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稍有留意两性名字的演变历程,随着时代变迁和制度变革,取名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不同时代取名各有所好,用字方式不仅反映时代背景,更能看出不同时代对子女的期望。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什么是适合男生或女生的名字,觉得没什么好稀奇的,在分辨这些名字时,无须多想,也能轻易地猜出对方是男是女,错认性别之虞较低,比方所有的“志明”一定是男生,而所有的“春娇”一定是女生。
ADVERTISEMENT
汉字的数量逾万,很难说出准确的数字。几万个字的排列组合看似可以拼凑出无穷无尽的中文名,然而父母挑来选去不外乎那几个字,又不是随机,而是有规矩可循的。回顾台湾内政部《全国姓名统计分析》,男生常见的取名当中,尤以俊、豪、源、耀、杰等字居多。相较之下,女生名字的用字偏向雅、淑、婷、怡、芬等。这导致一些名字容易与别人撞名,无论是亲戚朋友、公司同事、征兵名单、婚礼请柬、甚至在社交媒体查找和添加好友时,系统列出的名字动辄可以找到超过十人或以上共同使用的名字,俗称“菜市场名”。
时代记忆的名字
谈及“志明”和“春娇”,在民国四五十年代,属于过去台湾父母可能较常帮儿女取的名字,但是相较于“志明”的历久不衰,以“春娇”为命名的文化在现今早已过时,甚至此类名字会被讥笑为菜市场名。尽管如此,五月天曾将他们写进歌里〈志明与春娇〉(1999年),余文乐和杨千嬅也拍了一部同名电影,可见这对名字,是许多人的时代记忆。他们象征了正在恋爱中的男女,就像中国古代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而日本有大雄与静香。
最早将这两个虚构人物放在电视剧,是在民国50年代。当时台湾电视收视尚未普及,广播剧十分流行,以5至10分钟的短剧,或长达1小时长剧播送,剧情不外乎是两个年轻恋人相爱分手的老戏码,剧中男女主角经常使用的名字就是“志明”和“春娇”。
民国60年代后,台湾娱乐事业开始转型,进入了“歌厅秀”时代,“歌中剧”、“幽默短剧”等节目常是歌厅秀主要的表演形式,搭配剧情歌曲尤其常见,而志明和春娇是短剧的常客。彻底把“志明”和“春娇”形象化的,是张菲的中视综艺节目《欢乐一百点》(1988年开始),而〈志明与春娇〉是招牌单元,固定由张菲饰演男主角“志明”,每集邀请一位女来宾饰演女主角“春娇”。每集设定不同的剧情,主要搬演两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偶尔有例外),最后总是志明受到挫折。《欢乐一百点》广受欢迎,收视率相当理想,〈志明与春娇〉的故事深入民心,两人从此摆脱不了恋人关系,也赋予五月天阿信创作灵感。
不同时代的情感体现
最早把“志明”和“春娇”作为歌名的创作人,不是五月天,而是陈升。1992年,潘越云台语专辑《纯情青春梦》中,与陈升合唱〈春娇与志明〉(陈升词曲)。歌词内容大致是描述春娇和志明高中时代的纯纯恋情,最后因为志明离家后失去音讯,春娇只好另嫁他人,两人的爱情无疾而终。整首歌以春娇的角度描写这段感情。然而,五月天〈志明与春娇〉,创作方向以志明的心境描写一段已经宣告结束的感情,因为春娇不再爱志明,所以志明决定结束两人的爱情。同样是闽南语歌曲,拿两首歌词对照,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时代背景的人物处理感情的态度落差。陈升笔下的志明与春娇,比较含蓄被动,而阿信描写的志明和春娇,搭配摇滚曲风,感觉比较直率洒脱,甚至带点愤怒、不甘心的情绪在里头。2017年,黄伟文把五月天版的〈志明与春娇〉重新填词,歌词承袭了上一首歌的情感,只不过,春娇已成熟,而志明还是那个18年前走过淡水海岸的少年,仍由春娇用了七八年时间待他长大。
如今,全台最常见的女性名字,随着偶像剧的兴起,雅婷、咏晴等名字获得青睐,而在歌曲中,却不曾看见有人写〈志明与雅婷〉,看来,志明与春娇是天生一对,无法被时代淘汰的情侣。
更多文章: 林佚/翻唱,须付的不只是口水 Tom Phan/不在媒体上的音乐新闻 林佚/中西合璧的新年歌 林佚/唱片里的隐藏惊喜 Tom Phan/hyperpop的大马场景(潮流是个轮回?) 林佚/你不知道的新年歌词演变史 林佚/乱世中的坎坷命运:被查禁的新年歌 林佚/少了年味的新年歌 Tom Phan/Herbal Candy《candies》一颗16分钟的草药糖果 林佚/让声音成就想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我想像大约45年前的美国观众,是用什么神态看着MTV(Music Television Video)正式开播。
映入眼帘的是世界第一艘太空船“哥伦比亚号”发射的倒计时和阿波罗十一号登月的片段影像,之后由创办人之一John Lack说的“Ladies and gentlemen, rock and roll”作为开场白,接着是Jonathan Elias与John Petersen制作的摇滚音乐响起,而登上月球的美国国旗成了不断变换图案的MTV旗帜,旁边则是宇航员Neil Armstrong。
关于MV的起源,纪录纷纭。有人认为,音乐录影带的雏形源自20世纪初,当年出版商发行的《The Little Lost Child》于歌剧院演出时,同时以幻灯机播放一连串附彩色手绘图片,描述歌曲故事且附上歌词,借此来推销单曲乐谱。Tony Bennett于1956年为了配合他的歌〈Stranger in Paradise〉而拍摄的影片,于英美电视节目播放,彼时流行乐坛尚未有music video一词,却有人认为这是第一支音乐录像。有人认为,Queen于1975年为旷世经典〈Bohemian Rhapsody〉所制作的宣传影片,才是第一支真正的MV;第一个将音乐影片称之为music video的人是美国摇滚歌手Jiles Perry Richardson,当时他接受英国杂志专访时,宣传自己的歌〈Chantilly Lace〉脱口而出的词,自此流行乐坛开始使用这一词来称呼音乐录影带。
拿早期的电影片段选粹,或零星制作的短片比较,20世纪初的影像功能属于广告宣传,直到六七十年代,打歌宣传片或为电视节目而制作的音乐影片,开始有了展现艺人形象、传达歌曲理念等功能。比如,1964年英国合唱团The Moody Blues推出他们在棚内演唱〈Go Now〉单曲的MV,影片内容包括乐团表演、个人特写、5人一字排开唱歌的头肩部画面等,这些画面交错与叠合的呈现,算是早期MV常见的技术。1965年The Beatles拍摄了〈We Can Work It Out〉MV,一开始只有团员在棚内对嘴演出的片段,后来影片加入了电影拍摄的技法,比如慢动作、回放、灯光效果、特殊运镜,甚至在后制阶段运用色彩滤镜等。后来The Rolling Stones乐团的〈We Love You〉MV走出棚外,MV不只是录下乐团在录音室的忙碌景象,也穿插搞笑的法庭审判场景,展现出MV场景以外的素材。

70年代后,影像设备日趋成熟,唱片公司意识到MV在歌曲宣传上能造成的影响力,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介来行销歌手,便决定砸钱去制作,而过去不少只专注于执导电影、电视剧或纪录片的影像创作者加入行列(比如David Fincher、Spike Jonze等人),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突出歌手形象,同时又能与歌曲本身的节奏以及歌词的内容达到完美结合,于是拍摄MV的手法变得多端,特效愈来愈多,内容形式也从一开始单纯的唱、跳、演变成有动画、剧情、宣扬立场等等。这个改变固然是一种冲击,象征音乐结合影像的革命终于到来,也意味着音乐销售模式会随之产生质变。MTV的出现,无疑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听音乐”走向“看音乐”
七八十年代,网络不发达,美国听众只能透过广播电台来接收新歌资讯,电台DJ全权决定什么歌曲值得推荐给歌迷,而通常被推广的作品往往有比较高的几率走红,亦能带动唱片营销。自从MTV开台之后,反而是在电视台被介绍的歌曲,或唱片全数大卖。MTV开始播放的第一支音乐录影带当时只有新泽西州可以收看,是The Buggles乐团现场演出的〈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而这首歌的MV正式发布后,观众可看见一个小女孩把耳朵靠在收音机上,在唱第一段副歌时,收音机被炸毁,而小女孩被传送到一个带有未来感的世界,一个由电视主宰的地方,意味着人们从“听音乐”走向“看音乐”的时代,让偶像身体成为一种流行符号,有研究指出:“其与现实中偶像本身的指涉具备了脱离的可能性……偶像的眼神、肢体都成为可被操弄的影像符号,而操弄此符号的行销策略则成为偶像身体意义多元与否的关键”。


反观中文流行乐坛,早期都误用“MTV”来称呼音乐影片,甚至租用光碟片的小包厢观看场所也被称之为MTV,其实就是深受MTV电台的影响。大约千禧年之后,才逐渐把音乐影片改成MV。1990年,第一届金曲奖颁奖典礼设立了“最佳单曲歌唱录影带影片奖”,来到第8届至第10届一度取消该奖项,原因不详,到了第11届又恢复并改名为“最佳音乐录影带奖”,2021年第32届起又更名为“最佳MV奖”。实在很难明确说出第一支中文MV是哪首歌,目前可找到台湾歌坛第一支MV是刘文正的〈飞鹰〉。然而,跟西方国家相较之下,中文音乐录影带一开始都提供给KTV、卡拉ok市场,多数都像“伴唱带”一样有大量的“对嘴演唱”的画面,不过与西方MV的相似之处在于很多MV已经是可以独立音乐之外的另一项艺术作品,利用不断进化的摄制技术,把MV提升到另一个境地,催生出许多了不起的导演,比如比尔贾、陈奕仁(仙草影像)、黄中平、殷振豪等。许多年后,MTV逐渐没落,YouTube自2005年崛起后,MV有了一个更为自由观看、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平台,让许多数据都不能忽略YouTube观看次数,将其视为“流行”的计算指标之一。

谈了MV历史,下一篇将为读者整理出不同时代一度震惊四座的MV代表作与风格。
更多文章: 林佚/3P的开斋节歌tiba berseri-seri Kinkiyen/“联合出击17”:乐团回归再聚首,我们还在 林佚/带着感恩的心庆祝开斋节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