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受邀到仁嘉隆新村与在地组织仁嘉隆gín-á在完美展现新村木屋风格,内部改造成符合现代人居住要求的“老厝民宿”,跟民宿主人洪顺明大哥和近十个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在仁嘉隆深耕、志同道合的仁嘉隆gín-á交流。
前一阵子的“小feel市集”大获成功,不仅让外人看见仁嘉隆,连当地的居民也兴高采烈参与其中,这群才成立不久的生力军被彻底点燃热情,对于家乡仁嘉隆有了更多的想像,几个活力四射的成员几乎都有同样的心声,“东禅寺每年有数十万人次到访,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在仁嘉隆。”这个拥有最完善新村聚落形式、数不清保留完整的新村木屋、无数老字号传统美食的华人新村,还有无限的潜能。机会和遗憾交织,让这些热血青年开始着手拟定长远的地方创生计划,连当地的地方组织也陆续联系他们协助活动策划和推展。
ADVERTISEMENT
地方觉醒的年代,全马各地蠢蠢欲动的地方团队都在办具有地方特色或文化旅游相关的活动,这些团队当中很多都抱有社区营造的精神、文化推广的使命;相比国内许多旅游热点,复制打卡景点、批货丢价的操作,总算让人看地方的希望。
旅游业是跟文化最为紧密的现代产业之一,接地气的旅游业不仅让我们看见一个地方的文化,甚至因为穿上旅人外衣的当下,人心会变得异常柔软、包容、细腻,在旅游目的地感受到的美好,容易投射到日常生活中;在旅途上,因“好奇”而延伸的“好学”,也让旅人乐于走进庶民生活里当个观察家,透过观察累积对地方的“好感”。
人文互动,让旅人和地方变得更好
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文化互动,在旅行中寻常发生,“观光人类学”专家阿格尔(Agar)和格美屈(Gmelch)都曾针对旅人和在地文化的关系提出精辟见解。“文化并非附着在特定地方或民族身上,而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化在流动时最为明显,与其说文化界定了我们是谁,不如说文化跟着我们四处旅行,并随着人与人的互动中不变改变。”
在这股流动文化当中,观光资源和生活常景的结合,才能让旅人和地方同时变得更好,成就更健康、更永续的旅游产业。厄夫‧钱伯斯(Erve Chambers)在他的著作《观光人类学──旅行对在地文化的深远影响》(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中提及,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旅游观光都是当地最赚钱的产业,这当中又以“文化观光”的推广作为观光类型最多元、观光产值最高、就业人数最多、观光地理分布范围最广、对当地影响最深的领域。
一个地方若想要透过“文化观光”去带动经济,可以透过社区、族群、宗教、遗产、节庆、饮食、产业、教育等面向去展现,而最适合用来盛装这些文化的载体便是“生活”;展现这些文化的最佳手段,则是故事、设计、技艺、体验、感受、回忆。最后将所有的元素串在一起,则必须透过“地方编辑”的手法,先经由探查、田调找到适合串联的对象、场景,利用旅人视角,编一部符合起承转合逻辑的剧本;再把参与其中的导览员、地方职人、居民和旅人本身,设为演员。按此剧本,彩排演练,打磨修饰,逐步改进;并从单次活动的思维,延伸成可持续的常态性活动,或可产生后续影响力的部署。
旅游观光,有文化作靠山,有生活作场景,有剧本作铺陈,有人物作互动,才能跟旅人建立更深厚、长久的关系,也才能站在地方行销的角度,策略性的将地方印象、地方价值深植在旅人心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