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艺文

|
发布: 7:55am 13/02/2023

劳动与重量巡展

马来西亚当代艺术家

E-Gallery

labourandweight

#李慕义#周盈贞#蔡德耀#高清玉#陈雨来#郑满年

劳动与重量巡展

马来西亚当代艺术家

E-Gallery

labourandweight

#李慕义#周盈贞#蔡德耀#高清玉#陈雨来#郑满年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本刊 梁馨元 摄影:本报 蔡伟传、受访者提供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与其说这次的展览是强调维护传统工艺或社区艺术,他们更倾向从此为起点,继而让人们觉察到劳动与重量的过程与智慧。

及文化工作者李慕义、周盈贞、蔡德耀及高清玉与造船师傅陈雨来及织网人郑满年协作完成的展览“劳动与重量”,通过不同视角观察及处理,进行一场身体、材料与空间对话的集体创作。当中涵盖装置艺术、表演、场景调度、摄影、影像等元素,除了探讨劳动与重量的概念与智慧,更是他们以各自的艺术创作回应疫情的一种方式。

“劳动者其实比起常人更照顾与觉知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的身体比我们更重要。或许小时候会听到他们日晒雨淋辛苦工作类似的描述,但原来劳动者在下雨天是不工作的,那样会风湿。工作时也需要产生很多智慧才能避免身体的劳损。”

ADVERTISEMENT

与其说这次的展览是强调维护传统工艺或社区艺术,他们更倾向以此为起点,继而让人们觉察到劳动与重量的过程与智慧。

材料,保留身体劳动的痕迹

眼前用透明丝线挂在铁架上的木块,远看仿佛悬浮半空,近看则有更多细节。他们从造船厂收集造船师傅剩余的木片,沉重的Chenggal木表面保留师傅的身体劳动所导致的永久变化──凹凸、划痕,这些原始且未经篡改的痕迹,对他们来说都是劳动的线索。

在这份作品中,“材料”作为一种载体,它能引导我们进入某种知识和过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木块,其实都是一块块的“当下”。

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何从一块巨木经过人力加工与建造,最终成了一艘大型渔船?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悬挂的木块都是向造船师傅取得的剩余材料,近看能发现割痕、凹凸与阴影,都是身体劳动的痕迹。

结果不一定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这次的展览,对平日做剧场演出的蔡德耀来说有不同的感受,也彼此借鉴与融合──展览仿佛一种结果,作品静态地呈现,剧场却更偏向进行式的表演。然而经过了这次的集体创作,他似乎能推翻“展览作为一种结果”的概念,“透过成果引导观者对劳动与重量不同的理解,以及为何用这种方式去探讨,结果本身不一定是意义的所在”。

展厅上方抬头一看,数层高的教学楼中央,一条粗绳连接起两端。那也是他们使用了真正渔民用以拖网的绳子──想像建筑镂空的底部就像一张渔网。“劳动与重量”已在数个不同地点展出,每在一个新场所,他们都会配合该场地的可能性进行二次创作。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蔡德耀说,剧场演员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其实需要花费更多力气完成,也是长年的训练。

对材料的理解与冲突

走入黑箱展厅,荧幕中会看到晃动的镜头,在一间挂满木块的白色小房间里移动,那是作品《由木生像》的影像呈现。这一切是他们4人以艺术回应疫情的方式,原打算在疫情期间作线上展出,然而回到线下,他们也曾思考如何透过屏幕上的视觉效果让观者理解材料的重量和物质。

掌镜的是李慕义,他穿梭在装置作品之间,那也是他运用身体与“材料”进行的对话。他平日的创作媒介包括雕塑,亦是与身体沟通及抗衡的艺术,加上父亲做批发的缘故,儿时假期他都会到店里搬货,也看工人们如何运用身体叠货,劳动一直都在身边。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在创作这组作品时,他需要想像长辈在劳动中如何运用身体的姿势与力道保持平衡,以及当下的内心感受。

然而说起材料,慕义觉得静静看着木的纹理、阴影、刻度就能有所感受;德耀与盈贞这时就惊讶地说,要有动态才是美啊!起初来自4个不同背景的他们有过这样的冲突。就连一开始到邦咯岛勘察场地,映入眼帘的虽然是一样的景色,但他们关注的点却截然不同──熟悉剧场表演的德耀看的是人的肢体动作,慕义看的是当地材料,盈贞关注的是缅甸移工,擅长艺术行政的清玉则是看他们如何分配工作。

看得那么不同的几人,刚好就在团队里发挥了不同的角色,并进行了一场探讨跨领域创作可能实验。

追溯运用身体的方式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Collaboration,但要翻译成中文有太多不同的诠释,最后他们决定称之为“集体创作”。Collaboration往往容易割裂与看出分工的痕迹,那也是他们极力避免的。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李慕义拿着摄像机,穿梭于装置空间,避免与木片的任何接触。影像作品展示了因不自主的移动和不完美的缝合,让不完整的痕迹显现在影像中。

身为剧场导演与演员的德耀说,在老家峇株巴辖石文丁的创作里,他把自己变成作品里的其中一个材料。有趣的是,在《由木生像》,几人一开始以“材料”为媒介,慕义与木就是焦点;然而在《海口厝的灯箱》,焦点又从材料转换为“我”,蔡德耀想像长辈从前劳动的“势”,“想像他们如何站屋顶才不会破,闷热时要去哪里休息;从软性的想像去探讨身体姿势跟劳动的关系,再追溯回他们如何运用身体。”

在整个计划进行的当儿,周盈贞觉察到自己身体有多不灵活,“可以看到普通人与真正劳动者的不同”。她也说:“除了劳动重量的元素,还有场域特定(Site Specific),希望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呈现,就构思除了‘60Siam’这个用身体测量渔网大小的计划。”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这场展览,除了探讨劳动与重量的元素,也是他们以各自的艺术回应疫情的方式。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劳动与重量”来自不同艺术背景的4位策展人,左起为周盈贞、高清玉、蔡德耀、李慕义。(受访者提供)

除了造船工艺,他们也在邦咯岛发现了制网师傅用身体来丈量的单位──“Síam”。一个 “Síam”相等于人往左右伸直双臂的距离。清玉说:“每个人的Síam都不一样,就连师傅本身也无法想像网在海底展开究竟有多大,我们就说不如尝试在邦咯岛的大街上,4人张开手臂连接成60个Síam来测量。后来就发现,每个人、地方的60Síam其实都不一样,即使度量了还是无法得知在海里有多大,是否跟一条鲸鱼一样大呢?”

这是一场关于探索身体、材料和空间关系的集体创作,身体如何作为一种未必精准,却依然通用的丈量工具?前往赛城校区多媒体大学,开始量与度的想像。

【展览资讯】免‧费‧入‧场
日期:2023年1月12日至2月28日
时间:9AM至5PM(周一至周五/周末与公共假期闭馆)
地址:, MMU Cyberjaya
脸书:
联络:012-802 0661(李慕义)

更多文章:

西北孤鸟/活在真空里喝心灵鸡汤的艺术家——《静声》剧评
谭宝婷/追逐赤子心 舞出人生的态度──青年舞蹈家郭少麒 
吴伟才/加山又造──昆虫·山海·裸女 
郭碧容/关于亲情、成长与自闭症──《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戏剧演出 
西北孤鸟/阅读是一种滴水穿石的力量──“阅读”《IQ.Rock》 
吴伟才/人性迷宫超现实主义的疯狂逻辑 
西北孤鸟/改编的意图与传达──《底层》带来的思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