作从表演、舞蹈、配乐、歌曲,到舞美、摄像、后制合成等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在学生作品里是比较难得的。作为马大灯笼节的压轴节目,也比较匹配。
产生视觉审美疲劳
因为是闹剧的处理,演员演得很放;同时每个演员都设计了一些手势动作来加强突出人物的形象与制造一种节奏效果。这些动作配搭着台词,开始出现时是挺吸引人的——有一种风格化的艺术美感。但随着不断重复这样的设计与处理,戏剧的行进就宛如一场大型的快节奏诗歌造型,美之观赏也不免审美疲劳了。这是艺术处理上之失衡,“好吃”的东西一下子吃太多也撑,艺术也一样。
另一个失衡的处理,就是剧中的舞蹈了。固然歌舞元素在闹剧中可以只是一种气氛的营造与衬托的关系,但在导演的处理下,在影像后期合成技术的统摄下,舞蹈真的成了纯气氛营造的玩意儿了——只见小得像蝴蝶大小的小人儿舞女们在屏幕上飞来飞去,画面缤纷,煞是热闹。但跳些什么,跳得怎样?全不晓得。因为小人儿太小了,看不清呀。
以上所述,只算是一些较小瑕疵,相对于戏剧的核心动作来说的话。那什么是本剧的核心动作呢?从剧情的设置来看,简单来说就是“抗疫与人际关系的冲突”;啰嗦一点就是“抗疫要成功就要修复人际关系,找回家庭的核心价值:团结与和睦,共赴时艰,克服万难”。剧中爷爷随意离家,不戴口罩,导致染疫连累一家要被拘留。戏剧来到这里,编剧似乎突然想起亚凡一家是妖怪,妖怪自然有其妖力:联手连心共念咒语找回家族同心。前面一句前缀“似乎”一词,是有感于戏剧人物的妖怪背景设置,和戏剧核心动作环节——染疫,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这里不是说戏剧不该写妖怪生病的故事。故事要怎么写,戏剧要怎么编,是编剧的自由。但起码要做到自圆其说,而不是妖怪伪装成人,就成了人,也就染上人病了。实际上这个“妖怪染瘟疫病毒”,还是一个不错的点子。但如何染,染了怎样?直接把妖怪当人办,是一种想当然,也错失了最好的戏剧元素可以发挥的张力。另一错失是不去写“妖怪”与“人”的文化震荡,而是局限在“妖怪”内部的矛盾,这就自我限制在一个小格局了。
掌握表演创作的方法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闹得不可开交的戏剧从闹剧开始演,演着演着就成了正经八百剧——因为妖怪从良变人了。于是也就陷入人的困境。行到水穷处……突然想起良妖还有三斤内功,于是集体发功,攻克病毒。此举可谓一举两得:演戏顺便拯救地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未来——瘟疫病毒可靠一家人的十指连心、齐心合力给驱逐出去的。当然,喜剧的结局可以欢乐团圆。但一个成功的喜剧不是只靠一个异想天开的立意和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就可以达成的。怎样为这个立意去设置布局、铺垫开展,才能让创意最后花开富贵。戏剧从爷爷和奶奶的矛盾开始后就进入平原地带,一马平川,忘了我是谁(喜剧),要到快结束防疫人员的闯入才让我们突然想起这是个喜剧(靠的是防疫人员的造型设计的喜感),但为时已晚,戏剧马上大团圆落幕。
看完戏,回想戏剧的开场:造型生猛举止活泼的亚凡出场介绍这个家族(虽然略微口齿不清)。这个设置其实挺好的——说书人。没想编剧只是利用她来开场,却用过即弃,无以为继。这真是挺可惜的,编剧丢弃了一个可以作为联系观众、调节节奏、以及还有更多好处的人物设置。可以说,被消失的说书人又是另一个象征:像少了一条绳子的珍珠项链,让《非凡家族》的“珍珠”散落一地,非凡不起来了。
更多文章: 聆听悦耳之音走进传统乐器阮 吴伟才/各花入各眼──审美与共鸣 郭碧容/我需要你,走入我们─观《I Need You(-)Rolling Project》有感 粉墨勾兰/拔苗助长与不良示范──关于《疫爆》的批评与反批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