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4:34pm 27/05/2023 146点阅

飙车

Mat Rempit

星期天头条

飙车

Mat Rempit

星期天头条

飙车族又来了(一)| 死神点指兵兵 飙车捉不尽 吹又生

挥别疫情肆虐的阴影,当所有活动都恢复正轨,族也仿佛从地底里爬出来重新活跃了,在夜黑风高的周未凌晨聚集竞技,从速度中追求快感。

专题:柔州交警持续取缔飙车-FZ100440024117
飙摩托车一族在路上做出“超人”等危险动作。(取自柔佛州交通调查及执法部脸书)

特别报道专案小组

ADVERTISEMENT

挥别疫情肆虐的阴影,当所有活动都恢复正轨,飙车族也仿佛从地底里爬出来重新活跃了,在夜黑风高的周未凌晨聚集竞技,从速度中追求快感。

他们竞速、蛇行、闯红灯、快速切换车道、钻车缝、逆向行驶……,只要一个失手,分分钟导致死伤之外,更是让民众感到愤怒与不安,深怕被殃及无辜。

飙车族犹如交通毒瘤,尽管执法单位不时展开取缔行动,但飙车族并没有收敛,有时还挑战警方的耐性和容忍度;警方也不是省油的灯,在取缔飙车族时,会命令他们推着摩托车走几公里到警察局接受盘查,感受欢乐所要付出的代价。

为何飙车活动取缔不尽?为何明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为何偏要向死神挑战?飙车的游戏规则又是什么?

警方飙车族“抗战40年”

警方形容这是他们和飙车族的“抗战40年”。

警方加大力度取缔不断,飙车族则是后浪推前浪;以前的飙车族纯粹追求速度,测试摩托车性能,从突破极限中找到刺激;如今的飙车族趋向有组织的活动,动机是寻欢作乐,赢取奖金,以各种特技赢取欢呼声来肯定自己。

根据警方多年经验以及数据,以及数位飙车族接受专案小组访问透露的心声,可以得出结论:飙摩托车一族()的冒险行为,除了为寻求刺激及发泄,最大因素是结交一群喜爱飙车的朋友,从而取得认同与归属感。

飙车,不仅是公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家教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教育和辅导,交通部也准备修改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以加重飙车的刑罚,而且不止飙车族会受对付,观众、未成年飙车者的父母,协助改车的车行,也要受到惩罚。

不是社会的错……
80%飙车族 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飙车族特别是青少年的从众心理。

新山斯里阿南副警区主任罗斯兰花了3年时间研究,向逾300名飙车族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以上的结论。这些青少年的年龄是介于16至27岁。

星期天飙车族专题:访新山斯里阿南副警-FZ100432477052
杜绝飙车族萌起的“英雄心”,罗斯兰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教育着手。

研究发现,形成大马的飙车文化主要并非政府或社会所造成,而是受到朋友影响才是最主要因素。

罗斯兰接受专案小组访问时表示,80%的飙车族是跟着朋友一起飙车,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的意志力较为薄弱,缺乏明确目标与方向时,容易随波逐流,一旦结交的同侪是飙车族,就会尾随他们在街头横行飙车。

目前很多人把飙车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执法单位、家人,甚至社会,但这些受访问的飙车少年,90%坦承是受到朋友的影响。

应多关心子女

罗斯兰说,很多时候是父母在外头忙着工作,疏忽了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家中的摩托车便成为孩子以身试法,参加“惊险演出”的工具。

“父母平日应多关心子女,特别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好好沟通,了解子女的想法和结交的朋友,及时解决孩子面对的困扰,避免他们用错方法解决问题,造成许多遗憾。”

罗斯兰所接触到的飙车族,最小年龄12岁,其余是中学生、就业的24岁青年,也有辍学和失业的飙车族,一心想从别人的掌声中获得满足感。

80%巫裔 男性居多

飙摩托车族一般分成两大类,由飙车群体的“大哥”筹办赛事,在指定日期、时间和地点,上演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另一类则是随机行动,即三几好友一时兴起,在马路上逞英雄。

罗斯兰坦言,飙摩托车族群有80%是巫裔,以男性居多,女性占极少数。

“当中大部分是享受在公路飞驰的快感,一些则喜好追求刺激,或宣泄压力与情绪,或爱出风头。”

他说,飙车族常透过手机、网络或口耳相传约定聚集,时间通常为夜晚,地点多为笔直宽敞的高速大道,同时以丰富奖品吸引参与者,如昂贵摩托车、高额奖金、娱乐活动等。

在大道高速乱窜的危险行为外,不少飙车族学会空手骑车、翘单轮等危险动作。有的飙车族还会改装摩托车,加速时会发出高分贝刺耳噪音,或车尾灯或车身装上五彩缤纷变化的灯饰,让飙车时有声光效果。

罗斯兰说,飙车族也参杂不良少年和帮派分子,除了违反交通法规行为,其他诸如竞速赌博、贩食迷幻药与毒品等的犯罪行为亦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飙车撞死女警长
16岁少年 悔恨一生

罗斯兰本身接触过一起个案,一名16岁少年在飙车时,撞死了一名女警长,少年过后被捕归案。

“我在扣留所与少年对话时,他一直流眼泪,懊悔不已。我相信他很后悔参与飙车,然而为时已晚,这将成为少年内心难以抹灭的伤痛,阴影也挥之不去。”

罗斯兰披露,飙车族往往心存侥幸态度,而且缺乏法律常识,很多飙车被执法单位收押的青少年,并不晓得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

“这些青少年飙车肇事犯了法,肯定无法缴付高额罚金,结果由父母亲承担。一些家长哭诉没有能力付罚金,又担心孩子坐牢,一时间不知所措。”

rempit01
成为飙车党的原因
  • 受朋友怂恿或家人影响
  • 缺乏家人引导
  • 被丰富奖金吸引
  • 觉得威风凛凛
  • 渴望掌声与喝彩
  • 寻求同伴的认同感
  • 宣泄压力与不满
  • 想超越速度极限

灭“英雄本色” 教育着手
罗斯兰:与学校配合宣导

报道:李桂萍

摄影:陆家明

飙车行为虽是警方严打的目标之一,但此现象难以根绝。连串的执法行动无法完全打击非法飙车,要灭掉飙车族的“英雄本色”,罗斯兰认为最重要的是从教育着手。

新山斯里阿南副警区主任罗斯兰指出,除了法律加大对飙车族处罚力度,警方积极取缔和劝导之外,也希望判处飙车族社会服务令可以起警戒作用,让他们反省错误并痛改前非。

他表示,警方配合学校等单位向中学生进行向飙车说“不”的宣导讲座,政府也采取多项相关的醒觉运动,透过这些举措让飙车青年了解飙车的危险,提醒他们珍惜生命。

星期天飙车族专题:访新山斯里阿南副警-FZ100432477053
罗斯兰与他的著作《REMPIT–BARAH DALAM MASYARAKAT SALAH SIAPA?(飙车族──社会毒瘤,谁的错?)》,让社会起警惕作用。
将自己研究集结成书劝导

罗斯兰将自己研究飙车族课题写成文章,再集结为《REMPIT–BARAH DALAM MASYARAKAT SALAH SIAPA?(飙车族──社会毒瘤,谁的错?)》一书,同样抱持教育劝导理念与初心,希望通过这本书,让社会起警惕作用,挽救青少年别沦为“马路英雄”。

现年53岁的罗斯兰酷爱写作,他为本地马来报章撰写社会课题文章,去年考获马来西亚开放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他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伊塞克·阿耶兹(Icek Ajzen)教授所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在书中阐述飙车族的各项行为意向等研究成果。

星期天飙车族专题:访新山斯里阿南副警-FZ100432477049
罗斯兰酷爱写作,也为本地马来报章撰写社会课题文章。
星期天飙车族专题:访新山斯里阿南副警-FZ100432477048
《REMPIT–BARAH DALAM MASYARAKAT SALAH SIAPA?(飙车族──社会毒瘤,谁的错?)》一书,阐述飙车族的各项行为意向等研究成果。

他说,要遏止飙车确实有困难度,而青少年可以说是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黄金时代,处在一个需要教育,培养和保护的时期。

对于青少年的犯错,罗斯兰认为应给予他们改过机会,以及结合执法部门、政府、民间组织力量,扩大预防犯罪宣导,辅导及鼓励少年从事正当休闲活动,为协助行为偏差青少年走上正轨尽一分心力。

相关文章:

飙车族又来了(二)| 槟多条道路弯度够佳 吉飙车族慕名来飙车

飙车族又来了(三)| 警方:转为有组织活动 新一代 集体飙车寻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5:02pm 26/04/2025 8.1千点阅
【独家】挖矿无事,偷电有罪(六)| 风险与机遇并存 买挖矿设备太容易
傅协祥(前排右五)与一众苦主,拉起印有“正义何在”字眼的横幅以示抗议。(黄玲玲摄)

面对比特币价格一度冲破10万美元,诱惑不少人跃跃欲试,这是一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玩意儿。

要在马来西亚获取挖矿所需的硬件设备并不难,因为不论线上和线下都能买到,目前市面上还推出低功耗的矿机,耗电量比家用冰箱和空调还要低,大大降低了挖矿的门槛,但也加大了执法的难度。

各大电商平台如Lazada、Shopee、Mudah.my及社交平台Facebook Marketplace,都有人在贩卖全新或二手矿机,还有一些个人卖家在脸书等社媒设售卖挖矿机专页。

追求更高效率或特定型号的买家,可以直接通过Bitmain(蚂蚁矿机)、WhatsMiner、iBeLink等国际知名矿机制造商的官方网站订购,安排国际直邮或委托本地代理商代为采购。

线下渠道也不少,在吉隆坡、槟城、柔佛等主要城市的实体IT设备商或特定代理商处,都可以找到挖矿设备。

阿瓦隆 蚂蚁矿机 较受欢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机设备制造商从业人员向专案小组透露,在东南亚市场,比较受欢迎的矿机型号是阿瓦隆(Avalon Miner)和蚂蚁矿机(Ant MIner)。

“它们的价格区别很大,从旧型号的100美元(约447令吉)左右到新型号的3000美元(约1万3432令吉)以上都有。”

他指出,为了满足一些想要在家挖矿的散户的需求,市面上推出一些低功耗的矿机,譬如Avalon Q矿机,其功耗仅为1674瓦,比家庭常用的冰箱和空调还要低。

他指出,这类矿机大大降低了挖矿的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参与进来。

另外他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有保存价值的方法,比特币挖矿的需求量也增加了。

“他们相信比特币就像黄金一样,是一种可靠的价值储存工具,也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有效方式。”

挖矿不违法 偷电万万不行

从法律层面来看,在大马进行加密货币挖矿活动本身并不违法,但必须确保能源使用的合法性。

国能明确规定,任何需要高功耗运行矿机的场所,必须申请商业用电性质的电表,并按照商业电价标准支付电费。

对于散户来说,家用电费虽相对低廉,只是在家置一台挖矿机可能不会有问题,但超过3台,可能会因为用电量增加引来国能公司职员上门调查,一个不慎用电量超出家庭电力负荷会导致跳电、烧熔电线、甚至发生火灾。

此外,矿机在高速运算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必须配备充足且高效的散热系统,如强力风扇或空调,以保证设备稳定运行,这无疑会增加电力消耗,让家庭用户觉得在住宅区挖矿变得极不现实。

想要挖矿致富的话,就需要用多台挖矿机长时间运行,所以只能选择商业或工业单位,因为住家的电力系统无法承载多台机器同时运行的高功耗。

挖矿可以合法进行,但偷电就万万不行。任何形式的盗窃电力或私自接驳电源用于挖矿,均被视为刑事犯罪,一旦被查实,不仅挖矿设备会被没收,相关责任人将面临逮捕和起诉的严重后果。

傅协祥:向国能举报反被诉
业主须正确“自救” 

许多业主在发现出租屋被不法分子用作比特币“矿场”并偷电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报警或向国家能源公司(TNB)举报,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成为“代罪羔羊”,面临高达百万令吉的巨额电费索赔和破产危机!

“恶霸律师”傅协祥接受《星期天头条》专访时揭露,在现有法律机制下,业主主动举报可能弄巧成拙,加速TNB的起诉流程,让自己陷入被动。

傅协祥召集一众苦主,逐一为他们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黄玲玲摄)

他强调,业主必须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才能避免沦为非法挖矿活动的牺牲品。

他说,尽管TNB作为服务提供商理应保护身为用户的业主,惟现实中并非如此,反之有大批业主被该公司提控上庭,借此追讨金额庞大的电费。

“根据过往案例,不法分子会以虚假身分与业主签下租凭合约,因此当盗电挖矿案件被揭发后,TNB找不到租户,便转向业主追讨损失。”

他进一步指出,在正常情况下,业主发现出租屋被改造成“矿场”后,向TNB举报是正确的做法。

“但问题在于,一旦TNB派人上门拍照取证并带走矿机,这些证据反而成为TNB起诉业主的铁证。”

业主胜诉几率渺茫

他说,TNB通常会援引1990年电流供应法令第37及第38条文,入禀法庭向业主提出民事诉讼,在被告对象明确且物证俱全的情况下,业主胜诉的几率十分渺茫,可说是趋近于零。

他补充,在盗电进行比特币挖矿的电费诉讼中,只有那些身分被不法集团盗用来注册TNB户头的被告,因为对盗电一事毫不知情,才有可能勉强脱身。

“而无论是否有机会脱罪,这些被控的事主至少需经历3至5年的诉讼,并且面对极大的败诉风险。”

求情信应是败诉后最后手段

傅协祥坦言,目前我国的法律机制对付盗电挖矿活动存在漏洞,从当局掌握证据到最终判决,整个过程对房产业主极为不利。

“许多人被TNB提控上庭时,会向TNB提呈求情信希望豁免被控,殊不知信函中的一句话或一张照片,都可能被用作为物证,形同将锐利的武器交给敌人。”

他指出,正确的做法是,求情信应该是败诉后,作为争取减少赔偿金额的最后手段。

若缺庭判决未审先输

“此外,民众切勿轻视任何法庭来函,尤其是身分被盗用者,若缺席审案将会让对方取得‘缺庭判决’(Judgement In Default),让官司未审先输。”

他透露,若业主败诉又上诉失败,意味着需背负难以偿清的钜额欠款。

“若业主无法还清欠款,将会以破产告终,当事人的银行户头将被冻结,亦无法出国直至债款还清,甚至会因留下破产记录,找工作也难。”

掌握机主身分 可分担法律责任

傅协祥表示,若业主掌握租户的身分文件,被TNB提控时,让对方也成为其中一名被告,分担法律责任。

“在现行法律下,业者闯入已出租的产业,租户可向警方报案,但如果是盗电挖矿,矿机持有者向警方投报,业者就可以趁机掌握机主的身分。”

他补充,虽然业者发现产业成为矿场后自行处理会面对一定的法律风险,但至少可以确保被TNB提控时,不会成为唯一被追讨电费的对象。

倾向提控店屋住宅业主
国能严打偷电惹议

国能在对抗偷电挖矿方面不仅和非法集团斗法,对付产业单位涉及偷电的业主也不手软,在打击偷电方面取得效果之余,也引发舆论。

近期侦破的盗电案件数量显著上升,国能归功于采用的策略奏效,例如他们投资了先进监控技术,包括智能电表、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控和窜改检测等,显著加强国能快速发现用电异常的能力。

国能公关组在回应星期天头条的问题时表示,这不仅体现各部门合作的成效,也彰显了国能在先进监控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努力之后所带来的成果。

然而国能公司在打击盗电挖矿的课题上,倾向于提控店屋或住宅的业主这一问题上,国能没有提供正面答案,仅强调,国能与能源委员会、皇家警察、反贪污委员会及地方议会等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协力应对盗电挖矿的课题。

建议业主出租须“转换租户”

国能公关强烈建议业主在出租房屋时务必办理“转换租户”(COT)手续,这一关键步骤能够确保电费账单由实际用电的租户负责,从而有效降低电力被滥用或进行未授权活动的风险。

“一个正确注册的账户,是保障电力使用透明度和明确责任归属的重要环节。”

国能表示,稳定的电力供应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基石,但日益猖獗的盗电行为,尤其是用于非法加密货币“挖矿”的偷电活动,正严重威胁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了安全隐患,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鼓励民众当“哨兵”

国能表示将持续加强执法力度,并呼吁民众积极成为维护国家电网安全的“哨兵”,通过及时举报可疑的用电活动,为打击偷电行为贡献力量。

民众若发现有人偷电,可以通过脸书TNB CareLine(24小时服务)、电子邮件:tnbcareline@tnb.com.my\热线电话:1300-88-5454进行举报。

 

相关文章:

挖矿无事,偷电有罪(四)| 24小时运行耗电量惊人 偷电挖矿“省钱”淘金

挖矿无事,偷电有罪(五)| 为它冒险 为它犯罪 挖1枚比特币 35万入袋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