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城市或乡区纷纷兴起振兴社区,或营造社区集体意识的活动。这些活动与文化保存概念有着相辅相成关系:文化保存着重维护及传承文化遗产,使人类文明在不同地区的共同价值观及文化可以延续下去,同时可以加强地方的集体认同感,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而社区活动的方向,在于将人们集合在一起,利用社区资源,共同创造或改善一些能够增进社区福祉的事情。
简单的来说,“社区”指的是一群居住于同一个区域,拥有共同文化的人群。在农业社会里,社区的形成是依据人们自然的意愿组成,这种群居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在过去的社会被视为理所当然,虽然大多数居民并无所谓的社会意识,然而透过长期在一个环境里共同居住后,形成了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在这个文化现象里,人们有着共同的行为,彼此之间频繁互动、互助,尤其体现在节庆,以致形成一股正向的社区凝聚力,加强了集体效率。这种由基层社会形成的稳固集体意识及凝聚力,对于社稷的管理有很大的助益。
ADVERTISEMENT
资本主义弱化社区意识
随着传统社会价值观在资本主义影响下,传统社区的互助关系起了微妙的变化,竞争力及效率取代和谐、凝聚力,成为社区再造的新指标。在1952,美国城市规划学者Donald L Foley在他的一篇论文〈邻居或都市人〉(Neighbor or Urbanites? )中,针对社区意识调查研究发现,当一个地区在城市化后形成工业性质的社区时,人们的社区意识将会逐渐弱化,生活习惯也开始改变,生活压力变大、倾向自利、乡村都市化、人口外移等等,进而造成社区失落(Loss of Community)的问题。
社区意识的式微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对民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副作用。由于社区群体意识薄弱,社区自主的概念越加模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周遭所发生的事情,或未来的变化漠不关心,社区管理以及未来规划逐渐成为政府部门牢牢掌握的权力,进而演变成由上而下的威权式统理,因此与民主概念的实践背道而驰。
近年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市场竞争,加剧了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过度追求经济成长,热忱于乡村或城市等居住环境的整体改造,过度重视硬体建设的结果,导致长久以来形成的社区关系瓦解,人们不若以往般互动频密,社区的集体意识越来越薄弱,而集体记忆也渐渐的消失。由于民间的集体意识是民主社会的基础,在毫无节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发之下,最终民主意识因此消失。
重建之漫漫长路
有鉴于此,一些国家的公共知识分子正透过各种方式,在一些具有社区意识面临丧失危机的社区从事重建工作。透过各种活动、课程、邀请居民参与拟订公共政策的方式,来加强社区自主的概念。这些由基层推动的社区教育工作,有别于早年由国家福利政策概念推动,由上而下的社区福利、安全、基础设施建构的观念,甚至在很多时候,前者经常在社区教育活动中探讨,甚至是批判,最终促使政府在城镇乡村的管理及规化上,采纳更多的意见,在执行上能有更完善周到的考量。
推动社区概念的工作并非易事,主要原因在于建构、重建社区意识需要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去许多社区活动的案例,乃由社会工作者、政治工作者、艺术人或学术人员推动,主要目的是起到振奋的效果,让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精神的重要;然而最终能否达到目的,还需要以社区关系最紧密者的核心成员,明确目标的持续推动才能达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