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灵再也28日讯)一名宗教学校的学生因父母没把他接回家,导致他放假期间无法回家,孤零零坐在校园里,令人心疼。
名为Maahad Tahfiz AlQuran AlUzma Lilaitam – Yatim & Asnaf的宗教学校于本周一 (26日)在脸书帖文和分享男童独自坐在校园里的凳子上的照片,引起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ADVERTISEMENT
帖文中写道,“只有他知道真实的故事……当朋友们度假时,他是唯一留下来的人,因为没人理他。他不是孤儿,但是我们无法找到和联系他的父母和监护人。”
该学校的创办人罗慕扎甘尼告诉英文报《新海峡时报》,校方曾多次联系这名学生的监护人,结果发现学生的父亲更改了联系电话。

“这名学生的父母已离异,父亲是监护人,把他送来了这里。”
“之前,他的父亲会来接他,但该学生最后一次见到父亲是在去年开斋节的第一天,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他还披露,校方在寻找该学生的父亲住所时遇到了挑战,因为对方住在出租屋,而且经常搬家。
罗慕扎对于该学生的遭遇感到难过,表示尽管该学生有父母,但在假期期间却无人看管,其家人也没有尝试与学校沟通。
他说,基于找不到男童的家人,他和妻子暂时成为男童的监护人,但是他们仍希望男童的亲属或监护人可以联络校方。
“虽然我们这里有一些孤儿,但他们的亲属仍然会与我们联系,并询问他们的情况。”
此帖文至今已获得4200次转发以及1000则留言。
许多网民对男童的遭遇深表同情,有者还询问校方能否接男童过来一起生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儿子一年级报到日,穿着蓝裤白衣,兴高采烈地牵着我的手步入校园。
学校礼堂里,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与家长齐聚一堂。第一场讲座的主持人是一位教育局官员。
话音刚落,她便语重心长地提醒家长和学生,要注重学生的品行(sahsiah)和纪律(disiplin)。她强调,教育部和学校系统会详细记录学生的行为分数,做了好事会被记录,犯了错也逃不过记录。她甚至列举了各种违反纪律的处罚方式。同时,她不断提醒家长,孩子必须按时上课,不可随意缺席或请假。
也许是去年的学生出席率不理想,让教育部和学校忧心忡忡。但教育部与学校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来学校?学校的任务,不正是设计更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为何学校解决问题的方式,像是在学生背后举着枪,逼迫他们上学呢?
听着这场长达一小时的演讲,我不知翻了多少次白眼。学校究竟有多怕孩子?为什么学生的第一天,迎接他们的却是这么多负面的预设?
新生的到来,不该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吗?他们的加入,不正是为学校带来新气象、新活力的机会吗?可现实却是,学生还未正式踏入校园,便已被层层戒备与防范对待,仿佛是潜在的罪犯,需要时时训导与监管。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看见孩子?他们是独立而完整的个体,不是任由成人按自己意愿塑造的黏土。
儿子听着冗长的马来语演讲,似懂非懂。最后,他用稚嫩的声音问我:“妈,为什么他们要丢掉学校?”
我一愣:“丢掉学校?官员没说要丢掉学校啊!”
“可是我听到 buang sekolah!”
我这才反应过来,他误解了“buang sekolah”的意思。我心想,是丢掉学生,不是丢掉学校!面对一个刚入学的孩子,我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其中的含义。怕给他增添心理负担,我只能轻轻一笑,转移了话题。
我不确定其他学校的报到日和迎新日是否也是大同小异。如果真是这样,我想问一句:学校,你真的这么怕孩子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