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用心教育

發佈: 5:56pm 22/12/2022

母親

咖啡館

新教育

創業

用心教育

媽媽

夢想

MBA

媽媽企業家 再忙也要進修

提供:英迪國際大學與學院

如果說我們可以從李明珊身上學到關於做的一件事,那就是永遠不會感到無聊。

畢業於梳邦英迪國際學院與考文垂大學合作的工商管理碩士()的李明珊表示,她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一切必須親力親為,但只有一雙手,必須全身投入才可以在人生賽場贏得比賽。

ADVERTISEMENT

自25歲開始工作以來,李明珊已經在企業界工作了二十多年,她分享如何在工作、家庭和她於2020年9月才開始修讀的MBA課程之間兼顧並遊刃有餘。“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媽媽企業家 再忙也要進修
李明珊正忙於準備她為顧客獨家制作的熱吐司。

“想獲取MBA學位的最初動力,是希望學習企業戰略框架和解決我周圍的業務挑戰,以新知識來加速職業生涯。”

李明珊同時具備馬來西亞特許秘書和行政人員協會(MAICSA)特許秘書資格。她說:“繼續接受教育會讓我從其他專業人士中脫穎而出。在某些領域,MBA學位幾乎已成為獲得高級職位的必要條件,但對我而言,這也可以拓寬視野和視角。”

MAICSA是公司秘書和治理專業人士的主要專業機構,旨在促進組織的良好治理和最佳實踐做法,該組識擁有超過4200名會員,包括夥伴、會員和畢業生,此外還有1800名學生和600名附屬機構的註冊會員。

在認可掙扎和挑戰的同時,李明珊能渡過每一個難關而感到自豪。

“當時,我的家傭已經結束合約返鄉。我下班回家後,必須做家務、照顧孩子以及生病的母親。一天結束完成所有工作後,我‘開夜車’專注作業,回想起來那情況就像坐過山車一樣,現在終於鬆一口氣了。”李明珊於2021年11月完成了 MBA 學位。

媽媽企業家 再忙也要進修
李明珊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完成及監督咖啡館的佈局和裝修。
媽媽企業家 再忙也要進修
李明珊畢業於梳邦英迪國際學院與考文垂大學合作的工商管理碩士 (MBA)課程,她於2022年開始經營位於雪蘭莪梳邦再也的Bite咖啡館 。

創辦Bite用以致用

李明珊今年7月創辦了“Bite”──一家供應熱吐司和咖啡的。她通常會先在網上推出新菜單,例如“辣泡菜燻雞肉烤麵包”,之後在店內和社區推廣。

“這是我的事業,目前為止還沒與任何商業夥伴合作。自己監督整個過程,咖啡館每個細節都是在兩個月內親自決定,包括設置、裝修、尋找供應商以及採購。必須承認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畢竟從一開始就自己做所有的事情,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對吧?” 她笑了。

李明珊分享了她題為《創業精神:制定商業計劃》的MBA畢業論文,是如何在她萌生創辦Bite想法時派上用場的。

“論文讓我更清楚瞭解如何管理企業的財務,例如設立成本。”如今在咖啡館裡有5名員工協助的李明珊說。

雖然她創辦咖啡館的靈感不知從何而來,但李明珊很快就證明規範是用來打破的。

“對我來說,當一個好,意味著給自己寬容,為家人、朋友和你自己付出時,盡最大的努力。在一個雙重標準的世界裡,我唯一需要原諒的人就是我自己。這是我們扮演不同角色的母親唯一能做的方式。

“父母面臨的掙扎是,人們期望他們像沒有孩子一樣工作,同時像沒工作一樣地照顧孩子,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面臨的現實。但Bite是我努力工作和堅持不懈的見證。兼顧多項任務,計劃落空時尋找解決方案,並在身邊每個人都需要我的關注和照顧時能參與其中——這就是母親的每一天,也是我作為創始人的經歷。”

任何年齡母親都可創業

李明珊是年輕和剛起步的企業家的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尤其是那些渴望大展宏圖的母親。

“創業可以為所有年齡段的母親提供新機會,疫情並沒有阻止人們開始新的事業。不要害怕有遠大的,當有一個大大的夢想時,不要害怕失敗,失敗就是最好的老師。”

更多文章:
繪畫,是21歲的她在俗世中唯一念想
iNYALA沉浸式藝術展,赴一場光與音的藝術之約 

【研究故事】大馬諾丁漢大學 :本地企業仍未意識綠色經濟好處 

全馬首家“神經心理學中心”成立 助腦傷患者修復認知力 

東盟青年商討應對迎戰未來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00pm 28/03/2025
眼泪/赖振玉(吉隆坡)

眼泪,是天真无邪的侄孙们,用来攻克我的最佳武器。

每次只要看到凝聚在侄孙眼眶中,那欲落未落的泪珠;再加上小脸蛋显露出来的委屈,我的心就会不由自主地被软化,然后下意识地就会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包括允许他们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看形形色色的短视频。

如此纵容小孩的举动, 当然引发了所有家人的异议。有一次在外国留学的表弟回来探亲,侄孙因为家里的大人们不允许他看平板电脑,而大声哭闹。特别喜欢小孩的表弟见状也无限感慨地说:“即便知道毫无节制地看平板电脑是不好的行为,可是看他们哭得那么‘凄惨’,又会于心不忍地想让他们看。”

所以说现代的小孩,是最会察言观色的人,一点也不为过。眼泪,更是他们用来克制大人,为求达到目的的撒手锏。

和侄孙们眼泪的纯粹相比,看到妈妈的眼泪,于我而言,却又是截然不同的一种心情以及感受。

也许是记性不好,小时候很少看到妈妈掉眼泪。或许不是没掉眼泪,而是妈妈躲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暗自流泪。又或许是生活逼人,导致妈妈没有闲暇伤春悲秋。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现今已然老迈的妈妈,突然之间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流泪不代表不坚强

一旦打开记忆的匣子,妈妈一定会提到外婆;只要提起外婆,就一定会看到泪水在妈妈的眼眶中打转。侄孙们哭了,我们还有办法安抚。可是流泪的妈妈,往往令我们手足无措。那些我们不曾经历也不能感同身受的久远悲痛往事,说再多安慰的话,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外婆是妈妈记忆匣子的前半部。妈妈现今流的眼泪,想必是心怀愧疚,为再也无法弥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而流。

至于我,却是一个很轻易就掉眼泪的人。它可以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画面、一个举动……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能触动我心的人事物,我都会为之掉眼泪。很多时候也会责怪自己那不争气的泪水,总是在最不该出现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流下来,觉得自己很丢人现眼。

年少时曾经误以为眼泪是软弱的象征,因此常常提醒自己不能轻易掉眼泪。好像不流眼泪就代表自己很坚强、很勇敢似的。后来才渐渐明白,眼泪可以不必和坚强、勇敢联系起来。我的眼泪也可以像侄孙的眼泪那样纯粹,它可以只是宣泄当下情绪的管道,无需觉得丢脸或将它复杂化,硬要跟坚强和勇敢画上等号。待我明白这个道理时,却已成了一个不再轻易掉眼泪的中老年人。

犹记得刚开始学习内观静坐时,流眼泪是我静坐时的常态。那泪水,仿佛是心中最深的不净烦恼,无法控制地涌出眼眶,止也止不住。如此的常态一直持续了好几年。后来眼泪就慢慢地被其他感受接替,从那以后也就不再轻易掉眼泪。我也因此不再排斥流眼泪,而学会在适当时,以眼泪宣泄当下的情绪;慢慢学习不嫌弃流眼泪的自己,接受那个爱掉眼泪的自己。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