濑户内海艺术祭与其他大型艺术节的不同之处,你必须翻山渡水才能去到它面前,它没有办法像多数艺术作品般巡回各个美术馆。艺术装置不再仅限于视觉,还包含空间。因此,感受这段路程也是艺术体验的一部分,并不止在你看到它那一刻,而在你寻找它的那一刻开始。
作者:何凯晶(草稿杂志内容总编,槟城创意园区COEX空间管理员)
ADVERTISEMENT
“南瓜总是让我微笑,它们是蔬菜里最幽默的”,那颗红遍全球的南瓜雕塑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在接受英国《卫报》专访如是说道。究竟哪里幽默了呢?当初我也只能对在各大媒体平台蹿红的黑色幽默感到不解,心里想或许有一天亲自去看看。
有一天我真的站在它的面前,犹记得那天赶上最早一班前往直岛(Naoshima)的船,抵达时没有想像中游客排队打卡的画面,我有幸目睹一颗孤独的南瓜,以大海为背景伫立在码头,黄底黑点,没有想像中的喧宾夺主,却意外与海蓝相衬,或许是目光锁住了某个定点,周遭的海也变得明亮清晰。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因为此次走的是濑户内海艺术祭(Setouchi Triennale)路线,几乎每天都须乘船才能到不同的小岛看艺术品,整个旅途下来被海洋与山脉包围,当我以为自己快为此疲惫,黄色南瓜创造了新的“现场感”,果然需要站在它的面前,才能感受周遭海域的无限延伸。
南瓜作为成功的行销符号,让更多非艺术圈的人认识了草间弥生,认识了濑户内海,那是1994年艺术祭迎来的重要转捩点:不单单是草间弥生的第一个户外作品(毫无经验所以南瓜总是处在被台风吹走的风险),也是艺术之岛决定让所谓“名作”走出馆内,走到界外(Out of Bounds)的大胆尝试,利用废置空地,如谁家的中庭、草坪庭院、海岸、营地等,强调在地连结、“因为这个地方才有这个艺术品”的概念,场所不再是艺术品的容器,艺术家必须驻地创作——场域特定艺术(site-specific art)。
艺术装置是一种微建筑
这也是濑户内海艺术祭与其他大型艺术节的不同之处,你必须翻山渡水才能去到它面前。它没有办法像多数艺术作品般巡回各个美术馆,如果不在此地,就没有意义了。艺术装置不再仅限于视觉,还包含空间。因此,感受这段路程也是艺术体验的一部分,并不止在你看到它那一刻,而在你寻找它的那一刻开始。
有的岛屿交通并不便利,汽车不便于同行,仅能步行或骑脚车。更多的岛屿山脉延绵,时而拾级而上,时而谨慎下坡,停驻在不同的坡度,远方的艺术装置隐身于山林或田野,你以为路途还很遥远,可是每一步都是不同的视野。这些景象是经过设计的,明明搭个楼梯直接走下去就到了,偏偏需要依山沿海而行,或许是故意的,冲着来打卡艺术展品的人们,在你们看到展品前,必须先感受濑户内海的岛屿肌理。
除了海岸线上的南瓜,海堤上也有不少有趣的装置,如男木岛(Ogijima)上按山形而建的《步行山舟》,底下设计了趣味的人脚,正朝着出海的方向前进。女木岛 (Megijima)上沿着防潮堤,上面成列的海鸥装置,让物与景完美结合;岛上也不乏各种“二次创作”,让原本废弃的物料在废弃的空间重生。小豆岛(Shodoshima)上的破旧老屋加上了寄居蟹,屋子成了它的躯壳,大地自然成了它的栖息地。丰岛(Teshima)大竹伸朗的《针工厂》,利用岛上各种废弃木骨架,在旧勾针工厂重新搭建。几天的劳动洗礼下,我学会了再也不把它们当艺术品来看,它们是场域设计的一部分,亦是岛上的一部分。
【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簡介】
国际上闻名的艺术朝圣路线,濑户内海介于四国之间,海峡之内,整个海岸线有数百个岛屿分布,自古以来就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大动脉,随着各岛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地区活力下降,岛屿的特性日渐流失,通过艺术祭重新活化小岛。更多详情浏览:https://setouchi-artfest.jp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