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明月還高掛的晨曦,眾人已聚集在檳城舊關仔角大草場上。這迷你馬拉松吸引我的,是它的世遺路線。通過這趟世遺跑,久違的再次逛了逛歷史厚重的喬治市古蹟。
政府機構,官方地界
那是個陽光燦爛的週末,路線從建於1880年、落成於1903年漂亮的愛德華巴洛克式檳城市政廳前的大草場開跑。首先跑過的是喬治市市議會與其毗鄰的市政廳。出了大馬路後就遇上了建於1897年,適逢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週年的舊關仔角鐘樓。這高60英尺的鐘樓極具高度象徵意義:60英尺標誌著女王登基60週年紀念。
ADVERTISEMENT


遛了個彎,就碰上了全馬最古老的消防局。這建於1908年的四層塔,沿用了古印度宮廷與波斯尼亞的設計風格,有著古風典雅立面與復古格子窗的特色。據聞,那是上世紀初英國愛德華時期的流行建築風格。消防局在1909年啟用時,消防員是由當時28位身為“人民保姆”的警察兼任的。只是年代更迭,物是人非,百年後的今天,消防局古建築風采如昔,然警察保姆早已被專業的消防員替代。
除了市議會、市政廳和消防局,大夥兒也跑過了維護古蹟的檳城世界遺產機構與肅穆的法庭。這一跑,讓大家有機會一併“踩上”了各官方地界,搞清了一眾揣著法定權力與人民利益的各政府機構的地理位置。


多元文化,異中求同
世遺跑也帶大家奔向擁抱多元種族文化的椰腳街。順著路線,首先看到的是由來自南印度的朱利亞人(Chulias)集資、建立於1803的甲必丹吉寧清真寺。擅於經商的朱利亞人是喬治市開埠時期的主要社群之一,他們在椰腳街開設了錢幣兌換和珠寶行等商店。這甲必丹吉寧清真寺與另一端的打石街(Lebuh Acheh)清真寺,是喬治市穆斯林重要的宗教中心。
緊接著就是由閩、粵兩個主要群裔集資建於約1800年的廣福宮。它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觀音亭”。這供祀著多樣神祀、佛道混雜的寺廟,曾是檳榔嶼華社的領導機構。寺廟的建築結構有著嚴謹的風水佈局,其中包含了“兩明一暗”的三口井,廟外那口八卦形古井曾是附近居民的清水來源。據傳,最為重要的風水設計是藏於廟內主祀神龕座下,象徵著“源頭活水”的一道地底活泉水眼。時至今日,觀音亭仍是許多檳城華人的信仰中心。
再跑幾步就是落成於1818年,融合了仿希臘羅馬柱式與18世紀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聖公會聖喬治堂。這座東南亞第一座英國聖公會(Anglican)教堂,在日軍時期曾被嚴重破壞,所幸主教座椅和洗禮盆都逃過戰火倖存,屹立至今。
這條涵蓋了各宗教文化的街道,最能描繪與體現喬治市自1786年開始從偏闢漁村發展成國際港口始終如一的核心特色:和諧地擁抱多元文化。



前世今生,滄海桑田
這短短7公里的世遺跑,也讓人探秘了歲月的浮光掠影。我遇上了一根刻有“我懺三世醫”的柱子。這柱子,極引人思索其背後那似蘊含著滄海桑田的故事,而前世今生的恍惚,更是在路過紅毛路的基督教墳場時撲面而來。
這闢於1786年檳城最早的墓園,是喬治市世遺區內的一級古蹟,其特色和代表也就不言而喻了。這長眠之地安息著中、英、美、法、德、澳、荷蘭、愛爾蘭、蘇格蘭等,約莫500個世界各國的靈魂。多元,其實很早就在這座城市立了根。


這世遺跑還讓人輕易地在各個轉角處遇上驚喜:或是散佈各角落牆面上的藝術創作,或是臨海老別墅內的雅緻咖啡館,或是沿街的傳統營生小攤,或是累積了歲月滄桑的美麗窗飾瓦當,以及隨處充滿歐式風格建築物的街道和比比皆是的現代咖啡館,處處都透露著中西文化與古今事物的衝擊。這一切,在在反映了喬治市文化大熔爐的本色。
這一世遺跑,倒是跑出了一路的舊時韶華情懷。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檳城】Pantai Esen,隱藏在馬來漁村的秘境 【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尋訪娘惹之旅 普吉島+檳城,悠閒的海上之旅 【馬來西亞‧沙巴】沙巴古達,新晉打卡秘境 【馬來西亞‧雪蘭莪】吉膽島五條港,悠閒慢活好時光 【馬來西亞‧霹靂】徒步環島──用雙腳探索邦咯島 【馬來西亞‧玻璃市】一路向北,自遊大馬半島最北州屬 【馬來西亞‧柔佛】豐盛港──海水正藍 【馬來西亞‧砂拉越】尼亞洞,聆聽萬年光陰的故事 【馬來西亞‧東海岸】東海岸自駕遊,走一趟最美的3號公路 【馬來西亞‧雲頂】雲頂天城世界大開門戶,無障礙設施先玩為快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吉隆坡18日讯)归功电子电器和机械设备出口录得双位数强劲成长,大马3月出口增长6.8%,至1373亿1000万令吉,远高于市场预测。
《彭博社》早前针对经济学家展开的调查显示,我国今年3月出口预计增长2.6%,至于进口则预计升高1.4%,贸易盈余可达143亿5000万令吉。
贸易总额增至2499亿
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3月贸易总额达2498亿9000万令吉,较去年同期增长2.2%,相比2月则增多11.6%。
统计局解释,这主要归功出口增6.8%,至1373亿令吉,对比2月更是扩张16.1%。该局补充,国内出口和再出口皆走高。其中,国内出口占总出口的80%,按年增5.6%,至1099亿令吉;再出口达274亿令吉,占总出口的20%,按年成长12.1%。
在贸易市场方面,东盟是大马最大贸易伙伴,3月我国对东盟出口占整体出口的27.6%,出口额达378亿7000万令吉,按年增0.7%;来自东盟的进口占整体进口的23.4%,进口额达263亿5000万令吉,按年减少4.4%。
对美国出口大增50.8%
对中国萎缩1.3%
此外,大马对美国出口在3月大增50.8%,至226亿6000万令吉,份额为16.5%;从美国的进口则减少1.6%,至84亿1000万令吉。
同样在3月,大马对中国出口缩1.3%,至161亿2000万令吉,份额为11.7%。但来自中国的进口扩张10.1%,至248亿9000万令吉。
根据统计局数据,占总出口高达45.3%的电子电器产品出口,在3月按年增25.1%,至621亿8000万令吉;占出口5.2%的机械、设备和零件出口走高12.3%,至71亿7000万令吉。此外,棕油和棕油农业产品出口扩张3.3%,至58亿令吉。
不过,石油产品出口按年减少32.5%,至75亿令吉;化学和化学品出口也下跌4.9%,至59亿9000万令吉。
进口降2.8%
进口方面,3月大马进口额按年下降2.8%,至1125亿9000万令吉,但对比2月获得6.6%增长。
其中,石油产品进口在3月按年减少46.9%,至74亿5000万令吉;金属制品进口按年减少17.6%,至47亿1000万令吉。尽管如此,占进口比重高达37%的电子电器产品在3月增加11.3%的进口额,至416亿2000万令吉。
3月贸易盈余因此录得247亿2000万令吉,比去年3月增长94.4%。与2月相比,贸易盈余大增96%。
总结首季贸易表现,出口比去年同季增长4.4%,至3783亿6000万令吉;进口比去年首季扬升2.8%,至3373亿7000万令吉。
第一季总贸易额因此达到7157万3000令吉,相比去年首季增3.6%,而贸易盈余录得410亿令吉,比去年首季增多20.1%。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