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坡9日讯)柔佛州华小校长职工会主席兼麻县华小校长联谊会主席蔡俊杰表示,星洲日报每逢星期二刊登的《星星学堂》虽然只有一页,但内容充实,对学生助益良多。
ADVERTISEMENT
他说,书写能力是课堂评估的其中一项,《星星学堂》能让学生多阅读及从中找到新资讯,老师也可以使用《星星学堂》的内容和资讯,让学生进行剪贴和笔记制作。
他表示,学生在剪贴和做笔记的过程中,在老师的辅导下与同学们互相讨论,会让学生对做剪贴更有兴趣,也更乐意完成作品。
他今午在麻坡县、东甲县“小小爆发力──《星星学堂》阅读笔记制作比赛”交流会上,也指星洲日报适合小朋友阅读,从中培养阅读习惯。
他披露,若学生没有时间翻阅报章,至少也要看标题,掌握每天发生的事情,才不至于成为井底之蛙。

提醒学生远离手机多阅读
“不过,比起报章,如今的学生更爱手机。希望老师们能提醒学生远离手机,或是要限时使用,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阅读绘本或报章等刊物。”
他也希望各校师长能向学生传达《星星学堂》阅读笔记制作比赛的资讯,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更具爆发力,从中增加知识。
他以《星星学堂》的标语“培养阅读DNA,明天振翅高飞”与出席者共勉。
“小小爆发力──《星星学堂》阅读笔记制作比赛”交流会是由星洲日报《星星学堂》主办,麻县华小校长联谊会、东甲华小校长理事会及麻坡华校教师会协办。
此活动于今午在巴口辅南华小进行,获得麻县37所华校及东甲县20所华校的参与。
与会者包括麻坡华校教师公会主席兼辅南华小校长戴梦华、东甲县华小校长理事会主席王景顺的代表兼理事会秘书陈筱灿、星洲日报麻坡办事处主任陈浩瑞、《星星学堂》高级编辑魏琴慧及陈恕英等。

邱维斌:阅读促进思考能力
麻县教育局助理局长邱维斌指出,《星星学堂》校园阅读及阅读笔记制作比赛能推广学生的阅读风气,打造校园成为阅读殿堂,促进学生思考能力。
他说,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学生沉沦在手机或网络游戏,疏远阅读刊物,实际上,若学生翻开刊物及体会阅读的乐趣,就会获得比网络游戏更多的满足感。
他也赞扬《星星学堂》与时并进,增设二维码让读者进入有声空间,以聆听方式了解内容,让阅读不再枯燥乏味,还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进而提升思考与创造力。
“不阅读的人,思想就会停下,多多阅读才是知识的泉源。”

郑德发:培养学生自发性阅读
《星星学堂》主编郑德发在介绍《星星学堂》校园阅读及阅读笔记制作比赛时表示,时代的进步令各种职业不断变化,因此,培养学生自发性阅读的动力非常重要,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
他说,学生制作的笔记本就如同孩子在说话,非常有趣,其中重点是内容,并非花俏的设计,虽然设计精美能吸引眼光,但老师更要鼓励学生专注在内容。
他也希望未来有更多来自东甲县及麻坡县的学生参与《星星学堂》阅读笔记制作比赛。
另外,获得州赛鼓励奖的东甲县武吉甘蜜建国学校学生洪锌翔,特别录制影片发表感言,指自己从比赛中培养阅读习惯,增加知识,也学会优美的句子,对写作所帮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依斯干达公主城30日讯)2023年第27届星洲日报小学生时事问答比赛、第25届专辑制作比赛、海报设计比赛及第四届星洲日报《星星学堂》小学生阅读笔记制作比赛的柔佛州得奖者,今日齐聚士姑来辅士华小出席颁奖典礼,其中有9份参赛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奖。
本届的专辑制作比赛,柔佛州共有2份参赛作品获得全国奖。新山实达生态园培智华小的郑靖颖及陈蒨妮获得全国特优奖,指导老师是潘保强;峇株巴辖正修一小的刘俪轩及刘溧敏获得全国入选奖,指导老师是朱栎丽。

海报设计比赛则有1人获得全国特优奖,即来自峇株巴辖永平二小的张源壹,指导老师是沈德畅。获得全国入选奖的3人,分别是麻坡训正华小的张柔恩(指导老师郑婉君),哥打丁宜南亚华小的伊玛妮、爱思欧倪(指导老师皆徐嘉慧)。
获得全国安慰奖的3人,分别是巴西古当班兰华小的张可芯(指导老师植筠媄)、峇株巴辖白沙浮振华华小的张婧雨(指导老师关凯卿)、峇株巴辖华民华小的郭芯甜(指导老师张慧馨)。

杨顺发:柔最多学校学生参赛
星洲日报柔佛州业务开发及促进主任杨顺发指出,本届的时事问答比赛预赛,柔州的参赛学校和学生人数是全国最多的,参赛学校有200所,参赛学生则有3768人。
他说,柔州的时事问答比赛县区决赛表现出色,成为全国最踊跃报名参赛的州属,共有196所学校及580名学生参赛。
他表示,本届的专辑制作比赛及海报设计比赛,共接获108份专辑和416份海报设计参赛作品。
“除了5份特优作品,专辑制作另有20份入选佳作,海报设计比赛则有15份作品入选。”
他表示,阅读笔记制作比赛(柔佛区)共有25人获奖,而柔佛州也是今年最多学生参赛的州属,本届比赛共收到128份来自52所小学的学生作品。

通过阅读开拓视野
杨顺发指出,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培养品格和思考力的途径,每当阅读报纸时,读者能够了解到社会动态和即时新闻,有助于读者拥有更全面的知识视野,更好地融入社会。
“阅读也是一种激发创意的手段,可以启发我们对事物的新见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认为,通过阅读优质的学生刊物《小星星》和《学海》,学生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扩展视野并启发梦想。

苏立良:阅报计划惠及逾百万学生
柔南华校教师公会主席兼辅士华小校长苏立良表示,星洲日报自1994年起推展学生阅报计划,这30年来在赞助商、各校校长及董家协配合下,让超过百万华小学生受惠。
“除了鼓励学生阅报,也推动了时事问答比赛、填字比赛及专辑制作比赛等。他们也走入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增加活动的多元性及互动性。”
他说,现代网络资讯过于强大,但都是一扫而过,属于快而浅的阅读,无法真正锻炼人的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素养
因此,苏立良相信只有通过阅读报章,才能边读边思考,同时做出比较、分析及自己的见解。
他指出,新传媒的涌现对星洲日报这类华文传统报业带来冲击,但星洲日报作为一家致力于传播新闻资讯的媒体,报道是属于正确详实的。
他相信通过阅报计划,全国华小教师都能帮助更多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黄文强:报章讯息可信度高且正确
新山县小学与学前教育助理局长黄文强认为,唯有通过阅读报章,才能得到可信度高且正确的讯息。
他说,尽管学生不一定要有阅报才能参加时事问答比赛,或许可从父母或咖啡店长辈的谈话中得到讯息,但其准确性却有待核实,因此他鼓励学生培养阅报习惯。
他表示,学生可将阅报学到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中,而学生从赛事中学到的新词汇,肯定对课业有帮助,同时可提升创作及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提升,也间接提升学生的常识、华文水准、竞争力及创作力。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有机会与老师互相交流,并增进亲子关系。”

参赛应享受过程 勿太在乎输赢
黄文强说,今年的专辑制作比赛及阅读笔记制作比赛,参赛作品当中不乏“旧脸孔”,他希望来年有更多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参与。
“师生在参赛前应抱持正面的态度,不去在乎能否得奖,而是让学生有机会享受比赛过程、尝试新事物、接受挑战,更重要的是与全国小学生竞争。”
他表示,今年的专辑制作比赛题材,与近年发生的时事课题有关,包括反诈骗、人工智能及健康生活等,而星洲日报的内容丰富,让参赛者有颇大的发挥空间。
他也提到,参赛者的读后感也相当重要,在书写是应着重于是否能触动人心。
他表示,海报设计比赛可让学生展现绘画天赋,除了是美术也是创意,参赛者可通过空间、颜色搭配和字体表达情感和想象力,也可尝试新风格。
他也呼吁参赛者感染身边的同学踊跃参赛。
颁奖典礼出席者,尚包括:全国校长职工会柔佛州分会主席蔡俊杰,富贵集团南马区总经理王家文、副总经理张铮敏,星洲日报柔佛州学生阅报计划主任李瑞华、辅士华小家协主席彭茂松。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