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规划,是建筑学最基本的技术学问。大众所认知的坡道,主要是装卸货推车使用的斜坡、汽机车通行上下层的途径及身障人士推轮椅往高低处行走的路径。坡道不同的使用目的,在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法规,限制坡道的坡度、宽度、高度等等,以确保众人使用坡道的便利及安全。
文:黄美尹(草稿特约编辑)
ADVERTISEMENT

坡道的既定印象及功能
汽车坡道检讨是建筑系实习生、新进菜鸟的基本训练。为了控制在安全的坡度上,通行的高低差越大,坡道的长度就会消化越多空间及面积。也因为坡道需要大小梁结构支撑,必要时还会加设铁卷门、设计天花及灯具,故往往需要补充立面、剖面、3D,来确认坡道的净高是否符合使用用途。尤其在主要出入口的车道,为了彰显设计概念,还会使用独具设计感的车道砖,配合壁面室装的设计,打造另一道敞开的出入口,提供使用者进入建筑物的另一种第一印象。
在部分条件及情境下,坡道是可取代楼梯的建筑元素之一。当身障人士无法使用楼梯时,无障碍坡道就是取而代之的路径。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出入口而遇到高低差时,除了考虑大楼梯,也不乏见到旁边设有缓和的坡道,利用设计操作及手法,创作出有趣的入口意象。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在疫情行动管制开放后不久,许多人陆陆续续回到商场逛街购物,而这些开放式的商场,采取局部空间开放或是全面开放的方式来处理,给关注空间健康的人们有个安心的选择。
在疫情发生前,大部分的人习惯待在室内空间,包括在住家、办公室以及商场等等,这些空间多数使用空调,室内空气不断循环,对人体的健康是隐患。然而,在没有发生事情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去积极思考改善这问题,一直到疫情发生之后,才有部分的醒觉。
由于城市土地价格昂贵,大部分的建筑空间都是以面积最大化的原则来规划。当一栋建筑的量体最大化后,里面的空间安排就是用隔间墙来分隔;在设备方面,包括灯光照明、冷气空调等,需要用大量的电能和机械来处理,因此室内空间的品质可以想像就不会太好。这样的发展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到目前,都还能见到类似的大型建筑在城市里被建造。
一直到差不多2010年左右,有一小部分的发展商注意到,在销售利益上,大量室内空间虽然有更多的使用面积可以售卖,但在设备方面也需要注入更多资金,加上毫无新意的室内空间,很难产生吸引力,因此开始出现以开放空间及绿化方式来取得平衡。虽然这样的做法在前期投资上不见得会比较省钱,但以长期效益来说,是有一定的好处。

商场新格局:开放式空间设计
以商场的设计来说,过去在城市出现的商场都以巨大的冷气室内空间为原则,在规划时的想像是大量消费者涌入,周末时更是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然而,不尽然所有的商场都能成功吸引到大量人潮,有一些非中心地区的商场,在周末或许因为有活动而稍微出现热闹的情景,但在平常日子里,商店里的工作人员比来消费的人还多。由于建筑设计是采取全面空调,在全部空间长时间使用冷气以及照明下,所需费用就会非常惊人。
因此一些新的商场,便采取局部空间开放,或是全面开放的方式来处理。所谓局部空间开放,便是有一部分的空间仍然以室内空间为主,所有商店都面向建筑的中庭,而另外的一些空间,则变成户外的街道设计,例如The Curve、Publika、Sunway Velocity Mall等等。而全部开放的商场,一般上规模较小,如Desa Parkcity的The Waterfront、在赛城的Tamarind Square等。全部开放的商场一般上采用建筑及景观设计的方式,将建筑的空间细分为商店,半户外廊道以及庭园甚至公园。
以Tamarind Square来说,平面呈现“日”字型,外圈为商店,内圈地面层至三、四楼做为室内停车场,并在停车场上方设置开放性商业空间及公园。有趣的是,公园有大小不一的开放平台,有者做为商店,彼此之间有阶梯或步道相连,这样使得公园变成立体且有如迷宫式的通道,可以连结到各个楼层的上层空间。
在疫情行动管制开放后不久,许多人陆陆续续回到商场逛街购物,而这些开放式的商场,给关注空间健康的人们有个安心的选择。
延伸阅读: 张集强/巴生河流域文化轴带 张集强/都市的创新力量 张集强/吴锡山的地景建筑实验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