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巨变的时刻,任何过度强硬的亲中和反中立场,都非明智之举。我们常常希望国内各族之间可以相互了解,族群的差异尚且如此,华社之间的分裂,有何难事。双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马华社和网络出现的亲中与反中分子,可以从更长远的历史及格局来理解。这篇文章主要是邀请反中分子来理解亲中人士为何出现,以及其中的演变。
ADVERTISEMENT
由三个学术中跨时段的概念讨论,足以涵盖亲中分子从以往到当今的变迁,还有亲中和反中者僵局的背后原因。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第一个概念是海外华人(Oversea Chinese)。早期我们的祖先南来,带着的是离乡的苦难和在异乡的淘金机会,政治上拥有双重国籍的身分认同。海外华人的内心,依然对中国拥有很强烈的情感和政治的归属,虽然已经在海外落地,许多人依然遥想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或许可以重归故土。
这是我们曾祖父曾祖母或公公婆婆的身分意识。和他们谈谈天,他们会告诉你中华文化的伟大。这也是为何我们的先辈如此坚持文化和语言的传承,到了今天,你才可以看得懂中文。假设你诞生在印尼,那又是另一种故事了。
第二个概念是华人意识或华人性(Chineseness)。海外华人的异乡已经独立成为新的民族国家,在各族协商和妥协后,大部分人也获得了公民权,这意味着政治上的国籍已经不再是模糊的双重了。而且,第二、第三甚至第四代也相续诞生,他们也逐渐成为华社的生力军。在政治上的认同属马来西亚,不过,依然保有强烈的华人意识,延续了华人文化和习俗,比如拜祭祖先、庆祝端午节、中秋节、中元节等等。在语言上,通过华教和华文报,也保留了华文作为日常用语的运用。
这是我们一般人的父母和本身的写照。这个阶段,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百业待兴,国力弱小的时刻。
第三个概念是华语语系或汉语圈(Sinophone)。简单来说,它指向一个讲华语的世界,大马华裔就属于区块的边缘。在那个世界中,就存在着亲中和反中的大本营。陷入亲中或反中,是受到了华语语系媒介跨界的影响。那大中华区充满着难解的政治矛盾和纷争,华社常常接触来自中港台的主流媒体和社媒讯息,间接被输入了各类主要是源于各自地区的资讯,以及他们的政治预设立场之宣传。处在边缘的华语世界的我们,不经消化就全盘照收,才会出现如今盲目亲中和反中的阵营,所反映的也是大中华区的纷乱下我们却一厢情愿站边和沾边。
对于所有华语世界外来的讯息,在大中华区处于政治对立,中美关系尖锐化的时刻,如果要寻找特定的立场,都需针对本地国情进行深刻反省。我的立场是,保持中立,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事实都是在时间的推磨后露出真相的。现在发展着的,是正面抑或负面,还有许多的未知之处。
马来西亚国立大学讲师丘伟荣提出群岛华人的概念,也有人提出后华人性,一个寻求和中国割舍与隔绝的华人身分立场。当然那是对处在大马国家的政治身份认同的回应和主张。不过, 当巫统重新提出土著议程的时刻,你的华人意识又该何去何从。从这也看出,在身分认同上,感谢巫统主导的国家政策刺激下,许多人依然无法完全摆脱华人意识。语言和文化,一直以来也是华社抗争的一部分。
因此,处于巨变的时刻,任何过度强硬的亲中和反中立场,都非明智之举。我们常常希望国内各族之间可以相互了解,族群的差异尚且如此,华社之间的分裂,有何难事。双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