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11:59am 12/06/2023

零垃圾生活

郑凤云

趣味人生

零垃圾生活

郑凤云

趣味人生

郑凤云|如果人人都有碳配额……

身为碳管理学生,我们整天学习怎么算碳、控制碳、利用碳,但深知问题的根源不在碳,而在人类无穷尽的欲。管好人类的“想要”,将“需要”的碳量公平分配,做到这两点或许才是碳管理的最高境界。

179874748 vip

“未来人人都该有个碳户口!”

ADVERTISEMENT

我们这些同学每次聚在一起,总会讨论天马行空的点子。这个碳户口嘛,有点像中国以前的粮票,人人获发一定的碳配额,进行任何会排碳的活动都得从户口扣除相应碳量。

我们七嘴八舌构建这样的未来:首先所有交易必须电子化,并连接到碳排放数据库。比如买一杯咖啡,付款时除了扣除银行户口里的钱,还扣掉碳户口的相应余额。买裙子、搭巴士、上理发院、在外用餐……生活中几乎大小事都有碳足迹,也自然要从碳配额扣除。

“那不小心把‘碳’花光怎么办?”同学T说。

“跟其他人买啊!”我们理所当然回答。就像相当成功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目的就是逐步紧缩高碳行业(如发电站)的碳排。简化的操作是这样的:欧盟每年制定该年的碳配额顶限,再根据配比发放给受管制的企业。每年总配额会不断减少,通过这个方式逐年降低欧盟的碳排量。

打个比方,20年前的总配额是100吨碳,公司A获得10%,公司B获得5%,意即公司A在那一年可排放不超过10吨碳,公司B则是5吨。在配额逐渐减少的情况,到了10年前总配额只剩80吨,公司A从10吨减少到8吨,公司B则从5吨减少到4吨。

公司A在这10年间努力提升环保标准,比如改用清洁能源、优化生产流程,将年排放减少到5吨;而公司B呢,规模扩大了,还并购其他火力发电站,年碳排猛增到7吨。为了规避处罚,公司B可向公司A购买额外3吨碳排权。

Close up of foot businessman is riding a bicycle on the city str

不够用,向别人买

“那该怎么决定每个人一年获得多少碳排权?1吨、2吨?10吨?”这问题考倒我们了。美国人年均碳排近15吨,马来西亚7.6吨,印尼才2.26吨。这数字和消费水平有关,也跟该国的生产有关。像有些中东石油国人均碳排可达二三十吨,并非人民消耗更多,而是国家开采石油的碳排平摊到每个国民头上了。地球人每年可以排多少吨碳?这问题估计要让科学家伤脑筋了。但就算真的得出一个平均值了,小孩和老人、男人和女人、城市和乡村……不同类别的人们是该一视同仁还是有高有低?

这些问题理论上可以通过科学解答,但实际操作就没这么容易了。首先有钱人会跳出来反对,“我有本事赚钱,就有本事花。我想买100个包我就买100个包,我想搭私人飞机到法国吃早餐再到意大利看日落我马上就出发,凭什么限制我?”

应对他们的招数我也想好了。配额不够?跟其他人买呗!国际碳价是固定的,为了赚取额外收入,一些人还会尽力减少碳足迹,把省下的碳量卖给富人。

“那不是太不公平了吗?难道有钱就能购买消耗地球资源的权利?”同学A思考。

“那我们设个上限吧!”我说道,“管你再多钱,到达了上限谁也帮不了你。”

“你太绝了!”同学B拍手笑说。

“反正有钱人这么有钱,若真想飞来飞去、买一堆包包,请他们投资研发零碳排飞机和皮革吧。到时他们想住在飞机上都没问题!”

大家都笑了,对这样的未来很是兴奋。身为碳管理学生,我们整天学习怎么算碳、控制碳、利用碳,但深知问题的根源不在碳,而在人类无穷尽的欲。就算AI真把想像中的碳配额系统建好,若持续抱着经济无限增长、生活无限享受的幻想,再怎么厉害的系统都不可能造出10个地球供人类挥霍。管好人类的“想要”,将“需要”的碳量公平分配,做到这两点或许才是碳管理的最高境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