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家庭

|

智慧王當家

發佈: 7:08am 27/02/2022

快樂家庭

智慧王當家

花草茶

快樂家庭

智慧王當家

花草茶

【花草茶02】沏一壺芳香撲鼻

報道 • 攝影:本刊特約 李秀華
 
有禁忌嗎?

·處於經期的女性與孕婦不建議飲用花草茶。

·每種草本的使用量建議不超過3克。

ADVERTISEMENT

·性質相反、功效不同的花草茶最好分開飲用,混合後會降低彼此的功效,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千萬別把花草茶取代治療的藥品,身有疾患的人應該慎重,以及尋求醫生的意見。

沖泡方式

熱飲:水煮開後直接衝入壺中,熱水能快速釋放花朵的顏色,新鮮花朵則比烘乾的更快。

冷飲:熱水沖泡,放涼後收入冰箱;無需撈起花朵,花朵可食用。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花草茶可加糖嗎?

若非得喝甜,建議添加甜菊葉或蜂蜜。蜂蜜建議在冷飲中加入,以保存其營養價值。

一般人可飲用的花草茶配方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花草:甜菊葉、黃牛木、玫瑰、接骨木花。

作用:護肝,適合熬夜、吸菸人士。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花草:檸檬香草、佛手柑、蝶豆花。

作用:滋潤眼睛,幫助消化、腸胃蠕動、舒緩胃脹風。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洛神花蜜

作用:富含維他命C和果酸。

花草:檸檬香草、佛手柑、蝶豆花。

作用:滋潤眼睛,幫助消化、腸胃蠕動、舒緩胃脹風。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桑果甜醋

作用:美白、美顏、增強腎氣、補血氣、補腎氣

家裡可種植哪些草本植物?

帝皇烏蘭 Ulam Raja

種植:種子撒在地上或花盆就生,需日照,雨水充足。

功效:富含維他命A,增加記憶力,可搭配蝶豆花沖泡。

火炭母 Chinese Knotweed

種植:生命力強,插枝就能生長,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較為理想,氣溫陰涼及溼潤環境。

功效:清熱利溼、平肝明目、止痢。

注:不適合脾胃虛寒者和孕婦。

接骨木花 Elder Flower

種植:可種在深且大的盆,種土地上比較理想。

功效:多種活性成分,可利尿消腫。

注:葉子和樹根有微量毒素,不建議使用。

甜菊葉Stevia

種植:種子播種或扞 插繁殖,也可種在花盆。

功效:天然甜味劑,有清熱解暑、生津解渴、緩解疲勞等功效,適合糖尿病患者使用。

黃牛木 Yellow Cow  Wood

種植:樹大且高,需種植在寬闊的土地上。

功效:葉子曬乾後變成紅色,具有清熱解毒、化溼消滯、去瘀消腫的功效。

檸檬香桃 Lemon Myrtle

種植:較緩慢生長,土壤透水性需佳。

功效:富含檸檬醛,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被普遍提煉出油精。檸檬香桃茶有消除疲勞、增進食慾等功效。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大紅花 Hibiscus

種植:喜歡溫潤的環境,排水良好的土壤。

功效:富含維他命C、氨基酸等等,美白養顏。

注:不建議食用雜交和園藝觀賞的品種,如漸層顏色和重瓣大紅花。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木芙蓉花 Cottonrose Hibiscus

種植:漂亮的觀花樹種,花期較長,開花時非常旺盛,花盆選擇較大的瓷花盆或者素燒盆;土壤種植需疏鬆、肥沃、透氣好。

功效: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毒。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馬鞭草 Verbena

種植:可種在花盆,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格,保持乾燥。

功效:有促進消化和吸收。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蝶豆花 Butterfly Pea

種植:需攀爬,撒種子即生長,無需特別照料

功效:含有維他命A、C、E,花青素和類黃酮;有抗氧化、養顏美容,滋潤眼睛作用。

注:新鮮花朵建議勿超過5朵,曬乾後的則可超過5朵。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桑葚 Mulberry

種植:插枝即可生長,結果率高。

功效:富含脂肪酸、蘋果酸等,能促進脂肪、蛋白質及澱粉消化,能健脾胃、助消化。

【智慧王當家】花草茶
姜秋菱:飲用花草茶能讓人放鬆心情,感到身心愉悅,主要因素在於草本散發的自然香氣與色澤鮮豔的茶色。

延伸閱讀:

【花草茶01】茶色花色愉悅身心

更多文章:

抽風機排濁迎新,空氣質量變好了

洗碗機,拯救婚姻的神器

不看老天臉色,省時省空間——衣物隨洗隨幹

發酵食物: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風味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2:13am 28/04/2025
腐竹——繁复工序下保有高蛋白质的食材

在琳琅满目的豆制品中,腐竹看似低调,却是厨房里不可或缺的干货和好食材。无论是火锅、热炒、焖煮,还是素食料理,加上一片腐竹,总能让味道升华。

不过,看似平凡的一片腐竹,背后却藏着一道道讲究的工序,前后历时一天一夜。从泡豆、研磨、煮浆,到凝膜、挑膜、晾晒、烘干,每个环节都影响着腐竹的品质与口感。

为了深入了解腐竹的营养价值与背后的制作工艺,【智慧王当家】走进了Mysoy腐竹生产工厂,访问执行长黄凯文,他是第二代继承人。过去37年来,他们家族专注生产腐竹,不仅传承了父辈的手工技艺,也见证了这个传统产业的变化与升级。

报道:本刊特约 黄妙仪
摄影:本报 陈敬晖

“我们常说,自己是蛋白质的提炼师。”这是黄凯文的开场白,他形容,腐竹的诞生,就像把黄豆里的精华,浓缩成一张张完整的大豆蛋白膜。

豆腐的含水量高达60%至90%,口感滑嫩但不耐保存;而腐竹的含水量仅约10%,不仅更耐放,营养也更为集中。

他解释,工艺的不同,决定了蛋白质的留存比例。腐竹,正是靠一道道繁复工序,才能保留超过90%的大豆蛋白,成为既有嚼劲、又富营养的植物性食材。

黄凯文形容,腐竹生产者就是蛋白质的提炼师。

腐竹香气浓郁、有嚼劲和耐煮入味的特点,让它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价廉物美、又富含优质蛋白的必备之选,对于素食者而言,它是替代肉类的良选,同时富含大豆卵磷脂还有助于血管健康。

每道工序影响香气与口感

制作腐竹,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前期工作从泡豆、磨浆、过滤,影响的是腐竹的细腻度。

“相比于以前的做法的话,它可能是用那种布袋过滤,然后可能还要用手工去挤它。”

高蛋白质的食物,最大的挑战就是容易变质和产生异味。早年腐竹生产,多半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进行,尤其不少传统工厂卫生条件参差不齐,让腐竹的生产过程冠上污名。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如今有规模的腐竹生产,早已迈入现代化设备与标准化管理的时代,大大改善了传统工艺的缺点。恒温煮浆、封闭式制作、自动烘干、空气流通系统……这些设备的导入,不只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让整个制作流程更洁净、更稳定,符合现代食品生产的安全规范。

“现代化不是改变了腐竹的味道,而是让制作过程更卫生、更稳定。”黄凯文说。

后期的煮浆、凝膜、挑膜,再到晾晒烘干,少不了工夫,也离不开经验。


煮豆浆时,温度严格控制在80摄氏度到85摄氏度之间,避免焦化发黄,影响腐竹的色泽和口感。而且豆浆浓度也比日常饮用的更高,才能凝出一片结实完整的蛋白膜,挑起来不易破。

腐竹,就是高浓度豆浆冷却后,表面自然结成的薄膜,需要小心挑起,挂起晾干;而条状的支竹,则是在挑膜时轻轻揉搓成条状,再风干成型。

腐竹经风干脱水,水分降低,自然更耐存放。(图:受访者提供)

最后,在模拟阳光的环境下烘干6小时,才能干透,所以腐竹才会干爽、耐煮、易保存。这看似简单的一片腐竹,背后每一道工序都影响着它的香气与口感。

(图:受访者提供)
腐竹背后的过程就包含了凝膜、挑膜、晾晒、烘干,一天一夜的慢工细活。(图:受访者提供)

腐竹产品变化多

腐竹作为一道常见又实用的食材,在餐饮市场上的需求一直很稳定,炸腐竹更是万能的配角。

随着近年来餐饮业趋势转向中国地方特色鲜明的中餐,无论是口味浓烈的湖南菜、麻辣鲜香的四川菜,还是历久不衰的中国火锅,腐竹在这些餐馆里的需求量,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他也不断尝试为传统的腐竹注入新意。例如将腐竹与韩式泡菜结合,开发出“KIMCHI腐竹”,以新风味吸引年轻消费者,为这项传统食材开拓更多元的可能性。

黄凯文认为,传承是基础,标准化与创新,才能让腐竹产业走得更长远。

在黄凯文看来,真正能被称作腐竹的,其实只有两种:一是片状的腐竹,二是条状的支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腐竹产品,严格来说,都是以腐竹为原型,再延伸加工出来的变化款。

这些延伸产品的出现,更多是为了回应现代厨房的节奏与需求,讲究方便、省事,能多省下一道工夫、减少一分麻烦,来成就消费者的喜好。于是,过去需要自行油炸的腐竹,逐渐变成炸好的现成版;更进一步,切割成一口大小、不易散碎的小炸片,或为火锅设计、吸汤入味、咬下去更具层次与脆感的响铃卷,纷纷走红。

座骑为支竹、小炸片、响铃卷。

这些变化,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颇有门道。炸腐竹不难,但要炸得漂亮、不油腻、大小一致,还要耐泡耐煮,背后少不了器材的配合与经验的累积。

以小炸片为例,是整片腐竹先炸好,再切割成小块;响铃卷则更为考验,必须趁腐竹尚带热度,迅速卷起、定型。速度和火候,缺一不可,这也是一般家庭厨房难以复制的地方。

除了干腐竹,他们也生产生腐竹与豆包,主要供应餐饮业者。

生腐竹,指的是未经烘干、仍保留部分水分的腐竹,口感更柔软,适合用来加工素鱼、素肉等植物性食材;而豆包,则是将腐竹揉捏成条状,增加咀嚼感,常见于素食馆或中式餐厅的特色料理。

至于一般家庭市场,消费主力仍以干腐竹和炸腐竹为主。黄凯文分析,目前生腐竹的生产量仅占整体的约10%,主要供应餐饮业者。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如今最受欢迎、销量最好的腐竹产品,反而不是传统的片状腐竹或支竹,而是方便即食、口感酥脆的小炸片。

或许,这也正是腐竹在现代饮食文化里的另一种答案与出路。它从最初那一片片晒干的大豆蛋白膜,走进了当代厨房,衍生出更多元、便利又可口的食用方式。它早已不只是黄豆的提炼,更像是一段饮食文化的持续进化产物。

响铃卷工序繁复,每一卷都是技术与细节的叠加。
选购、储存与食用腐竹的贴士

选购腐竹,其实很有门道。黄凯文分享,最重要的3个判断标准,分别是色泽、光泽与新鲜度。

第一步:要看色泽。腐竹的颜色应该接近天然黄豆的色调,呈现乳白色或淡黄色。“那些看起来特别黄的腐竹,就不太建议选购。”他指出,黄豆天然的颜色其实很朴素,而过于鲜黄色的腐竹,可能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添加剂。

第二步:观察光泽。优质的腐竹,表面会带着一层微微的油光,那正是黄豆本身的油脂。这样的腐竹,炸起来特别漂亮,也特别香。

优质腐竹会带着微微油光,那是黄豆自然油脂。色泽、光泽与新鲜度,就是选购腐竹的3大要点。

第三步:注意腐竹是否新鲜。表面干爽、没有霉点、没有异味,是基本要求。一旦发现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霉斑、毛状物,就千万不要食用了。

腐竹怎么保存才安全?

“细菌要生长,最需要的就是3个条件:食物、水分和氧气。腐竹本身是高蛋白质,天然就是细菌的食物来源,再加上水分和空气,一旦保存不当,就很容易发霉。”黄凯文解释,所以他们在腐竹的包装和保存方式上,都会针对这3大条件去控制,尽量降低腐竹发霉的机会。

腐竹是高蛋白食材,遇上水分与空气容易发霉。生产端从包装、防潮到储存层层把关;家庭则建议趁新鲜食用,若久放,需冷藏保存。

虽然腐竹的含水量低,耐储存,但黄凯文建议,最好还是尽快食用,以保留最佳风味,一般室温可存放两个星期到一个月。

如果想延长保存期限,建议将腐竹收进冰箱冷藏,可保存约两到三个月;若需要更长期储存,则可放入冷冻库,-15℃以下的低温环境,基本上可以安心保存达一年。

还有一个令人意外的小知识,或许会颠覆不少人的印象。我们常以为,干腐竹比炸腐竹耐放,毕竟油炸食物,总让人担心容易氧化或出现油耗味。

不过,黄凯文笑着分享,其实情况刚好相反。“炸腐竹反而更耐久。”他解释,主要是因为制作时使用新鲜的油,炸好的腐竹表面会有一层天然油膜,自然形成隔绝作用,反而不容易受潮或变质。

“关键在于用新油,油的新鲜度够高,腐竹炸好之后,短期内不会那么快氧化。”他说,反倒是干腐竹如果保存不当,受潮或接触湿气,更容易发霉变质。

炸好的腐竹,需小心叠好吸油与定型,才能保留酥香与完整形状。
是朴素的食材亦是餐桌上的最佳配角

腐竹,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又实在的食材。这样的最佳配角,总能在餐桌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耐煮、耐储存、百搭好吃,是它长年被喜爱的原因。

不起眼的一片腐竹,从黄豆走到餐桌,留下的,或许不是浮夸的味道,而是一种最耐得住时间、最贴近日常的实在。

它凝聚了黄豆的精华,也承载着制作者的耐心与手艺。腐竹的形态或许越来越多元,但它的本质始终未变。

更多相关文章:
4种姜大比拼 选姜不要只选老姜
不同颜色的番薯 营养也大不同
冰箱怎么选才能值回票价?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