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5:00pm 25/11/2023

华小

我要当老师

星期天头条

华文师资短缺

UKCG测试

师范招生

教师重新标签

华文师资短缺(二)| 录取人数骤减 “早退”引发危机 华小师资 恐穷途末路

师资短缺是数十年来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华社更对这个老调重弹的课题近乎麻木。每逢开学来临之际,华小又会重演“师资荒”的戏码。无奈的是,教育部始终未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难题。

FZ100446054607_A25697022

专题报道:王丽琴

ADVERTISEMENT

华小师资短缺是数十年来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华社更对这个老调重弹的课题近乎麻木。每逢开学来临之际,华小又会重演“师资荒”的戏码。无奈的是,教育部始终未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难题。

PISMP华文组仅录取15人掀议

在2023年教师学士课程(PISMP)华小组录取的600个名额中,华文组招生只录取了15人,此事掀起华社的争议和反弹,作为华教发展领头羊的董教总更质疑:“难道华小5年后只需要15名华文教师?”

一般上,教育部需要5年的时间去培训一名教师,倘若一年一度的师资培训录取人数骤减,5年后的华小肯定会遭殃,师资发展规划将陷入更艰难的地步。

星洲日报针对华小师资短缺潜在原因、培训制度、教育部招聘及录取方式进行专题报道,以梳理华小师资不足的概况,或许能让读者了解究竟华小师资是过剩?不足?数据有误?抑或是华教领袖杞人忧天?

在困境和挑战的夹攻下,华小只能努力求存。倘若师资不足问题日趋严重,甚至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华小前途堪虞。

谢立意:不透明是关键

谢立意
谢立意
教总主席
“教育部必须准确计算华小未来几年的师资需求,并确保每一年的师范课程华小组录取人数达标。(何正圣摄)”

教总主席谢立意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说,师资不足的问题关键点在于教育部的师范招生不够透明,无法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他指出,尽管教总致力推动“”计划,但无奈的是,他们难以获得教育部提供相关的数据,例如师范华小组各个课程的录取名额、各组别申请人数、通过心理测试人数、面试人数,以及最后被录取和前往报到的人数等。

“这些数据对我们深入了解华小组申请情况何等重要,以便能做出分析,拟定相应的对策,鼓励更多华裔子弟申请师范课程。

In tutorial school, Asian students learn to write in both Englis
无法掌握每年录取申请者人数

“基于教总无法掌握教育部每年录取的申请者人数,也不晓得多少人成功被录取。”

他透露,由于华小教师的培训都是以主修华文为主,因此,时至今日,教育部的统计依然阐明“华小的华文教师过剩2000多人”。

由于教育部师资标签系统显示华小华文教师过剩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就会继续以华文教师人数过剩为理由,而设定华文科招生名额,这或许能够解答为何“华小5年后只需15名华文教师”的疑问。

不过,教育部今年也着手推动(retagging)工作,以便能纠正师资过剩的错误,准确反映师资真实现状。

录取名额决不能空置

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情况是,近年来申请提早退休小学教师越来越多,教育团体担心提早退休的情况最终会演变成一场教育危机。

谢立意表示,教师提早退休肯定会加剧师资不足的问题,因此,教育部必须准确计算华小未来几年的师资需求,并拟定每年的录取名额,确保每一年的师范课程华小组录取人数达标。

“如果名额填不满,当局就必须想办法填补,不能够空置着,因为若没有妥善处理,必然会恶性循环,无法栽培足够的教师来填补空缺。

“在这方面,教总肯定会给予配合。事实上,每一次的师范招生,有许多符合条件的华小组申请者不被录取,这些申请者其实都可以作为候补,在需要时随时填补有关空缺,确保培训出足够的师资。”

他举例,教师提早退休的原因很多,比如健康亮红灯、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等,这都是不可被忽视的因素。

优秀生也遭UKCG淘汰

另一个值得探讨和深思的课题是,不少优秀的华小组申请者竟在教师资格测试(Ujian Kelayakan Calon Guru,UKCG)中惨遭淘汰,导致无法加入教师行列,这无疑是导致课程招生名额未能填满的原因之一。

我们常听到不少申请者在环节中不过关,甚至不幸被“刷下来”,也有申请者形容“UKCG是淘汰教师的工具”,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

全球大部分先进国家都会采用相同鉴定机制,以衡量申请者的个性特征、能力倾向及是否具备担任教师的条件。这种性向测试看似一般,但恰恰就是关键所在。

UKCG测试,分成A项(120道题目)和B项(60道题目)。申请者必须在45分钟内完成作答,即A项(30分钟)和B项(15分钟)。由于这是心理测试,答案没有对或错,重点就在于申请者对有关问题的直接反应。

FZ100446054607_A25697024
UKCG测试的每道问题平均只有15秒的作答时间,重点在于申请者对有关问题的直接反应。(图取自网络)
今年接获250申请者上诉

谢立意说,在今年的招生中,教总接获约250位华小组申请者的上诉,他们声称没有通过UKCG的测试,其中一些上诉者的成绩非常优秀,甚至还考获全科A的成绩!

“我们经常接到很多询问,为何符合资格但不被录取面试?”

“教育部只是简单说明,若没有通过UKCG测试就无法面试,但并没有让申请者知道测试结果,因此,大家自然而然会感到失望和不满。”

UKCG不应成筛选教师门槛

他不否认教育部以UKCG测试的功能,但这项机制并不应该成为筛选教师的门槛。

“教育部是否就以这个测试的第一关来淘汰人选?心理测试应当只占其中一定份额的百分比,同时也应加上面试和考试成绩,以能更全面来遴选师资人选。”

他认为,教总致力推广和鼓励华裔子弟当教师,但教育部声称华小组申请人数不理想的同时,却又将符合资格的申请者拒于师范门外。长期下去,这对“我要当老师”的推广工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彭德生:UKCG过不过关 在于思考模式

彭德生
彭德生
华理会副主席
“中学问题的根源,是教育部统计师资的方式。”(黄冰冰摄)

无论如何,华理会副主席彭德生则表示,UKCG根本不是申请者面试不过关的原因。

“教师和其他职业不同。第一轮必须先确定申请者的个性是否符合这个职业。”

他说,只有华小组才会出现申请者不足的情况,至于国小组则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国小组的申请人数足够。

“一旦出现申请者不足够的问题,那么很容易把问题归咎于UKCG。”

事实上,UKCG属于思考类型测试,申请者必须回答一系列问题,当局从答案中分析申请者的个性和思维,所谓的测试不分对或错,在于申请者的思考模式。

他解释,大部分华裔孩子在进行思考型的测试时,总会要一个正确的答案,但UKCG的机制并非如此。

可测试表现稳定或跳跃性

彭德生举例,测试中的第1和第2、第9和第10、第23和24题,彼此是有关联的。当这6道题目的答案串联在一起,就可以测试申请者的表现是否稳定或跳跃性。

“这不在于你可否考到100分,或是以80分过关,这是一个蛮科学的机制。”

他认为,在教育部还没有实施更好的过滤机制之前,申请者应该学会应对技巧和模式。

“与其要求教育部公布UKCG的细节,倒不如装备自己以达到门槛。所谓的装备,并非泄题或用取巧方式过关,而是了解UKCG测试的回答方式。”

多数执著对错 忽略面试过程所需

曾担任过面试官的彭德生忆述,不少学生在回答UKCG测试的题目时,非常执著对或错的答案,因而忽略了整个面试过程的需要。

他举例,当学生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他们直接向面试官表明不回答,惟有些学生却取巧地以另一个方式作答,这就是UKCG测试中强调的口语、交际和临场反应的重要性。

另外,除了考验临场反应之外,如何整理文件,以让面试官一目了然,也是面试的技巧之一。

相关文章:

华文师资短缺(一)| “过剩”论激起华社担忧 华文师资 几时才给够?

华文师资短缺(三)| 教育界:半数10年内退休 中学华文教师 大断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