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当我第一次到捷克去,就很心急要去寻找一处叫Vysehrad的墓地。当年资讯不便,我也不过是在一处很简单的描述中,知道这位心仪已久的艺术家葬在那里。我旅伴问我:“他就那么重要?”我说:“他就是我一生审美的启蒙。”
Vysehrad是一处公墓。有点诧异是,它其实就在城里。这是一处人人当作是犹太人的公墓。据说,最初埋在这里的,只是德国占领时一些受害的犹太人,后来因地点方便,好些斯拉夫民族名人也都下葬于此。因此在寻找墓碑名字时,也能见到好多眼熟的诗人、作家、音乐家的名字。
ADVERTISEMENT
我要找的名字是:Alfons Maria Mucha。
这是全名。名字中间是母亲名字。带有母亲名字显示这还是个稍有名望的家族。这艺术家名叫阿尔丰斯,但很少人如此称呼他,多数就称他的姓:穆夏。
对我的审美启蒙
虽然穆夏是我一生的审美启蒙,但直至高中毕业后在一次偶然发现里才知道他的名字,那时恍然大悟,原来我从小就一直在他的美感里长大。穆夏活到1939年,去世后他的美学风格还未完全褪去,尤其在风潮常常迟到的亚洲,直至50年代后期,西洋传来的商品包装、家具设计、布料花纹、出版封面,尤其我们家是珠宝首饰专门户,生活里常常都能看到Art Noveau新艺术风潮的审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花边”,它们在照片的框框上,它们出现在剧院的墙角上,它们甚至出现在报纸那些娱乐新闻的界面上,所谓的“花边新闻”这个词,大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穆夏设计花边,是他很早期的事。他喜欢斯拉夫民族刺绣手艺上的百合花和西洋水仙,很多花边灵感都源自这里。我不喜欢真实的百合,但我喜欢穆夏设计里的各种百合。当时的他大概也只十七八岁,一个少男却有着比少女还要纤柔感性的情怀,且这份情怀直到他后来荣升大叔了,仍维持不变。
不过,这位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审美风气,引领出一番Art Nouveau新艺术浪潮的大师,他早年际遇,却是颇为坎坷的。
这回,我们要讲的,是他的早年。穆夏一生,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早年坎坷期,二是光芒四射期,三是殿堂大师期。
就是不愿意当律师
穆夏1860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的一个斯拉夫民族省份伊万契彩。从名字看出,那也是个有地位的家庭。父亲在律政界,一直希望儿子长大成为出色的律师。但穆夏对此毫无兴趣,只醉心于绘画。家里并不支持,他也不肯妥协,因此17岁念完中学就自作主张,一意孤行,到一些剧团里去当学画布景的学徒,待遇很糟,勉强糊口而已。
但这也正是他大量吸收传统审美的铺垫期。尤其巴洛克的强烈戏剧性,加上洛可可的温柔甜美,对他影响至深。更重要是,他在不同剧团工作,面对不同的需索,很早很早,穆夏就明白社会上群众口味需要多元变化,而在这个多元变化里却又得谨记一个宗旨:那就是“通俗性”。而能不能在茫茫人海中“出位”,就是要在“一般通俗性的欣赏能力里”走出一条“出类拔萃又与众截然不同”的路。
首位贵人:卡尔库恩
原本在剧团间跑单帮日子已经不好过,更糟是一家经济来源最重要的剧团发生火灾,他一下就几乎弹尽粮绝。据说有过天天就靠吃扁豆维持生活的日子。那时才19岁。
幸好那时遇到一位伯爵:卡尔库恩。这位伯爵极欣赏穆夏,邀他作为伯爵豪宅的室内设计;包括亭台造景、楼阁设计、大型壁画和穹顶装饰,甚至设计与这一切配套的餐具。年纪轻轻的穆夏,由公众剧院的口味开始学习,如今又从此撑开了豪门审美另一面,他的审美类别光谱上,又累积了另个层面。
伯爵不仅对穆夏的才华成绩给予赞赏,更出资供他到巴黎著名的朱利安学院学习正规的美术。穆夏的审美来自江湖,来自豪门,现在又回归传统正学,真可谓:要技术有技术,要变化有变化,要心理也有心理,功夫在手,正好为以后大开拳脚好做准备。
可惜命运往往都不是这样玩下去的。
至今仍无法肯定真正的原因,这位伯爵突然就中断一切了。
穆夏一下子就打回原形,空有一身武艺,20出头的年轻人,就游荡在巴黎街头,靠跑跑剧团做点散工,设计一下卷烟纸的广告或者餐厅菜单来混日子。
下一回,我们再来看看穆夏人生如何又来了个大转变。
更多文章: 郭碧容/趣味讲诡——沉浸式Live Podcast《最高品质 静悄悄》 西北孤鸟/形式创造 成就高峰作品──看颜永祺解除《海鸥》排演困境 36年历程做好文化扎根──第六届二十四节令鼓国际鼓节暨全国精英总决赛 吴伟才/今日的超现实主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