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发布: 12:01am 14/03/2022

解决医疗保健不足问题 IMU提倡数码健康学课程

市场情报

医疗保健在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在疫情爆发以后,生命争分夺秒抢救之际,及时和完善的医疗设备显得更为重要。科技的日新月异,有助于改善现有医疗系统的不足,加快就医效率,于是有了数码健康学(Digital Health)的诞生。

科技一步步改变人们的生活形态,各行各业也因为科技的介入,有了崭新的面貌。国际医药大学(IMU)高级讲师陈毅璇博士解释,数码健康学顾名思义指的是,把数码科技应用在医疗保健领域。

“数码科技涵盖的不只有电脑科学及资讯通讯科技,也包含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我们的生活渐渐被人工智能围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监督疫情居家隔离者行踪的追踪器,还有检视健康的智能手表,而这些数码健康工具都具备一定潜能,以提升医护人员精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能力,以及加快病患获得医疗资源的速度。”

国际医药大学高级讲师 – 陈毅璇博士

有鉴于医疗保健领域对数码健康专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国际医药大学推出了课纲涵盖电脑学、数据分析及健康科学,为期3年的数码健康(荣誉)学士课程。

她说,此课程的目标在于栽培学生具备数码健康、医疗保健科技及相关行业的知识和必要技能,好让该科系毕业生对医疗保健组织、系统和条例、需求及问题有更多认识,甚至创造出能改善现有医疗系统的方案。

“学生会通过专案导向学习活动、研究及开发,还有约5个月的实习来学习,所以他们不只是上课和做作业,也会跟业界有连结,从中收获实际操作经验。毕业后,学生就可以帮助医疗保健领域实现数码转型,并提升现有的医疗流程。”

符合现今社会所需
数码健康学对社会有贡献

数码健康学对社会有何贡献?国际医药大学校友蔡伟民医生说,医疗保健是相当复杂的行业,存在着不少痛点,而其中一个解决方式就是善用科技,这也是数码健康学出现的原因。

他以本身创立的远程医疗平台DOC2US举例,“我们尝试利用线上平台拉近病患跟诊所或医院之间的距离,就像患有慢性疾病的病患,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持续地跟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医生也可以透过视讯来看诊,帮病患开药方,尤其在疫情爆发期间,远程医疗平台更发挥了作用。”

另一例子是我国人民因疫情,正使用的MySejahtera应用程式,为追踪冠病病患的接触者,所有国人都被强制使用MySejahtera,同时卫生部也可利用从人民身上收集而来的数据,预测公共卫生状况,拟定应对策略。

国际医药大学教授帕特里斯(Prof. Patrice Boursier)预料,未来5至10年内,数码健康学或许将大幅度地影响分子发现、抗老药物及基因治疗的发展。

他说,新药物商品化平均需花费约25亿美元,其中一个原因是难以找到有潜能的分子。

目前研究员预估有机会研究成拯救生命药物的分子数量超过1000种,而机器学习演算法有助于探索现有分子的庞大数据库及特性,并运用相关资讯来找出新可能,促使新药物候选分子的发现变得更快速和更便宜。

国际医药大学教授帕特里斯

抗老药物方面,不少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及痴呆症有机会通过延缓衰老来治疗,首批新抗老药物已经开始进行人体测试。抗老药物的目标在于通过延缓或逆转衰老的基本进程,来治疗特定疾病。

在基因治疗上,针对个人基因量身制造的新药物,在医治因脱氧核糖核酸(DNA)出错而造成的罕见疾病中,有着重大作用。

新药物的形式可能包括基因置换、基因编辑,抑或反义(antisense),亦即类似分子橡皮擦,可删除或修正错误的基因讯息,而这些治疗方式的共同点在于,都可利用人工智能来编程,以改正遗传疾病。

数码健康领域不停拓展
未来需要更多的人才维持

陈毅璇说,由于数码健康领域不停拓展,因此肯定需要相关人才来维持此行业,甚至创造新可能。

另外不少研究预测,未来数年市场对数码健康人才的需求将提升超过10%,而医疗保健领域及医院、政府机构、保险公司及初创数码健康企业,如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企业,更是对相关专才有高需求。

“职业方面,因为这是新契机,所以还没有特定的职称。但潜在的职业包括数码健康策略师或顾问,成为临床实践和资讯科技之间的沟通桥梁;抑或成为健康信息专家,偏向处理科技落实于医疗保健领域的事宜;也可成为健康数据分析师,评估从数字化医疗记录得来的数据,来提升医疗设施的信息系统,或创造及维持医疗保健的数据库系统。”

若想在数码健康行业有更好的职涯发展,帕特里斯教授认为,学生除了需具备沟通技巧、职业操守、领导力等软技能,同时要拥有基本的电脑科学及资讯通讯科技技能,包括清楚了解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也要懂得运用PYTHON编程语言来编程。

此外,学生也需对数据管理有一定了解,原因是科技专家需要处理所有类型的数据,无论是有结构的或无结构的以及储存在云端的数据,当然学生亦需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潜能,并懂得善用人工智能来改善医疗保健领域。

他说,部分毕业生或许会成为软件开发者或人工智能专家,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码健康其他领域更感兴趣,所以学生至少要具备科技相关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跟不同的电脑科学或人工智能专家,以及跨学科团队合作。

“学生不只要拥有软技能、科技方面的知识,也要尝试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而且科技瞬息万变,未来还会有新事物的出现,因此具备基本技能之余,也要以开放态度关注科技的发展趋势,而且革新思维也很重要。”

陈毅璇建议,欲研习数码健康学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对相关领域有强烈兴趣,这样才会有动力学习更多,并且不应排斥编程和数据分析,“学习编程和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并不需要具备高级数学背景,所以不会是问题。”

设立数码健康平台
为人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蔡伟民医生毕业于国际医药大学医学系,曾在英国和新加坡执业,当初之所以创立远程医疗平台是因为,在他成为医生后,发现很多时候家人和朋友都会传简讯或拨电给他,询问医疗相关疑问,加上他爸爸于约8年前患上重病,基于背景的关系,他在找寻不同专科医生时占有优势。

“这两件事情促使我思考,不具备相关优势或管道的人们,他们会从哪里得到资讯?我从中发觉医疗系统其实存在差距,于是成立了DOC2US,为本地人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国际医药大学校友兼DOC2US创办者 – 蔡伟民医生

创业过程中,他面对的挑战是拥有医学背景,但没有任何科技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找寻伙伴来补足他所不具备的科技技能。

另一挑战是,由于我国不缺乏诊所和医院,人民对远程医疗的意识不高,所以在平台创立初期,平台的使用率并不高。就算疫情爆发提高了数码健康平台的使用,但我国数码健康领域的发展跟中国相比起来,仍处于刚开始阶段。

再来就是大众对远程医疗的接受度,当中不只是病患,还包括医疗服务提供者,“过去我们都习惯面对面看诊,当要通过荧幕来问诊,其实大部分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都仍未做好准备,而且面对面问诊跟线上看诊所需具备的技能有差别,这是我们面对的挑战之一。”

蔡伟民对我国数码健康领域前景抱持着乐观态度,“我国政府相当支持数码健康行业的发展,不只有相关新措施和协作,市场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初创数码健康企业,当然少不了教育机构推出相关课程,来推动整个行业往下一个阶段前进,在未来的3至5年,相信我国的数码健康领域将会达到现在中国的水平。”

IMU将在3月20日(星期日)早上10时至4时举行FiS课程线上咨询日,欢迎在此网址imu.edu.my/fisday预先登记

欲知更多详情,可浏览 www.imu.edu.my 或电邮:[email protected] 或致电 IMU 03 – 2731 7272。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