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4:00pm 07/05/2021

开斋节

周刊专题

VIP独享

副刊专题

开斋节

周刊专题

VIP独享

副刊专题

开斋节专题/美食篇:家传佳肴,盛满圆满的味道

是庆祝斋戒胜利的日子,穆斯林在这天享用美食,增添佳节气氛。马来穆斯林的开斋节必吃佳肴少不了ketupat(马来粽)、lemang(竹筒饭)、rendang(仁当)、kuah kacang(花生酱)、nasi himpit(方块饭),各家各户有独家秘方,是别处吃不到的味道。

除了以上基本款,各家也有专属佳肴,似乎非要回乡吃到祖母、妈妈、伯母、婶婶煮的这道菜,开斋节才圆满。这个专属于“婆婆妈妈”的味道,一代一代往下传,渐渐成为一道不可替代的家传菜……

ADVERTISEMENT

报道:本刊 白慧琪
图:受访者提供

2018年开斋节,阿兹莉娜(右)和沙鲁在河边合照留念。
阿兹莉娜:开斋节佳肴难不倒我

请阿兹莉娜(Azlina)分享开斋节佳肴,她当然首先推举那些最常见的:仁当、马来粽、花生酱、方块饭等……“通常是开斋节前夕下午开始烹煮,当天早上会再煮一道kuah lodeh(蔬菜汤)。”也许是自谦,她觉得自家的菜肴没什么特别,到最后才想到这道,“诶,对耶,我会特别准备kuah lodeh。”

一般常见的kuah lodeh含有虾子和香菇,阿兹莉娜的版本以萝卜、长豆、冬粉、豆卜、天贝为主。“这是我过世的妈妈传给我的菜肴,她教我豆卜和天贝要事先炸过,炖煮时才不会烂掉,反而能吸饱汤汁。”另外,椰浆也需采用新鲜的,从巴刹买来现刨椰丝扎成浆,切勿使用包装椰浆。

阿兹莉娜来自柔佛居銮,丈夫沙鲁(Sharul)则来自吉兰丹道北。开斋节跟丈夫回乡,她把自家家传菜kuah lodeh带去夫家,深获好评。另外,夫家不熟悉的菜肴还有bergedel(马铃薯肉饼,常常摆在mi soto马来鸡汤面里)。“我第一次做,夫家的家人们还以为是nugget(鸡块)呢!”瞧,南马和东海岸的马来食物大不同呢。自此以后,有机会回乡,夫家家人都会指定阿兹莉娜做bergedel。

阿兹莉娜第一次在夫家做bergedel,家人还以为是nugget。

阿兹莉娜来自大家庭,共有7兄弟姐妹,平时过节帮妈妈准备食物,都是一整大锅。婚后回夫家,丈夫一家五兄弟都不会下厨,全由妯娌帮助家婆准备开斋节佳肴。尤其准备门户开放的食物,分量更多,可难不倒阿兹莉娜。这也是为何,行动管制令后她选择创业贩售住家式便当,因为早已习惯烹煮大量食物。

花生脆饼,失传的味道

夫家又有何家传菜?“我母亲和家婆的仁当食谱不一样,在夫家,仁当就依照家婆的秘方,特别加了干辣椒。”马来粽耗时编织,就改做方块饭,搭配仁当或kuah lodeh一起享用。“很多亲朋戚友也会准备食物到来,我们就交换着享用。”

2018年,阿兹莉娜夫家的全家福。

说过家传菜,最后请阿兹莉娜谈谈开斋节的意义和儿时记忆。“哇,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玩烟花和爆竹啊!”她的玩法有点夸张,这么危险的玩意,还是省略不说。不过,佳节最重大的意义还是全家人齐聚一堂。母亲过世后,父亲一人待在家乡居銮,碍于疫情严重,她也很久没回去了。

“其实,妈妈也很擅长制作rempeyek(花生脆饼),可惜我来不及学会。”访谈尾声,阿兹莉娜突然补充这道美食。花生脆饼颇费功夫,得把调味了的面糊倒在薄薄的模具上,撒上几颗花生和江鱼仔,放入油锅里炸,一次不能炸太多个。

过往,阿兹莉娜都会陪母亲制作,但还没掌握食谱和技巧,母亲已经离世。上网搜索的食谱或外面购买的花生脆饼,都吃不到妈妈的味道。“没办法了,想吃的时候还是会买现成的来吃。”

诺哈兹玛:小时候过节最快乐
2017年,诺哈兹玛的全家福。

Kurma kambing(炖羊肉)是诺哈兹玛(Nur Hazimah)的家传菜,由祖母传给母亲。每年开斋节,她和兄长都吵着要吃,非要吃到kurma kambing才算过节。其实平时他们家也会吃kurma ayam(炖鸡肉),过节吃好一点才会改用羊肉。“我妈妈的炖羊肉可厉害了,非常软烂,而且没有骚味!”

诺哈兹玛的母亲是泰国人,嫁给父亲后随夫定居在霹雳。父亲是家中老幺,和祖母住得最靠近,是以祖母的家传秘方全都传到母亲手上。祖父母离世后,在外州发展的叔伯和家庭成员依旧回到霹雳,他们家反而变成开斋节家族汇聚的中心。大家都回来品尝母亲的厨艺,以及传承下来祖母的味道。

每年过节,诺哈兹玛都很期待妈妈的好菜,尤其少不了炖羊肉。

那不是很多人,要准备很多食物,准备很长时间?“还好啦,妈妈是小贩,平时每天开档做生意都要准备很多东西,她能很快煮好。”例如那道家传的kurma kambing,其实也借用压力锅加速烹煮时间,炖烂羊肉。

开斋节期间,母亲忙着下厨,诺哈兹玛则和嫂嫂一起布置餐桌。会否接过祖传秘方?她笑答,“嫂嫂对下厨比较有兴趣,她应该会学会吧……”

2020年冠病疫情严重,诺哈兹玛无法跨州回乡。她和哥哥、嫂嫂同住在雪州沙亚南,由嫂嫂准备食物。“她跟着母亲下厨,味道还挺相似的。”不过,没有回乡的开斋节,她真觉得只是个平常天,吃个potluck罢了。

2020年无法回乡,诺哈兹玛和同住的哥哥、嫂嫂一起度过。
2020年无法回乡过节,诺哈兹玛的嫂嫂下厨准备一小桌子的菜。

过往开斋节,诺哈兹玛通常提早一两天就回到家乡,避开车龙。当天清早,一家人穿着漂亮衣裳到清真寺行会礼、扫墓祭祖、相互请求原谅,再一起吃饭。去年因疫情严重,也不能前往清真寺,“结果只是待在家拍拍照罢了。”

小时候过节是最快乐的,有得选购开斋节新衣;一个星期前开始和家人一起制作曲奇,不像现在只是网购新衣和买现成的糕饼。在诺哈兹玛儿时记忆里,最欢喜的是家族成员全都回到祖父母家,大人分派duit raya,堂表兄弟姐妹同睡一间房,大伙一起玩烟花。开斋节前夕,大人们到每家每户诵赞词(takbir raya),小朋友跟着一起去,像是串门子。

当然,疫情严峻,这些活动都不能进行了。采访当天,政府尚未宣布2021年的开斋节SOP,诺哈兹玛说,“虽然八成是不能回去的了,但我还是抱一丝希望。”今年,她买了很多曲奇、糕饼,希望有机会亲自带回家孝敬父母。若真的没法回去,只好把这些心意邮寄回家了。

小时候过节,诺哈兹玛和家人一起制作曲奇、糕饼,长大后忙工作,只好买现成的。

对诺哈兹玛而言,长大后的开斋节最大不同在于感觉变了。出社会工作后,她尽量安排回乡一周,至多前一两天才能回家。哥哥结婚后,有时开斋节当天先回嫂嫂家,家里反而冷清了。“虽然他们还是会回家啦,但开斋节就是要当天比较热闹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