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密纹黑胶唱片Long Play(LP)问世。名为Long,因为比前身Standard Play(SP),每分钟78转的虫胶唱片播放更长久。一张黑胶唱片每分钟33转,每面可播放约30分钟,一面播完,反面再播。
在现今科技产品迅速汰换的年代,黑胶、卡带、CD等上个世纪的音乐载体早被视为“古董”。许多人一听到“黑胶”,就认定是祖辈、父辈的爱好与收藏,连播出来的音乐都是“老”音乐。
ADVERTISEMENT
才不,黑胶不老,到现在都有歌手持续发行黑胶唱片。塑料制成的黑胶经得起岁月洗礼,若保存得宜,音质如新。类比(Analog)音讯带来的拟真与立体感,还有不能快转跳播的种种不便与限制,更能让乐迷沉醉在音乐中,细细品味。
报道:白慧琪
摄影:林明辉
对陈颖熙而言,听黑胶音乐像是一种仪式。
视心情从柜子里选出合适的专辑,把手伸进薄薄的封套,拇指靠着边缘,中指顶着唱片中心托出来。放下套子腾出手,双手指尖才能轻捧唱片边缘,放在唱盘上。唱盘徐徐旋转,唱头缓缓落下。唱针游走在细密,模仿音波形状的音轨上,化成音讯进入扩大机,传到喇叭播放出来。
他转身坐在沙发上,手捧封套仔细端详封面的设计和封底的音乐资讯。哦,这是某某歌手或音乐家于哪一年在哪里录制的唱片,是哪家录音室,哪里压制的唱片……称之为“仪式”,因为每一个动作都在叫你放下一切无关事物,集中思绪,认认真真欣赏音乐。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陈颖熙在吉隆坡经营唱片行“Caruso VINYL 黑胶卡鲁索”。店里除了两柜CD,其余都是黑胶唱片,有二手、新碟、复刻;音乐类型跨越日本、港台、欧美、马来流行音乐,电影音乐等,主打古典乐和爵士乐。
音质浑厚自然,仿如现场聆听
同一套音响系统,同一首迈克·杰逊的〈Billie Jean〉,陈颖熙先播CD,再播黑胶唱片。音响系统缔造出的层次感绝对比电脑、手机喇叭或一般耳机来得出色。只是这么一比,CD的音质显得扁平,黑胶唱片传出的人声乐声更浑厚自然,也更立体。
“再听这张!”他又拿出每分钟45转的“细碟”(Extended Play,EP,单曲唱片),播同一首〈Billie Jean〉,音质又比33转的全辑更上一层。他露出一副“看吧,我没介绍错吧”的样子,一边解释,细碟多只收录主打歌,曲目少,音轨记录的细节更多,效果更精细。
陈颖熙经营黑胶唱片行,自然是死忠爱好者。店里的唱片都是他自己操办订货,二手的也是亲自挑选,确保版本、品质优良。
他拿出一张70年代日本印制的韦瓦第《四季》,唱片用料是日本专利的“处女胶”,比起欧美以回收塑料印制的,声音更纯净。这张50多岁的唱片,不仅封套保养得好,不怎么泛黄,唱片也没磨损,音质效果极佳。
“你再听这个,那个小提琴会‘割耳朵’的!”这回播放Erick Friedman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于1964年发行的专辑。《流浪者之歌》不只琴声厚实,炫技演奏中交错的泛音、拨弦都在空气中回荡。心中默默赞叹,还真有在音乐厅现场聆听之感,一颗颗音符凝结在空气中慢慢散去。
音乐载体从黑胶、卡带、CD等实体,走到虚拟的数位音乐下载和串流的时代,不到百年。倒是眼前一张张“年过半百”的唱片,带来更加清澈、立体、醇厚的音乐享受。
黑胶唱片 经得起时间考验
“我这里起码有上万张吧。”薄薄的黑胶唱片收纳在封套里,不到0.5公分厚,一张张挨在一起,摆满几面墙。这还不包括陈颖熙私藏的非卖品,家里和店里另个角落的唱片加起来,保守估计也有四五千张。
请他从万千佳丽中选出压箱宝,有张国荣、邓丽君、Pink Floyd、David Oistrakh,涵盖流行乐、摇滚、古典。已故国宝级艺术家P.Ramlee和Saloma夫妇的专辑《Malaya》也是大有来头。一张是1960年Capitol公司发行的《Malaya》,现已难寻,网络上一度叫价1000美元。陈颖熙和槟城同业WildFlower Records合作,找到英国唱片公司Sepia重新发行,封面也保留原样。他还保有“白版”唱片,从母盘压制的试听版,仅此一张,更为珍贵。
另一张宝贝是邓丽君于1986年发行的《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日版的《我只在乎你》),在香港压制的头版唱片。所谓“头版”,是从母盘印制的第一批唱片,数量有限。唱片压制越多,刻纹越模糊,因此头版唱片较接近母盘原音。
1982年,瑞典团体ABBA发行全球首张CD专辑《The Visitors》,宣告CD时代降临。受到新型音乐载体冲击,80年代中后期的黑胶唱片都不敢过量压制,因此那张邓丽君才多么稀有珍贵。
好歌好曲,留声黑胶
CD风潮一步步扩张,90年代也开始在马来西亚盛行起来。“那时候很多人把唱片扔掉,觉得CD可以取代。”细数黑胶的缺点,每张那么大一片,“阻埞”难收藏。相较之下,CD储藏空间小;论便利,后来的数位下载、串流音乐更是随时随地能够收听。现在,他们当然后悔了。
“如果CD没有保存好,氧化、脱银或者发霉,那就没得救了。”陈颖熙爱黑胶,当然拥护黑胶,说是塑料制成还能清洗,最重要是不要刮花刻纹罢了。(黑胶唱片由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制成,故也被称为“Vinyl”。)
黑胶唱片看似没落,但当人们想听回60、70年代或更早之前的音乐,只能找回黑胶。听久了数位音讯,又发觉黑胶的拟真效果较好。
再加上,新一代玩家把黑胶当作潮流。试想,比起CD,黑胶唱片封套设计大器,捧着走在街上尽显“文青风”,更适合拍张照上传社交媒体。CD播放出音乐,过程就在机器里进行着,倒是黑胶唱片,还能看着它慢慢转动,录制Instagram即时动态。
从卡带开始,音乐载体可以快播,CD、数位下载和串流音乐还能跳播、随机播、倍速播。黑胶无法,“它让你必须从头到尾听完!”陈颖熙视之为黑胶最大的优势。他爱黑胶,从托出唱片、摆放唱针、不间断播放、换面,到清洗,他都乐在其中。
【什么是黑胶唱片?】
黑胶唱片使用“类比音讯”传递声音。唱片上面密密麻麻的刻纹,实为模仿声波形状的音轨。唱针经过随波纹震动,带动唱头产生电子感应化成电子讯号,再由扩音机放大,从喇叭播出。类比音讯贴近自然,听来如临现场。
19世纪末,Emile Berliner 发明了留声机唱片(Gramophone Record),是黑胶唱片的雏形。后来改良制成虫胶唱片,每分钟78转,只可以录制1首歌,约5分钟的声音。1948年黑胶唱片问世后,取而代之。
CD则属于“数位音讯”(Digital),声音变成一连串0101的符号。科技发达,现有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即数位类比转换器,把数位音讯转化成类比音讯,以求拟真效果。
“以前人做唱片行是为了赚钱,现在做是为了兴趣。”陈颖熙这句话乍听之下有点感慨,“不是吗?你看在这里,如果一整天没人上门要干嘛?”可他爱音乐,爱黑胶,顾店时尽情听歌、保养唱片,时不时与上门的行家交流,足矣。
他出生70年代,父亲爱听音乐,收藏很多黑胶唱片,小时候就跟着听ABBA、The Beatles。十七八岁,他就到唱片行打工,做了两三年销售。年少心不定,他又去其他行业转一转。最后还是回到最爱的音乐,在唱片行做销售10年,跟批发商打工10年。在家人支持下,自己做起唱片批发,又一个10年。直到两三年前,许多唱片行倒闭,陈颖熙才停止批发,转做门市,经营这个交流音乐的角落。
“我可以听那张安全地带的吗?”专访到一半,摄影记者林明辉像讨冰淇淋的小孩露出央求的眼神,指着墙上日本摇滚天团安全地带的专辑。他想听的是歌神张学友〈月半弯〉的原曲〈梦のつづき〉(梦的延续)。
陈颖熙循着他的线索,翻出安全地带的唱片,又猜测到他爱好8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那时有很多广东歌都是翻唱日本歌的。”说着,又取出一张Chage and Aska播给他听,“你一定知道这首!”
“对对对,我知道!那个那个……”歌名在林明辉的脑海里拼拼凑凑就是吐不出来,等心中唱到副歌最后几个字才想起,“啊,〈原来的我〉!”陈颖熙已经准备好揭晓答案,拿起齐秦的《狼的专辑》。〈原来的我〉原曲正是Chage and Aska的〈この恋おいらのからまわり〉(这场恋情我扑了个空)。
“那种兴奋啊——就好像发现新大陆那样。”陈颖熙一脸欣慰又自豪地说。在他看来,音乐有时是时光机,把人带回过去。一首曲子也许是某人在某个重要时刻的主题曲,他正在经历什么,跟谁在一起。“这很重要哦,有很多回忆在里面!”
说他自豪,因为几十年来他都在揣摩顾客的心,如果成功捉住对方心中的那首歌,就像打了一场胜仗。很多时候顾客进来,在万千唱片中不知从何下手。“我想找……”几个关键字下来,他就知道对方听哪一类音乐,从而开始介绍。被猜中心思的乐迷也像遇到知音,一同分享。
好东西需要有人介绍。陈颖熙乐当中间人,撮合唱片与听众,不让上门淘宝的乐迷空手而归。
【黑胶唱片保养】
黑胶唱片原料是PVC(聚氯乙烯),就算发霉,也可以用清洁剂清洗还原。平时拿取唱片,尽量倚靠唱片边缘,只要不刮花音轨,就不会影响唱针读取刻纹。平时播放唱片,摆放唱针前先启动唱盘旋转,用软毛的长刷扫除唱片上的灰尘即可。
一般清洁:
1. 黑胶清洁剂掺入少许酒精,喷在祝君早安毛巾(棉布即可)。
2. 用身体和手托住黑胶唱片边缘,轻轻擦拭。
深层清洁:
用黑胶唱片超声波清洁机,只需加入清水,超声波震动将细密刻纹中的灰尘震出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