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
发布: 1:46pm 05/04/2022

建筑

草稿筑迹

林慧敏

建筑

草稿筑迹

林慧敏

【草稿筑迹】城市甜甜圈化——巴生北区:昔日商城今日空城

逐渐造成巴生中心北区甜甜圈化的原因有许多,除了市政府多年前把巴士总站和菜市场迁往市中心外围,导致人流分散,2000年左右巴生城市外围迅速发展也是推进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

作者:(草稿策划编辑和网站架构师,Hochschule Anhalt硕士在读,曾是BOOKU的初创团队, 参与策划“Italo Calvino”建筑文学展)

ADVERTISEMENT

近年来,在许多历史性的城市中心,开始出现严重的“甜甜圈化现象”。“甜甜圈”这个词听起来可爱无害,实际上却是影射城市中心变得空心化的现象,就像甜甜圈的形状。

当一座城市迅速崛起之时,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往城区迁移,导致该地区过度拥挤。而僧多粥少的情况自然就会带动房价高涨,大家就会因为无法在市中心中找到可负担的房子,选择退居于市中心外围。外围人口的持续增长又会把相关的经济产业引入,时间一长,外围的稳定发展就有可能取代了市中心的经济地位。

城市中心甜甜圈化最具代表的例子是美国的第四大城市休斯顿(Houston)。在1960年代,休斯顿市中心由于610高速环线周遭的发展而渐渐把经济重心移向外围。1970年代末,市中心外围兴建的办公室大楼已经是市中心内的3倍之多。到了1980年代末,休斯顿市中心接近40%的建筑由于无人问津而转换成了停车场。

曾经热闹非凡的太平街如今人潮大不如前,南安会馆大厦依旧矗立于旧址。

从南到北,60年代的战略要地

回望马来西亚,我们也拥有许多曾经辉煌的重要城市,巴生老城中心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区。许多人可能对吉隆坡、怡保、乔治市等老城并不陌生,但说到巴生却似乎只知道肉骨茶,对于这个地方的历史与现状一无所知。

其实巴生在马来半岛的发展上曾经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在锡米产业蓬勃的19世纪期间,这座城市也是多方领袖争夺的宝地。巴生的位置刚好坐落在受保护的西海岸区域内,120公里长的巴生河也非常方便运输货物,甚至曾被历史学家J.M.古力克(J.M. Gullick)誉为“唯一能穿越森林的高速大道”。

在英殖民政府把其在马来半岛的统治中心于1880年转移到吉隆坡之前,巴生中心南区曾经是英殖民的统治据点,而大量下南洋的华人来到了巴生寻找生计,却因为属于低下阶层的劳工而被拒于南区外,于是靠一己之力慢慢发展了巴生北区。

60年代初,巴生中心北区的发展一时无两,一列列的店屋应声耸立,几乎取代了南区多年身为巴生重地的位置。在这么一个小区内同时开张了好几家百货商场和电影院,再加上菜市场和总巴士站都坐落于此,让巴生北区蹿起成为了巴生人必去的购物中心。

邵氏先得坊曾是巴生最大的百货公司之一,如今却不敌时代的改变和城市向外扩展的冲击,在巴生北区中心挣扎求存。
曾经的国泰戏院建筑,如今已经成为了家具展销厅。

从内到外,巴生老城的今非

只可惜好景不长,近10年间,市政府的多项决定和城市的向外发展,把人群推向中心外围,曾经热闹的北区中心渐渐变成了死城。每逢节庆期间,热闹非凡的巴生中心北区(或人称太平街一带)从大家买年货、月饼、布料等必去的地方,成为了即使节日将近也毫无人潮的空城。许多老店铺连接倒闭,曾经风靡一时的邵氏先得坊(Shaw Centrepoint)百货商场也只剩寥寥无几的顾客,小时候记忆中万人空巷欢庆新春佳节的景象已不复在。

逐渐造成巴生中心北区今日现象的原因有许多,除了市政府多年前把巴士总站和菜市场迁往市中心外围,导致人流分散,2000年左右巴生城市外围迅速发展也是推进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因素。自2000年起的10年间,巴生南部开始兴建了许多大型规划式住宅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花园式住宅为噱头的“Bandar Botanic”和后来在邻近开发的“Bukit Tinggi”区。南部的发展让许多本来居住在班达马兰新村和市中心的巴生人开始移居市中心外。而这些新城区也同时发展了许多在地的店屋和大型百货商场,老旧的巴生市中心无力与这些后来居上的新型购物商场竞争。

两合杂货店或许是巴生北区中心为数不多依旧屹立不倒的老店。
巴生兴华校友会在八十年代采青的街景。(图:取自Kelang巴生脸书专页)

现状恶化,政策的不利好不兼容

2009年,市政府为了解决巴生中心北区的交通阻塞情况,把本来双向的道路改成了单向道,把本来已在挣扎求存的巴生中心北区,推向了更严峻的命运。改道后前往巴生中心北区的路变得非常不方便,许多民众表示只要一不小心错过一个入口,就需要再绕一大圈才能进入该区,后来就干脆不再去了。据《星洲日报》2009年的报道,改道后当地的生意额下降了30%左右,甚至导致一些商铺直接倒闭。

北区中心曾经租金上万的店屋沦落成今日低价出租也无人问津的命运,空荡荡的街道和废置建筑沦为犯罪的温床。但北区中心终归是旧城中心,直至今日还保留不错的公共交通系统,于是便宜的顶楼租金成为了外籍劳工住宿的首要选择。而在城市人对外籍劳工的偏见和安全隐患考量下,几乎没有道地巴生人愿意踏入这一区,更别说是外地人了。

目前正在修建中的LRT 3 ,其中有一站将坐落于巴生北区中心邵氏先得坊前方,这一个新的改变会不会让巴生北区中心重获当年光彩?只可惜这样的可能却没有获得民众一致正面的看法。一个城市的起源总归有其意义和价值所在。“甜甜圈化”是反自然现象的发展,却渐渐地成为了一种常态。或许,在我们嚷嚷城市已经没有新地段可以发展的同时,是时候回到老旧市中心看看,寻找活化的可能!

即将竣工的LRT 3巴生站台连接了巴生著名的哥打双层桥(Kota Bridge),但曾经承载许多巴生人回忆的Emporium Makan却为了发展让路,永远消失于此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