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Wes Anderson的马卡龙滤镜、置中构图和平移运镜,俨然成了社交媒体的显学。仿魏氏风格的静态影像日常泛滥,动态影片崛起成新潮流。过去是世界影展常客,Wes Anderson现在更像夯潮名导,糖果屋般的童话幻境里,究竟说了什么故事、辩证了什么议题——大众记得众星熠熠的演员名单,以及美的形式,却很少能复述故事情节。
偶尔我也会想起多年以前,《The Royal Tenenbaums》曾经悸动过文青僻的几个场景,角色一样有优雅的表在,内核是脆弱神经质的孤独,这些看似虚华但忧郁动人的怪胎,许多年以后,只剩下把演技筛滤得异常纯净——像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的群像。他们的怪异荒谬,不再有悲欢,大家波澜不惊的正对着镜头说台词,像空灵的冷火,不见温度和血肉。
形式或许成了Wes Anderson作品的双面刃,若说前作《The French Dispatch》是一份文艺青年的“远方向往”清单,集合这个美国南方文青对欧洲人文艺术品味的复述,那《Asteroid City》这座复刻美国怀旧符号的人工童年幻境/游乐场,抽掉暖调粉彩滤镜,究竟还剩下什么?假山石、仙人掌、沙漠、小镇餐厅、天文学、外星人、小行星,还有装骨灰的Tupperware(这倒是神来一笔),这些怀旧美国符旨,跟故事里的天才少年、战地摄影师、美艳女星、小女巫三姐妹,浅淡如水的交集;科学、冷战、少男少女成长、生死离别,还有最外层包覆的作家、电视节目结构,似有若无的说了什么,却仿佛什么也没说。
许多人文导演热爱深度临摹人性深渊,Wes Anderson却悖离时间常理,没有变得沧桑,他用半透明的粉彩塑料膜,把暗黑远远的隔开,年纪越大,导演在自己打造的粉彩王国里,跟世界愈发疏离了。《Asteroid City》有一贯的美丽置景,一贯让人期待的演员名单,一贯的冷调幽默,Wes Anderson的王国更亲切易读了,但他对世界的凝视,或也更遥远了。
更多文章: 费比安/《别叫我“赌神”》披着“赌神”外衣的跑步励志片 桑杰多尔吉/《长沙夜生活》看一座城市的迷失与找寻 陈头头/《A Man》这个男人,某个男人,那个男人 费比安/《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理解与接纳 陈头头/《Showing Up》鸽子、热水器、展览,以及她和他们 桑杰多尔吉/《How to Murder Your Husband: The Nancy Brophy Story》当能力撑不起欲望时,别动手! 费比安/《窄路微尘》人若微尘,莫忘良善 陈头头/《Farewell Mr. Haffmann》当他走入地下室 桑杰多尔吉/《A Good Person》原谅的力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校园青春片向来是台湾主流电影常见的类型,香港近年则比较稀罕,没想到可以一口气看到两部。台湾的《夜校女生》和香港的《寄了一整个春天》几乎同期上映,后者更只限时限量放映了4天而已。两部都不约而同以两个女生的闺蜜关系出发,透过耳目一新的题材和演员,拍出不落俗套的中学生成长故事。
《夜校女生》特别之处是两位女生的“桌友”关系,一间著名女中开设夜校,与日校的学生共用同一间课室和桌子。在电影里,夜校生是月亮,日校生是太阳,月亮唯有反射太阳的光辉才有存在感。虽然老师一直强调日夜一家亲,但日校生总爱把夜校生视为名校的冒牌货,让后者产生自卑,这种歧视也在社会各阶层根深蒂固。

字条间的友情
夜校生与日校生共享同样的师资、校园、教室和校服,唯一不同的是学号的颜色,一个是白色一个是黄色。这个小小的区分就这样成为阶级的象征,女主角小爱考不进日校,却被母亲安排就读夜校,结果和共用同一张桌子的日校生敏敏成为“桌友”,这样的设定有别于一般校园片的同学关系,因此延伸不一样的细节。两人从字条留言建立友情的过程刻画细腻,后来竟然大胆地交换校服翘课,瞒过师长和守卫,看似平安无事的关系,在东窗事发后才突显彼此的差别待遇。饰演小爱的陈妍霏当年以《无声》夺得金马奖最佳新演员,演中学生一点也不觉超龄。演敏敏的项婕如同样清新亮丽,两人的情感互动非常有说服力。

当两个女生同时喜欢上资优男生后,小爱为了拉近距离而冒充日校生一起上补习班,渐渐沉迷于名校光环,并且承受着谎言的压力。虽然小爱没有被两人嫌弃,但学习上的差距让她感到自卑,加上母亲对她的期待,生活开始失控,终于在一场男生母亲的画展上被戳破假象。打回原形的小爱总算看清自己的处境,决心为联考作好准备,这个转折点让电影走向现实,最后大家都获得自己想要的成绩。故事发生在90年代末,全片营造的怀旧氛围不俗,看完就像一场青春回忆杀,多亏夜校与日校的对比,才让电影有了不落俗套的发展。

打破体制的幻想
《寄了一整个春天》题材更大胆写实,把中学女生卖底裤的交易摊开来讲,一点也不别扭,完全符合港产片的生活气息。片中两个女生其实都不缺钱,只是因为缺乏关爱而感到空虚。口吃女生的有口难言,更加深了那股成长中的压抑,她渴望被认同,但又克服不了自卑,连唯一的闺蜜也可以闹翻。这种失语的现象符合香港人当下的社会氛围,片尾速递员对她说的那一番话意味深远,很多人就算没有口吃,也无法说出自己的心声。

变态的底裤交易并没有以猎奇的角度去呈现,从快递到面交的处理手法都很平实,丝毫不见色情成分,反而成了牵动剧情的催化剂,让电影跳出一般校园青春片的窠臼,当事人的觉醒更为深刻。本片手法类似《我谈的那场恋爱》描写网络爱情诈骗的巧思,底裤交易也可以提供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被无情的现实捣碎。

电影找对了演员,邱彦筒和陈书昕的自然流露,让人物变得更加立体。两人之间的一举一动真实动人,让叙述事半功倍无比流畅,年轻就是一种天赋本钱,导演叶钰瀛没有浪费两人的特点。港产片比较讲究写实,就连校园青春片也离不开社会的冲击,随意拆开包裹的速递男,特殊癖好的大学教授,一成不变的校禁,都让青春充满成长的危机。最后漫天飞舞的底裤,仿佛就是青春的反叛,不可思议地超出现实的这一幕,可以看作是打破体制的终极幻想。
更多文章: 费比安/《寄了一整个春天》春色少女心事 陈头头/《Companion》机器人恐怖(伪)爱情故事 陈伟光/《哪吒之魔童闹海》脱胎换骨更深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