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发布: 9:43am 30/01/2023

编采手记

大牌档

小说

可可

饮料

许钦斐

甘草露

皮埃尔

椰汁

许钦斐/可可?椰汁?甘草露!

作者:许钦斐(副刊编辑)

故事是这样的。

ADVERTISEMENT

的叔叔临终前,听到外面传来的叫卖声后含笑而逝。遗嘱交代皮埃尔,给第一个遇到的甘草露小贩100法郎。

叔叔留给皮埃尔的手稿,叙述了一生中和背著大水桶卖甘草露的小贩几次相遇:

叔叔出生那天,有个甘草露小贩在窗外叫卖一整天;8岁某天,被马车撞倒滚地,竟滚到一个甘草露小贩怀里,那小贩把背著的桶的水龙头对著他的嘴扭开,灌了他几口甘草露,竟一下子什么伤都没有了;16岁带著母亲去打猎,感觉被甘草露叫卖声追赶侮辱,害他打不到猎物反而误伤一头母牛,结果父亲要赔钱给农夫;25岁时,向一位驼背老小贩买了一杯甘草露来喝,结果当天就遇到了好姻缘。

一场革命后的某天,叔叔突然想当省长。约见部长途中遇到污水坑,正要跳过去,却被甘草露叫卖声吓一跳,摔了一身泥被路人笑,错过约见时间,当不成省长。

叔叔觉得甘草露小贩是影响他命运的人,叫皮埃尔交一个甘草露小贩朋友。

这是法国家莫泊桑一篇短短的小说,却困惑了我半个月,因为我手上3本中译本,第一本小贩卖的是冰,第二本是卖鲜,今年初新买的第三本却是卖甘草露!

小说法文原题是“Coco, coco, coco frais!”,3篇中译分别是“可可、可可、要不要冰可可!”“椰汁,椰汁,鲜椰汁!”“甘草露,甘草露,清凉的甘草露!”,新买的中译本有注释说甘草露是将甘草浸泡在柠檬水中制成的清凉饮料,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盛行一时。但单凭一个注释,我无法立刻全盘相信。

上网查了两个多星期,找不到什么中文英文资料,甚至想去书局找看还有没有其他中译本,看看翻译成哪种饮料的比较多。可是这篇小说并非莫泊桑的名篇,少有收录。

前几天,在法文版维基百科“Coco(boisson)”词条,应该是找到答案了,确实是甘草露。

可以专心读新买的中译本,忘掉前两本的冰可可和鲜椰汁了吧?不,且慢!我想尝尝那喝几口伤口就消失,向驼背老人买一杯来喝就遇到好姻缘的甘草露,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这样酸酸甜甜读著才有味。

出生、8岁孩童期、16岁叛逆期、25岁适婚年龄,还有在革命(法国大革命?)后阻碍从政(或许救了他一命?)、临终时想听一听的甘草露叫卖声,是否有什么隐喻呢?起初以为是隐喻母亲的关怀叮咛,但16岁打猎那次母亲就在他身旁呢。

等新年后我买了甘草、柠檬,泡一杯不知正不正宗的甘草露,才来边喝边思考。

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隐喻吧。

更多文章:

关丽玲/当内容不再单纯, 模糊的界线会不会消失?
梁靖芬/没关系 

黄俊麟/我相信 
梁馨元/趁着雨季做记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0:00am 31/03/2025
林佳莹/还有多少女性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月经小屋(图片取自网络)

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月经,受访者迟疑了一下,把月经称为“朋友”。究竟有多难以启齿,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不过,我能理解受访者的反应,毕竟过去我也曾对月经感到羞耻。

从进入生理期开始,我就听说过不少关于月经的禁忌。比如,月经叫“大姨妈”;来月经是女生之间的悄悄话,不能随便在男生面前提起;男性不能倒装有卫生棉的垃圾;来月经的女性不能进寺庙、不能出席丧礼……

还记得去超市买卫生棉时,不管收银员是哪个种族,都会有一种默契——自然而然地从柜台下抽出黑色塑料袋,专门用来装卫生棉。回到家后,要把卫生棉拆开分装,每一片都用报纸包好,不让别人,尤其是男性看出那是卫生棉,然后收进书包里。等到要用的时候,又像做贼一样,遮遮掩掩地从书包里抽出来,快速跑向厕所更换。换好后,还得用报纸包好才能丢进垃圾桶。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但又何止是月经呢?束缚女性的禁忌,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裤不能直接丢洗衣机,避免与衣袜混洗,是出于卫生考量。但许多人却宁愿相信那些不近人情的旧俗,认为女性的内裤必须分开洗,否则会影响家中男性的财运;晾晒时,还得挂在低处,不能过头,否则会触霉头。

有没有发现,这些禁忌的出发点,几乎都是以“男性”的利益为优先,要女性学会羞耻?仿佛一切晦气,都是女性的错。

看过一句话说:“我们的恐惧是被后天训练出来的。”那些皱眉、叮嘱、责备,一次次提醒着我们,月经是污秽的事。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真的相信了。但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女性抬头的时代,能够接受教育、接触不同的资讯,逐渐摆脱“我是女性,我有罪”的枷锁。

然而,遗憾的是,仍有许多女性在这些不饶人的风俗里苦苦挣扎。

事实上,关于月经羞耻的讨论从未缺席,网络上随处可见相关内容,不少人也在为此发声。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来的旧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所以能够勇敢地直接说出“月经”,已经是个重要的进步。

相关文章:
陈星彤/雨林教会我的自由
​梁慧颖/列访纲
白慧琪/把新闻过成时间度量衡
袁博文/学习变老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