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5:00pm 25/11/2023 212點閱

華小

我要當老師

星期天頭條

華文師資短缺

UKCG測試

師範招生

教師重新標籤

華文師資短缺(二)| 錄取人數驟減 “早退”引發危機 華小師資 恐窮途末路

師資短缺是數十年來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華社更對這個老調重彈的課題近乎麻木。每逢開學來臨之際,華小又會重演“師資荒”的戲碼。無奈的是,教育部始終未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難題。

FZ100446054607_A25697022

專題報道:王麗琴

ADVERTISEMENT

華小師資短缺是數十年來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華社更對這個老調重彈的課題近乎麻木。每逢開學來臨之際,華小又會重演“師資荒”的戲碼。無奈的是,教育部始終未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難題。

PISMP華文組僅錄取15人掀議

在2023年教師學士課程(PISMP)華小組錄取的600個名額中,華文組招生只錄取了15人,此事掀起華社的爭議和反彈,作為華教發展領頭羊的董教總更質疑:“難道華小5年後只需要15名華文教師?”

一般上,教育部需要5年的時間去培訓一名教師,倘若一年一度的師資培訓錄取人數驟減,5年後的華小肯定會遭殃,師資發展規劃將陷入更艱難的地步。

星洲日報針對華小師資短缺潛在原因、培訓制度、教育部招聘及錄取方式進行專題報道,以梳理華小師資不足的概況,或許能讓讀者瞭解究竟華小師資是過剩?不足?數據有誤?抑或是華教領袖杞人憂天?

在困境和挑戰的夾攻下,華小隻能努力求存。倘若師資不足問題日趨嚴重,甚至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華小前途堪虞。

謝立意:不透明是關鍵

謝立意
謝立意
教總主席
“教育部必須準確計算華小未來幾年的師資需求,並確保每一年的師範課程華小組錄取人數達標。(何正聖攝)”

教總主席謝立意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說,師資不足的問題關鍵點在於教育部的師範招生不夠透明,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源和解決方案。

他指出,儘管教總致力推動“”計劃,但無奈的是,他們難以獲得教育部提供相關的數據,例如師範華小組各個課程的錄取名額、各組別申請人數、通過心理測試人數、面試人數,以及最後被錄取和前往報到的人數等。

“這些數據對我們深入瞭解華小組申請情況何等重要,以便能做出分析,擬定相應的對策,鼓勵更多華裔子弟申請師範課程。

In tutorial school, Asian students learn to write in both Englis
無法掌握每年錄取申請者人數

“基於教總無法掌握教育部每年錄取的申請者人數,也不曉得多少人成功被錄取。”

他透露,由於華小教師的培訓都是以主修華文為主,因此,時至今日,教育部的統計依然闡明“華小的華文教師過剩2000多人”。

由於教育部師資標籤系統顯示華小華文教師過剩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就會繼續以華文教師人數過剩為理由,而設定華文科招生名額,這或許能夠解答為何“華小5年後只需15名華文教師”的疑問。

不過,教育部今年也著手推動(retagging)工作,以便能糾正師資過剩的錯誤,準確反映師資真實現狀。

錄取名額決不能空置

一個令人十分擔憂的情況是,近年來申請提早退休小學教師越來越多,教育團體擔心提早退休的情況最終會演變成一場教育危機。

謝立意表示,教師提早退休肯定會加劇師資不足的問題,因此,教育部必須準確計算華小未來幾年的師資需求,並擬定每年的錄取名額,確保每一年的師範課程華小組錄取人數達標。

“如果名額填不滿,當局就必須想辦法填補,不能夠空置著,因為若沒有妥善處理,必然會惡性循環,無法栽培足夠的教師來填補空缺。

“在這方面,教總肯定會給予配合。事實上,每一次的師範招生,有許多符合條件的華小組申請者不被錄取,這些申請者其實都可以作為候補,在需要時隨時填補有關空缺,確保培訓出足夠的師資。”

他舉例,教師提早退休的原因很多,比如健康亮紅燈、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等,這都是不可被忽視的因素。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9:24pm 21/03/2025 8.6萬點閱
視頻|老師冒雨撐傘護送學生 巫裔家長感動:對華小改觀

(八打靈再也21日訊)華小老師在雨中撐傘護送學生的暖心舉動,讓一名巫裔家長深受感動,直呼:“謝謝老師”!

這名家長通過TikTok賬號“@syifacarryalls”分享親身經歷,表示孩子就讀華小後,讓她徹底改觀,對華小的管理與師資讚不絕口,尤其是老師們無私關愛的精神,更讓她十分感動。

她透露,起初曾聽到身邊不少人對華小存有偏見,甚至批評連連,但因丈夫堅持,她最終選擇讓孩子入讀華小,而這一決定徹底改變了她的看法。

“每天送孩子上學,都會看到老師站在校門前,親自幫孩子開車門,並護送他們入校。”

“遇到下雨天,有更多老師們撐傘,確保每位學生安全入校,不論是小一還是小六生,也不分種族與宗教。”

視頻顯示,老師們冒雨撐傘站在走廊上,不斷揮手引導家長前進,確保秩序井然,同時避免交通阻塞。

她表示,從未見過有家長需要下車為孩子撐傘,校門口也不會因接送而交通堵塞,這一幕讓她深感敬佩。

“我真的很感動,也非常感謝這些老師的付出!向所有老師致敬,感謝你們!”

“希望大家珍惜並表揚所有無私奉獻的老師,不論是華小或國小,他們都值得被尊敬!”

該視頻引起熱烈討論,許多網民紛紛留言認同,並讚揚老師們的敬業精神。

不少巫裔家長也留言分享類似體驗,“華小的紀律很好”、“我4個孩子都讀華小,雖然費用較高,但很值得,教學系統化”、“華小老師真的不一樣,每早都會護送學生入校”。

Watch on TikTok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