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專欄

|

活力名家

|

物外遊

發佈: 7:27am 02/05/2023

光頭佬

同學會

物外遊

島嶼風光

檳榔嶼

島嶼速寫

莊嘉強

光頭佬/島嶼風光!

作者:光頭佬
光頭佬/島嶼風光!
莊嘉強筆下的高淵河畔即景。

多幾天,一批為數幾百人的中學老同學,即將重聚於島上亞逸淡路的母校,為了慶祝高三畢業離校37週年紀念。學良同學問了偽光頭好幾回,是否會參與這個盛會,我遲遲未覆。近鄉情怯,心大心細,我心裡尚且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赴約。

高中時,偽是一名插班生,我那個梯級共有12班,全級大約有四百多位同學,而我認識的卻寥寥無幾,計埋計埋,或許有五分之一吧。

ADVERTISEMENT

2006那年,不知吃了什麼熊心豹子膽,竟然興致勃勃出席過高三離校20週年的晚宴。席間,舉目一望,俺認識的老同學竟然沒有幾個,知道那條水卻已經叫不出他名字的,還真的有一堆;更甚的是,攜帶美嬌妻出席的同學坐埋一堆,一支公光棍的又坐埋一堆,窘況如此,簡直近乎“舉目無親”的況味了你知道嗎?打從那一刻起,我心裡就默默告訴自己,以後我再也不要出席像這類的大規模老同學聚會了。實在冇癮吖喂,呵呵。

寄宿在跑馬園的那4個年頭,是偽光頭佬這一生當中最為快樂,也是最難忘的美好回憶。

光頭佬/島嶼風光!
高淵即景。

Most of the basic material a writer works with is acquired before the age of fifteen. 董先生曾在他那著名的名篇〈七十長箋〉中喟嘆:難怪美國小說家威拉·凱瑟說作家經營的根本素材大半是15歲之前耳濡目染之默化陰孚。偽光頭不是作家,卻對上面這個論述點頭如搗蒜,認同不已。

光頭佬/島嶼風光!
椰殼下的青蛙。

近前的一趟北島遊,好友讚我對檳榔嶼的道路十分熟悉,偽光頭但笑不語,心裡卻偷偷唸叨了一句:駛乜講啫,人家可是輕車熟路的好不好。

當我耳聞島上不久後也將建設捷運工程時,心想這個島嶼終於也來到這麼一天了,是好是壞,總之千祈唔好破壞咗我牽腸掛肚,心中念之系之的老城區、舊建築群,那才是喬治市最美麗、最有價值的瑰寶!

光頭佬/島嶼風光!
極樂寺。

偽光頭佬經常欽羨畫家手上的一管生花妙筆,透過仔細的觀察,細微的體會,再加上創作者心中微妙的情感和想像,彷彿能把外在的景觀,比如建築,比如街景,網羅了生活周遭一切種種,藉以筆管的描繪,線條的輕重疾緩,色彩的渲染,將之重現在片紙上,直抒胸臆,重塑自然。

老家高淵。

像島上這麼一位優秀的城市速寫畫家(Urban sketcher)——學弟,偽光頭可是久仰其大名甚久了,直到近前的島上小旅行,緣於牛醫生的穿針引線,方才見著了畫家本尊,欣賞了好多他在大疫期間創作的城市速寫/抒寫作品,當然亦包括他近來常畫的,具有水墨意境的花草樹木、鳥語花香。

城市空間、人文與生活,素來皆為一個備受藝術創作者,譬如畫家或作家細心關注的題材,出自畫家筆底的是城市速寫抑或抒寫,倘若是出自作家筆下的則為城市的書寫或者抒寫,儘管用的是不同的媒介,然卻付出同樣的人文關懷。

原本擅長描繪城市街景的嘉強學弟,拘於疫情期間禁足出外,故此沉澱心緒在室內大量的創作了一批十分精彩的有情草木系列作品,他同時也觸及小動物、鳥類的描述。感覺上,這些帶有水墨畫境的近作,頗有嶺南花鳥畫的況味,介於一種似與不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風貌、作風,很耐人尋味!

光頭佬/島嶼風光!
麻雀。

當然,在繪畫的技法上,嘉強學弟的功力是非常高超的,難得的是,在媒介的運用上,他依然努力不懈地作了多方面的嘗試,企圖不斷的精益求精。嘗見他在畫畫時善用靈活多變的鉛筆線條來勾勒物體以外,還用了一種水溶性資的石墨,並且以毛筆蘸水渲寫,而呈渾暈深淺的墨色效果,簡直貌似墨韻之境,非常特出,也具有他獨特的藝術風格。

有朝一日,嘉強是會成就大器的,偽光頭佬祝福他。

光頭佬/島嶼風光!
畫家工作室。
相關文章:

光頭佬/捉住青春的尾巴
光頭佬/謫仙記
光頭佬/古硯微凹聚墨香
光頭佬/三月裡的小雨
光頭佬/閃亮的日子!
光頭佬/​園林·心契· 雅集
林家豪/春花秋月何時了
阿薊/Nasi air:我是飯,不是粥!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8:50am 14/01/2025
牛忠/流言蜚语

【大牌档】编辑小娟发短讯邀请《活力副刊》专栏作家出席1月3日的“灯下碰杯”的文艺酒聚,共赏2024【读家】年度选书。最初不想去,怕去到不认识人,不知和谁打招呼说话,一个人傻傻站在角落做壁花,很尴尬。有过这种经验的人能体会我的困境。

小娟也知道我认识的写作人没几个,明白我的焦虑,告诉我李系德会出席,可以和光头佬结伴一起来。

李系德和我是看《学生周报》成长的那一代人。他是一个写得一手幽默风趣文章的高手,有很多粉丝。我虽然和他相识多年,但不是那种常常有机会见面无所不聊的朋友,不像他和曾子曰、许友彬,难兄难弟的大马文坛三剑客,还曾二十多年前一起主持过《听君一席话》电视节目。不过一有机会与他碰面,还是可以话当年。

光头佬是【物外游】的专栏作家,是个收藏签名书的痴人。我和他相识是多年前,他还是《南洋商报》的记者。中国画家来吉隆坡开画展,他都会做画家访问。那时偶然在画展场所见到他。我和他交往频繁是他在Amcorp Mall开古玩店“翰墨轩”后开始。Amcorp Mall周末有跳蚤市场,很多小摊卖形形色色怀旧的收集物,偶然也有小古玩。我好此味,常去逛博彩能寻宝捡漏,但是机会比大海捞针更难,所以更多是看热闹。逛完后,必去翰墨轩和光头佬聊天喝茶,时间久了,就成了好友。大家有个共同的嗜好。突然想起,我是在翰墨轩第一次见到《星洲日报》副刊主任黄俊麟。也因为那次的见面,后来他邀我在【大牌档】写专栏“牛杂”。屈指一数,已快8年了。也因此才有这次被邀出席“灯下碰杯”的文艺聚会。

最终出席了灯下碰杯文艺聚会,主要原因是想见小娟和钦斐两位副刊编辑,亲自感谢他们这些年来的帮助。小娟编我的稿是要花多一点时间心思的,我当然知道。她没有怨言,还对我十分友好。钦斐除了有一双校对神眼,也是一本行动百科全书。我写东西,记性不好,又不用功先查资料,偶尔会张公帽儿李公戴,犯大错。钦斐会立刻察觉,向我求证,改错误,免了我当众出丑,是我的救命恩人。

这次文艺会,有幸见到几个闻名已久的作者。经过引见,也认识了,聊了一些文坛的是是非非。

文坛八卦新闻多,很有娱乐性。所以文人相聚往往不是高谈阔论闷到抽筋的文学课题,而是津津乐道最新鲜的流言蜚语。哈哈!

相关文章:
牛忠/清明、游戏
陈愐壮/走出纸版的【读家】
彭健伟/早餐或生死,都要选择
【新栏上阵】Aki黄淑惠/许愿的女孩们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