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29日讯)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发起的“环保卡车3R醒觉活动”来到柔佛州新山,一连4天走入校园向学子演示塑料的回收及再循环过程,倡导将废料转化为有价值的物品。
这项由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柔佛分会主办,并获得非政府环保组织Eijau Millennium Explorer配合的活动,迎来全马唯一一辆“环保卡车”,从今日起分别到访宽柔中学至达城分校、丹柏华小、烈光镇培智华小及百丽宫国际学校。
ADVERTISEMENT
上述“环保卡车”是一辆移动回收车,车内展示的是特制迷你型打碎机、注射机和挤压机,学生能够动手尝试使用。
该会希望让学生了解塑料再循环原理后,鼓励他们做好塑料垃圾分类并送去回收中心,还可以换取金钱,又可以让塑料再循环使用。
马来西亚塑胶厂商公会柔佛分会会长陈威见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上述“环保卡车”是于冠病行管令前完成,惟碰上疫情而暂缓执行,直到今年才正式开跑。
他说,该辆“环保卡车”较早前已到访槟城、霹雳州怡保、彭亨州关丹和吉兰丹州,除了到访学府,该会也计划参与展览,让更多民众了解塑料回收与再循环知识。
他指出,国人常会误解塑料是不好的产品,但事实上只要做好塑料垃圾分类,并经过妥善处理再循环使用,教育人们不乱丢垃圾,塑料对环境并无伤害。
他说,我国数年前爆发的洋垃圾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良回收厂商,在免费取得塑料垃圾后,把部分不适合再循环的塑料垃圾丢往树林。
陈威见指出,这些不适合再循环的塑料垃圾,本来应该经过更高温溶解,但不良厂商却为了节省成本而这么做,才会导致环境污染。
他表示,根据马来西亚塑料产品标准编号系统,当局共鉴定7种编号的塑料产品是可再循环的,回收公司可根据相关编号为塑料垃圾分类,因为不同编号的塑料产品经过再循环后,所产出的成品也会不同。
他说,若是不同编号的塑料产品被参杂在一块,并进行再循环,则只能制成垃圾袋,但一般上塑料产品可以再循环100至200次,惟塑料的密度会随着再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
他也提到,可生物降解塑料袋在自然分解时,所释放的温室气体将会破坏大气层,与冷气机所排放的气体是相同的,而且在分解后塑料粒依然会残留在泥土内,人们肉眼无法看见,因此对环境更是危险。
他表示,处理塑料垃圾的正确方式应是回收、分类并再循环。
非政府环保组织Eijau创办人兼执行董事莫哈末菲特里指出,塑料垃圾的再循环过程对环境并不危险,因为过程是采用高温溶解的方式处理,而非焚烧。
“人们总是说塑料对环境不好,但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使用塑料。因此,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处理塑料垃圾,例如在日本处处可见塑料产品,但他们的塑料垃圾并没有被送到垃圾土埋场,而是被回收和再循环。”
他透露,与塑胶厂商公会合作推广的“环保卡车”,目标是要在6个月内到访32所学校,而其组织的目标则是要在一年内到访60个场合,传达环保的重要性讯息。
他说,其组织也放眼在活动的首5个月内接触6000人,包括进行讲座会和参与展览。
已退休的莫哈末菲特里其实已投身环保组织的工作长达30年,此前曾任航空领域的飞行安全指导员,他的愿景是要在年轻人群体中创造环保醒觉意识,同时透过环保帮助城市地区的贫困家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