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大牌档

|

编采手记

发布: 9:10am 07/08/2023

白慧琪

故事线

工友

资深摄影师

外籍工友

画面

陈子韩

黄琬焮

剪辑

想像

工地

编采手记

做工的人

拍摄

黄琬焮/拍摄和人生,都是一场未知

作者:黄琬焮(副刊数码编辑)

上周五,跟记者一同前往建设中的Kayu Ara捷运站的日常。这是我第一次走入,也是第一次与工友近距离交流。在构思时,脑海充斥着各种“”的刻板印象——为了一口饭离乡背井来到大马、在烈日下辛苦工作、灰头土脸、汗流浃背、思念家人等等悲情……

采访当天,天气比预期中好,工程已进行得七七八八,工地环境也挺干净整齐的,休息区在阴凉处,有简单的板凳和饮用水供工友使用。工友都非常自律,时间一到就各就各位,忙着手上的工作。整体氛围和我中的不太一样。

ADVERTISEMENT

我跟这次指导我拍摄的说,构思故事线时很有画面感,来到现场却不知道怎么拍出那种感觉。语毕,子韩打开摄像机,让我预览刚刚他在现场拍的画面。原来我还在懊恼的时候,子韩已经拍下了各种我要的画面,而且比我想像中唯美!果然姜是老的辣,各种场面都应付自如。

休息时间,两位工友面对面坐在休息区的板凳上准备吃午餐,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掏出两包白饭和几包酱汁,两人共享一包酱汁,淋在白饭上,用手拌匀再往嘴里送。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从他们的眼神,我猜想他们应该是在讨论今天来工地采访的我们。

在旁的子韩建议,如果他们不抗拒,可以试下往前拍摄。我有点不好意思,担心打扰到他们吃午餐。为了拍摄更多画面,我还是勇敢的走向前,礼貌的问他们可不可以拍摄,他们面带微笑表示不抗拒,我才放心的继续拍。

与他们闲聊中,得悉两位工友来自孟加拉,来马工作仅半年,嘴里的午餐是自己煮的家乡菜,没有肉,只有白饭配青菜和酱汁。午饭后,我以为他们会眯个午觉,原来与家人通电话才是他们饭后茶余的固定活动。

这突如其来的场景并未在我事先构思的故事线里,我迅速拿起摄像机拍下然后准备收工。正当我想要离开的时候,其中一个正在跟家人用视频通话的工友举起了手机对着我们,原来他向家人说他今天被采访了,让远在孟加拉的家人跟采访团队打招呼。这一幕十分温馨可爱,幸好来得及录下!

每次拍摄,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想像中的与实际现场不一样,即便是构思好故事线,也要懂得临场发挥。但有时候,现场突如其来的惊喜会带来珍贵的画面。这让我想起了生活本身。无论我们多么精心地策划,总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瞬间,它们恰恰是故事的亮点。

素材有了,要怎么样去刻画成一部好看的视频,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也像生活一样,需要我们在现实与想像之间找到平衡,才能将每个瞬间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拍摄和,都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OK,我又要在我的人生中描绘别人的故事了。

相关文章:

白慧琪/晚安上巴
陈愐壮/无关工作!
李依芳/平行世界?
袁博文/无味觉无嗅觉,吃屎也不自觉
林芷桑/忙到冒烟
张露华/请善待它们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10:00am 31/03/2025
林佳莹/还有多少女性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月经小屋(图片取自网络)

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月经,受访者迟疑了一下,把月经称为“朋友”。究竟有多难以启齿,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敢直呼“月经”大名?

不过,我能理解受访者的反应,毕竟过去我也曾对月经感到羞耻。

从进入生理期开始,我就听说过不少关于月经的禁忌。比如,月经叫“大姨妈”;来月经是女生之间的悄悄话,不能随便在男生面前提起;男性不能倒装有卫生棉的垃圾;来月经的女性不能进寺庙、不能出席丧礼……

还记得去超市买卫生棉时,不管收银员是哪个种族,都会有一种默契——自然而然地从柜台下抽出黑色塑料袋,专门用来装卫生棉。回到家后,要把卫生棉拆开分装,每一片都用报纸包好,不让别人,尤其是男性看出那是卫生棉,然后收进书包里。等到要用的时候,又像做贼一样,遮遮掩掩地从书包里抽出来,快速跑向厕所更换。换好后,还得用报纸包好才能丢进垃圾桶。

月经禁忌不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2023年,尼泊尔一名16岁少女因来月经被迫住进“月经小屋”隔离,最后被毒蛇咬伤身亡。尽管尼泊尔政府早已禁止这种陋习,但“月经不洁”的观念根深蒂固,属于女性的悲剧不断上演。

但又何止是月经呢?束缚女性的禁忌,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内裤不能直接丢洗衣机,避免与衣袜混洗,是出于卫生考量。但许多人却宁愿相信那些不近人情的旧俗,认为女性的内裤必须分开洗,否则会影响家中男性的财运;晾晒时,还得挂在低处,不能过头,否则会触霉头。

有没有发现,这些禁忌的出发点,几乎都是以“男性”的利益为优先,要女性学会羞耻?仿佛一切晦气,都是女性的错。

看过一句话说:“我们的恐惧是被后天训练出来的。”那些皱眉、叮嘱、责备,一次次提醒着我们,月经是污秽的事。久而久之,我们也就真的相信了。但我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女性抬头的时代,能够接受教育、接触不同的资讯,逐渐摆脱“我是女性,我有罪”的枷锁。

然而,遗憾的是,仍有许多女性在这些不饶人的风俗里苦苦挣扎。

事实上,关于月经羞耻的讨论从未缺席,网络上随处可见相关内容,不少人也在为此发声。尽管如此,这么多年来的旧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所以能够勇敢地直接说出“月经”,已经是个重要的进步。

相关文章:
陈星彤/雨林教会我的自由
​梁慧颖/列访纲
白慧琪/把新闻过成时间度量衡
袁博文/学习变老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