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放映室

发布: 12:37pm 12/03/2024

奥斯卡

影评

陈伟光

The Holdovers

Alexander Payne

滞留生

奥斯卡

影评

陈伟光

The Holdovers

Alexander Payne

滞留生

【奥斯卡得奖电影 | 最佳女配角】《The Holdovers》演员让你回味

作者:陈伟光

原题:/《》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最佳女配角】Da’Vine Joy Randolph)

陈伟光/《The Holdovers》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ADVERTISEMENT

在没有什么看头的1月份,突然有一部提名5项奖的影片空降本地院线,确实眼前一亮。《The Holdovers》在没有任何宣传下上映,而且是在奥斯卡提名揭晓后不久,连字幕都没有提供,可见本地片商根本不在乎文艺电影的市场。

电影的片头刻意复古,看来是在呼应片中1970年代的背景,全片的氛围也的确如是,充满那个时代的情怀,看来奥斯卡和金球奖的评委都很受这一套。3个心灵受创的人被逼在为期两周的寒假里滞留寄宿学校,严格古板的历史教师、儿子在越战牺牲的食堂厨娘、性格孤僻的资优生,最后都找到抱团取暖的理由,过程温馨却带着一丝苦涩。

陈伟光/《The Holdovers》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历史教师Paul不受学生欢迎,因为他对作业要求高,加上言辞刻薄,拒绝让校董的儿子过关,惹来校长要他留校照顾的处罚,其性格和这家贵族学校的体制格格不入。班上的资优生Angus则是因为无法接受父母离异而心生叛逆,每次都遭遇转校的惩罚,无法融入群体而变得孤僻。黑人厨娘一生服务权贵,自己的独生子却无法考上大学,最后还要为国捐躯,只能长期靠酗酒压抑伤痛。这3个人都因为过去的阴影而无法释怀,变成他人眼中难以相处的对象,我一开始也很抗拒他们,直到滞留期间相处在一起的对话,才渐渐看到他们真实的人设,从中产生共情。

陈伟光/《The Holdovers》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电影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把这些实情说出来,而是随着剧情发展,透过不同事件引起的对话建立叙事脉络,这正是导演的强项,让观众慢慢发掘故事的细节。因故滞留学校的学生本来有5位,不过其中一位的家长乘坐直升机接走其他4人去滑雪度假,剩下无法联络到母亲取得批准的Angus,因为她正在和新任丈夫一起度蜜月。这个情节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漠视,更加突出了结尾两人向校方提出追究时的虚伪。

展示内心柔软

师生破冰的关键在一场摔倒意外,Angus在医院放弃保险索赔,以免老师惹上麻烦;而Paul事后在餐厅纠纷中帮他解围,避免发生殴斗。两个人的内心实际上不如表面那么冷漠,电影在双方关系最紧绷之际安排这场意外,做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场景也从封闭的校园来到户外。平安夜一场派对,让忘不了儿子的厨娘Mary借酒精抒泄,之前压抑的情绪终于被释放,观众看到更多背后的成因,也铺垫了她重新站起的决心。

陈伟光/《The Holdovers》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陈伟光/《The Holdovers》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这种以人物行为主导剧情走向的模式,更容易刻画角色内心的动机,所以隔天3人一起在圣诞节出游波士顿便顺理成章。旅程中发生两段插曲,给电影带来剧情转折,直接导向结尾的安排。John在街头与哈佛同学重逢,事后爆出他当年被人诬蔑退学的前因后果;接着是Angus在戏院观影途中偷跑出来,观众才知晓他的生父并没有去世,只是被关在精神病院。两个出其不意的真相,清楚交代了两人为何变成如今的处境。

在John告诉Angus别担心变成父亲时,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你的过去不会主宰你的命运。这句话呼应了他之前在博物馆讲过的history is not simply the study of the past. it is an explanation of the present。他最后承担责任,以辞职换取Angus被留下,在看清方向后选择不回头。最后一幕拍他开车离开学校时往窗外吐了一口酒,那瓶酒正是校董送给校长的礼物。

陈伟光/《The Holdovers》你的未来不值得为过去滞留

《The Holdovers》初看并不惊艳,但过后让你慢慢回味,主要来自演员深刻的演绎。饰演教师的Paul Giamatti一直是实力派配角,这次应该是他问鼎奥斯卡影帝最接近的时刻。饰演学生的Dominic Sessa竟然是第一次演出,叫人难以置信;Da’Vine Joy Randolph的厨娘角色已经为她夺下金球奖最佳女配角,是演出很真实的演员。如果金球奖是奥斯卡的指标,那么本片同时提名最佳影片、男主角、女配角、原创剧本和剪辑,看来应该不会空手而归。(原稿上传于05/02/2024)

更多文章:

费比安/《金手指》梦终将有醒来的一天
陈头头/《Anatomy of a Fall》旁观一场审判
陈伟光/《三大队》创中国式警匪追凶新高度 
陈头头/《怪物》谁的脑袋有怪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00am 21/04/2025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Adolescence》(混沌少年时)虽然是一部迷你剧集,但拍摄手法充满强烈的电影感,我把它当成是一部4小时的电影来看,4集相等于4个篇章,每一篇都是一镜到底,氛围令人屏息,看似独立成章,其实连贯得一气呵成,根本就是一部结构完整的电影。

这是一宗13岁少年涉及谋杀女同学的案件,第一章从警方清晨破门而入逮捕嫌犯,到整个拘留与审问的完成,每一个细节都被镜头纪录下来,完全展现英国警方的办案流程。我们看到少年嫌犯的恐慌,家人无以名状的焦虑,警察专业的按章行事,从登记、拍照、体检、关押、安排监护人随行、提供法律援助、录取口供无一遗漏。那种充分保障嫌犯权益的审查手法,展现了高度文明的社会运作,在一般影视作品中难得一见。当一直深信儿子无辜的父亲看了警方出示的影像证据后,两父子抱头痛哭的结尾实在揪心到了极点,也成功铺垫了剧情的悬念。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第二章来到嫌犯的学校搜证,我最感同身受的是女警员口中那一句学校充满令人窒息的味道,随着镜头深入校园每一个角落,与不同的师生擦身而过,这股恶臭无处不在,透过学生的言行举止、老师的无能、校规的漠视散播,让我们感受到校园的失序。操场的紧急集合把学生之间的矛盾引爆,男警员追捕嫌犯好友的过程是情绪张力的延伸,整个校园宛如一个压力锅,大家都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由于涉及的范围广泛和人数众多,从地上升空再降下的一镜到底,最后落在少年父亲拿着鲜花在案发地点凭吊死者的那张脸上,过程除了叹为观止,也把两个地点的因果关系连接起来。

演出惊心动魄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第三章反而人物最少布景最简单,女心理医生在房间里面对面评估少年嫌犯。前面两个篇章至少还无法断定嫌犯是否是真凶,第三章完全通过两人的深度对话带出少年极端厌女的心态,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混沌未开的青春期本来就危机四伏,一旦身边出现各种诱因,随时会一发不可收拾。认知错误加上叛逆作祟,让我们看见少年喜怒无常的状态,首次演戏的Owen Cooper情绪起伏之大,与饰演心理医生的Erin Doherty见招拆招,两人之间肢体和语言的对抗,在没有剪接的镜头下如此地惊心动魄,连出去喝一杯水的间歇也张力十足,观众不得不屏息以待。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最后一章把焦点转移到13个月后的家人身上,父亲生日当天的心情被货车上的侮辱性字眼破坏,太太和女儿全程陪伴应对社区投来的敌意,随时会擦枪走火。来回住家与商场那段路程,是一场身心煎熬的挑战,一家人的反应正好突显了少年长期被忽略的身心成长。当你以为孩子关在房间才安全,却忘了网络世界何其险恶,一部电脑一台手机就足以侵蚀心灵,可怕的是一切都没有征兆。少年通过手机对话表示准备认罪,家人听见后若有所失,回到家里的反省是如此深刻,女儿不打算搬迁逃避的决定尤其正面,父亲最后对着儿子布偶的自责更是当头棒喝,虽然为时已晚,但一切还得勇敢面对方能释怀。

陈伟光/《Adolescence》混沌未开的青春期

拍出真实状态

4个篇章分成第一天、第三天、6个月和13个月后的背景,从警方、校方、当事人、家人的角度去抽丝剥茧,逐步还原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没有重演案发经过,聚焦的是犯罪动机和社会的关系,赤裸裸地点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症结。少年与父亲的沟通失效,对比警员对儿子的亡羊补牢,我们看见同样的处境不同的结果,比千篇一律的说教来得铿锵有力。

一镜到底的拍摄完全配合剧情需要,深化了观众的沉浸体验,最难得的是摄影师没有利用空镜取巧,全部镜头都是经过严密部署和彩排,实实在在地没有剪接,保留了人物和场景的连贯,拍出当下最真实的状态,成为影视界往后参考的教材。

更多文章:

陈头头/《OPUS》迷路的邪典拼盘
费比安/《赎梦》张家辉的惊悚梦
陈伟光/《夜校女生》《寄了一整个春天》:不落俗套的校园青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