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兩年,我們見過幾次面,都是在創意市集和音樂會,但不曾打過招呼。印象中的她,長得好看,身型修長,穿著配搭總是簡約清新,舉手投足間帶有淡雅的風韻,好感度滿級。
ADVERTISEMENT
2023年12月剛發片,隨即迎來個人首張專輯《王美的一天》專輯導聽+試聽會,售票狀態理想,這是從對著鏡頭彈吉他、唱cover、拍vlog記錄生活、自己拍攝剪接影片,一直到發行自己的作品,與粉絲建立連結,一路到現在積累了一批樂迷之後所交出的成績單。不僅如此,她曾擔任Westlife和理想混蛋的表演嘉賓,從幕後走到臺前,一寸寸地前進,一階階地爬,點滴在心頭。
早在2022年,我便聽過她的〈未接來電〉—那是擔任這首歌的企劃統籌兼MV導演與製片的周明駿在網上分享的。這個合作關係,延續到Jasmine的首張專輯。歌如其人,〈未接來電〉很甜、有點俏皮、清爽耐聽,老實說,我當時正積極投入地聼堪稱經典的老搖滾,又回頭去聼七八十年代的大馬原生創作,所以沒太把Jasmine放在心上。或許正因如此,一年後聽到〈所以寫了這首歌給你〉,有點小驚喜,儘管仍然清澈純情,卻展現了她詞曲創作才華,簡單真實且不造作,像剛冒芽的花,千金不換。雖然是理科生,卻沒有以理性口吻來處理歌詞,反而是日常生活芝麻蒜皮的小事,完全從一個女生的視角說故事:生活化、甜蜜、有趣、有一種青春期的初生悸動的小情緒,由Jasmine的嗓子唱出來,變得更有說服力。
網絡形象建構的我
專輯依循流行音樂“主流”的“慣性工法”執行,也就是開案徵歌,一輪輪選下來,再做詞曲製作的配對,最後配唱。專輯名稱也別具意義,“王美”取自“網美”和“完美”諧音(專輯副標題是One Fine Day),讓人引起興趣與好奇心,而“王美”作為一個虛擬人物,其實代表著活躍於社交媒體的人,當我們在網上創造一個“我”,這個“我”由日常的網絡行為所建構而成,而網民從這個“我”所產生的印象,賦予一個網絡形象,那我們究竟願意付出多少時間和努力去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形象呢?這大概是這張專輯想探討的主題。
從徵歌、錄音、設計、封面拍攝到專輯宣傳,都在一年內完成,單靠現有的製作團隊,人手遠遠不足,很多挑戰幾乎無先例,風險極大,成本與時間便是他們得克服的難題,所幸一關關闖過來,而且整張專輯一點兒都不顯得侷促。當然,共同製作的Bowie王保為、Shio郭修彧、Hanz郭文翰、Bell傅熙雅、楊嘉成/嚴世茗、擔綱“理想混蛋”專輯製作人的李宗軒、來自泰國的Kawin Wannasiri,加上深耕吉他十餘年,擅長多元曲風,也是許多大咖歌手御用吉他手的Joel Voo等等功不可沒,這些音樂人加起來或許有100年的業界資歷,讓這些歌出落得新鮮、成熟,卻也有不按牌理出牌的奇想。有幾首歌是先決定歌名,再交給Jasmine創作,比如〈王美的一天〉和〈幸福濾鏡〉。〈王美的一天〉的副標題是“咖啡因過敏”,原因是Jasmine一開始的構想是想寫在咖啡廳發生的愛情故事,後來為了迎合製作方向,保持連貫的企劃概念,才將內容稍作修改。
看見自己的成長
這些年,她離鄉背井隻身到雪隆區發展,把興趣變成主業工作,挑戰新曲風、學唱泰語歌、寫了很多歌,也必須正視錄音時受到的打擊。畢竟,宅錄cover與進正規錄音室是兩回事,從音準到拍感的準確度,從情感面到技術細節,一直推倒重來,算是檢視自己、改善自己、督促個人成長的好方法。或許是人在異地,才會開始想“自己是誰”。細讀歌詞,最常出現的字眼是“自己”,比如〈王美的一天〉提到“反正只要能提升自己”;〈幸福濾鏡〉唱到“摘下耳機/聆聽自己”;〈我愛我〉裡的“偶爾會忘了擁抱自己的獨特”;〈所以寫了這首歌給你〉的“卸下你的面具/做你自己”。我想,Jasmine還是新人,接觸創作不久,技巧或創作想法還不老練,在籌備過程中難免承受很大的壓力,多少有“脫胎換骨”的感覺,更認識自己吧。
講真,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熬過來的,我猜,在這張專輯之後,應該還有很多好東西等著我們這些樂迷吧。來日方長,先和Jasmine和團隊說聲謝謝,也承諾會耐心等待將來。
更多文章: 林佚/誰不曾買過盜版碟? Tom Phan/音樂是很個人的東西 林佚/新年歌,為何會唱發大財? Tom Phan/先聽了一場萬能青年旅店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短短两个月,3P在备受好评的〈南北大道〉之后,再接再厉推出度身订造的开斋节歌曲〈Syawal Berseri〉,YouTube上的歌名副标题从“2025回乡必听新年歌”,来个大转弯变成了“Lagu Raya 2025”,口气显得谦逊,背后的野心却不小,阐明了做好把眼光投向友族同胞的准备。
截至目前为止,〈南北大道〉在YouTube点播次数已经累积超过7000万,这数字并不是3P的最佳纪录,却已经替他们争取到更多的乐迷,而〈Syawal Berseri〉和〈南北大道〉的关系就是一曲两词,同一个旋律,由菲道尔重新填上国语词,两个版本巧妙地运用了最能表达主题的韵字去押韵,但呈现了一首没有“一韵到底”的作品。
先看〈南北大道〉,光是verse就出现4个不同的韵脚,我猜菲道尔在构思〈Syawal Berseri〉时,决定依样画葫芦,尝试按照原版韵脚的安排填一下歌词,但改编版在结构和意境和原版皆不相似。这首歌的旋律虽然允许转韵,不只是在verse和pre-chorus之间转,也在verse之间转,但我觉得,国语版某些地方的转韵在听觉上会有点突兀。
〈南北大道〉第一段verse的韵脚从ah音,转去ian音,接着是en的韵脚;来到第二段verse时,从上一段的en音换成i音,再转去ah音,后来又换回i音,接着唱pre-chorus和chorus时,都保持i音的韵脚。反观〈Syawal Berseri〉,同样先从ah音开始,后来转去ie音;来到第二段verse,整个段落转成i音,接着唱pre-chorus时,转成an/ang的韵脚,副歌又填了i音的韵脚,从开头韵到闭口韵,加上结构上的调整,我指的“听觉上有点突兀”,是连贯性不够紧密,没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毕竟是节庆歌曲,再说下去如同鸡蛋里挑骨头,难免扫兴,说点别的。
听得出编曲是下了一些功夫,原曲只有合成器洞箫交叠的前奏简直洗脑,改编后融入了马来传统乐器Gompang的音效,另一个较为明显的地方是尾奏,从古筝换成了Gamelan,而且在听原曲pre-chorus和chorus时,还隐隐约约听到其他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比如镲,改编后的版本去掉了中华元素,取而代之的是笛子,而吹奏方式跟原版的洞萧些许不同。细节满满,待听众去挖掘。
〈Syawal Berseri〉的点播次数仍持续上升,却跟〈南北大道〉相差甚远,但我认为这是好的开始。再过几年,开斋节和农历新年会落在同一个月,我期待3P还会玩出什么样新花样呢。
新歌推荐:
1.1119〈Raya Ria〉
2.Yung Kai〈Motion〉
3.Empty page〈Walau〉
更多文章: 林佚/带着感恩的心庆祝开斋节 Kinkiyen/音乐不朽,梦想不灭——悼念方大同 林佚/上一次看,才二十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