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會員文

發佈: 7:00am 22/02/2023

瑜伽

週刊專題

身體力行

身心靈

副刊專題

獨家報道

瑜伽

週刊專題

身體力行

身心靈

副刊專題

獨家報道

身體力行01|修煉瑜伽,聆聽內在的聲音,痛不需抗衡,而是共處

最近一次,你覺得周遭一切都失控,或我們說的Everything went wrong是什麼時候?這種時刻我們會想到情緒、關係,但身體呢,它看起來太被動了。然而,我們最早能夠與這個世界產生聯繫,其實就是通過身體。你看,嬰兒啼哭、吸吮手指或頭往後仰,都是情緒與需求的表達——他們的身動,即是與照顧者及這個新世界的互動。

那也是人最初對於生活,某種程度上的“控制”。對於身體的掌控,劇場演員、練習、功夫的人必然高於常人,身體是他們把力量傳達給外界的工具,同時也是他們自己。那他們如何與身體共處?駕馭得了身體的人,又是如何駕馭自己?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梁馨元

攝影:本報 黃冰冰、受訪者提供

樂活瑜伽的楊建翃目前專注教流瑜伽和阿斯湯伽瑜伽,有助於清除器官毒素,能讓身體變得輕快強壯;劉匯芝則專注正念陰瑜伽和靜瑜伽,以靜坐、冥想方式引領大家看向內在。

前者是推向陽剛,後者則趨向放鬆,唯兩者一定要平衡。他們曾發現有學生一天上三四堂課,強迫自己疲憊以避免多想,但長期下去會處於脆弱的狀態。“過度使用身體,精神一直高昂,一旦生病就會非常嚴重。當他受傷了,還繼續逼迫自己前進,痛著做。”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