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28/10/2024

传统

雕刻

传承

牌匾

技艺

守艺

守艺人

李德才

匠师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报道:本刊 林德成 摄影:本报 林晓慧

68岁的匾依然坚守这门即将消逝的手艺,试图在时代洪流为保留一席之地。他渴望寻得接班人,将牌匾雕刻手艺延续下去,可惜尚未遇到有缘人。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雕刻牌匾是一项细活,从选材、刨平、雕刻、打磨,一刀一凿都会影响一幅牌匾的结果。

在讲究效率与标准的工业时代,传统匠人如同逆流而上的行者,以“慢活”的姿态诠释生活。他们用布满厚茧的双手,将继承的工艺发挥到极致,一刀一凿雕刻时光,把原始材料化作美学作品。

ADVERTISEMENT

每一件作品皆蕴藏着他们代代相传的故事与温度,更寄托着匠人对传统的敬仰。尽管这些技艺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但终究难以与价廉物美的工业商品抗衡。匠人在“”时,很常面临收益困境和技艺失传的风险。

究竟要如何让这些传统手艺融入当代生活?在面临“守艺”与“”的挑战时,这些匠人又怎样去应对和努力?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李德才曾雕刻一幅“难得糊涂”牌匾,不料有人经过错把它看成“鸡得糊涂”,他只能一笑置之。

拐进槟城打石街,发现两旁建筑格调对比鲜明。左侧店屋色彩明亮、设计新颖,充满现代感;右侧是一排狭长老式店屋,墙面斑驳,古朴风貌,却为这条街区营造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第五代牌匾雕刻匠师李德才开设的“德财木器”就位于打石街7号,是一家坚持手工雕刻制作牌匾的老铺。或许你还记得,以前新村老厝门楣上,总会悬挂木质堂号牌匾。看到“西河”,便知是林姓人家,见到“江夏”则为黄姓、“颍川”属于陈姓人家。在制作商号或宗祠匾额时,祖辈更会谨慎挑选书法家或德高望重的名人题字,以示庄重。

牌匾作为独特的华族文化符号,融汇了书法之美、雕刻之术与深厚的历史底蕴。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充满创意字体和新潮设计的塑料招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木质匾额。

尽管如此,68岁的李德才依然坚守这门即将消逝的手艺,试图在时代洪流为传统牌匾保留一席之地。他渴望寻得接班人,将牌匾雕刻手艺延续下去,可惜尚未遇到有缘人。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李德才从未想过转型,他称,自己非常喜欢雕刻牌匾,毕竟在这个领域浸泡已久,不愿放弃这门珍贵的手艺。
跨界学艺,技多不压身

谈及为何对木工如此痴迷,李德才笑言,这大概是祖辈遗传的基因。在中国,他的祖先以建筑庙宇为生,父亲南下谋生后,为迎合市场需求,转而专注家具和木工制作。

李德才7岁跟随父亲学艺,由于就读下午班,他早上得帮忙父亲处理杂务。直至19岁那年步入社会工作,母亲叮嘱他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虽然尽得父亲真传,但还是要一直提升自己。“(她说)你要去跟别人的师傅学一点,因为再不好的师傅,都有一两招是你爸爸可能学不到的东西。”

他听从母亲的建议,决定跨界到建筑行业,凭借勤奋努力,在两年内掌握了建筑业所需的技巧。很快地,他投入到装修行业,积累大量的装修经验。22岁那年,他又跳进另一个新领域——修复古董家具和牌匾。此时他才正式接触到牌匾,钟情至今。

“我爸爸是懂(牌匾)的,不过并不拿手,他最拿手的是做家私,榫卯(结构)之类的。”他想起父亲曾说过公公擅长建庙、雕刻、制匾,便向他询问公公的事迹。

“我听了之后,就自己摸索出来。我去买木板,刻给爸爸看,看看是不是这样。那时没有真正的雕刻刀,就拿学生用的、一套6支的雕刻刀。”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李德才掏出一新一旧的牌匾托说,以前的师傅为了把牌匾托固定在门楣上,会直接把长铁钉钉进牌匾托(右边),破坏了表面的美感。他改变传统做法,利用挂钩将牌匾托固定在门楣上,保留完整的雕刻造型。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如果牌匾需要额外造型,李德才直接拿出这些事前准备好的模具,然后把造型画在木板上。

修复难度高,费用昂贵

过去前人在制匾时很常忽略防蛀处理,导致有些牌匾被白蚁蛀蚀,变得面目全非。虽然李德才的修复技艺精湛,但并非所有牌匾都能抢救,且修复过程既费时又昂贵。如果严重损坏,他会建议顾客另制新匾。

在修复过程中,木粉是关键材料之一。他转身抓了一包褐色的粉末,指着它说,如果是浅浅的裂痕或洞口,只需添加木粉和白胶水即可。等到完全干透后,再用雕刻刀修饰瑕疵和喷漆。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很考验技艺的精准度和耐心。

他坦言,很多人低估了修复的难度,也不愿支付高额费用。“他们会认为修补罢了喔!其实,修复比做一个新的更难。”通常愿意找他修复牌匾的顾客,是因为觉得匾额承载的纪念价值大过金钱的意义。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用来修复老旧牌匾的“木粉”。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这些都是李德才保存的雕刻刀具,各种尺寸、造型皆有,琳琅满目。

制作一块牌匾,每个细节不能马虎

制作一块牌匾,从挑木到成品李德才亲力亲为。他坚持亲自挑选合适的原木,再亲手刨平、刨直和打磨,以达到他心目中的标准。

他会选用白蜡木来制作牌匾,因为硬度适中,适合雕刻。“我是跟霹雳或双溪大年的木坊买,价格不便宜,不过你买整个树桐会比较便宜。如果你买一块一块(板),价格就贵很多。”之后,他会请对方按照尺寸需求切割成木板。“不过表面是粗糙不平的,我要自己刨。”

木材运抵店铺后,他会持续喷洒防白蚁或蛀木虫的药,必须完全确保没有任何蛀虫危害。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想当然耳,牌匾师傅应该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他反而自嘲,“我书法很烂的。”上学期间,老师鲜少指点毛笔字要如何写得好,只能靠自己勤练。

为了避免贻笑大方,他每天晚上都在报纸上反复练习,但进度缓慢。后来他决定另辟途径,购买书法参考书,然后用马克笔临摹字体的外框(outline),慢慢摸索出写书法的要领。

从事这一行,最大的竞争者无疑是广告公司,无论是效率和速度都比传统雕刻来得快。如今,许多业者更倾向采用电子屏幕、充满艺术字体的塑料牌匾,以突出视觉效果。传统木质牌匾被视为不合时宜,难以彰显年轻业者的个性和创意。

“我们跟他们(业者)是竞争不了,但我们做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牌匾。”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李德才鲜少制作“阳雕”牌匾,这是其中一个。阳雕是指在雕刻过程中,只凸出文字,要雕走90%的木板面积。(图:取自槟城牌匾Penang Traditional Panel Art脸书专页)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虽然“明里善社”4个字充满飞白,但也难不倒李德才。(图:取自槟城牌匾Penang Traditional Panel Art脸书专页)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这是李德才花了七十多天才完成的纯手工雕刻“精匾”。“精匾”颇考功夫又耗时,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图:取自槟城牌匾Penang Traditional Panel Art脸书专页)

雕刻飞白字体,挑战极限

10年前,他曾接过一单堪称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的任务。当时,吉打南部德教会希望将扶鸾者书写的“明里善社”4字制成一幅长达5呎的木牌匾。

然而,扶鸾者书写的字体大多是潇洒的草书,并非工整的楷书。“真的很美!而且有很多飞白(即笔画中留有拖丝或留白)。”这也是最考验雕刻匠人的难题。

“那个飞白我是刻不到100%。”对方接着问,最高多少巴仙?李德才斟酌后答九成左右。对方思考了一下便说没问题。

一般上,李德才雕刻一幅2呎x3呎的牌匾需要14天。但这个单子太紧迫,只有6天时间完成。为了按时交付,他必须日夜赶工才行。

“那时我跟一个助手做到半死,这边店又很暗,又是老电线,因为不敢装太多电线。老电线装太多,我就怕会超过负荷。所以每天回的时候,我是关掉那个总电闸,然后靠手机的灯光这样安(金)罢了。”

当顾客看到成品后,觉得十分满意,并说没有找错人。他才松了一口气。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要如何分辨机械和人工雕刻?李德才说,机械雕刻的字形肯定是顺滑无比,会有固定的字体路线;手工雕刻的字体,内凹会呈现较为粗糙的表面。
【守艺人间/01】牌匾守艺人,一凿一雕守住老技艺
走进店铺内部,周围囤积了大批木材,仅剩一条狭窄的走道,根本没有多余的挪动空间。

接班人难寻,匠心难续

2020年,李德才获得乔治市世界遗产机构奖的大师技艺终身成就瑰宝奖,肯定了他在传统雕刻领域的贡献。

当问及为何没想过转型,他非常率直地回答,自己非常喜欢雕刻牌匾。“如果我不做牌匾、不修复家私,我会觉得很可惜。所以我一直坚持下来。”

“手工雕刻牌匾还是有发展空间。可能我不善于交际,所以没有这个(拓展)机会。不过,年轻人人面广,人缘好,又懂得交际,自然会有发展的空间。首先,懂得纯手工的人越来越少。雕得好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两个月前,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想跟他学艺。李德才自然欣喜,便问能不能每天来学习?她却回答每周只能来3天,还提出要领取工资的要求。这让李德才哭笑不得。

“我就笑笑跟她讲,那么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我也这样要求,你觉得如何?”她就沉默了。

李德才解释,在教导过程中,他需要牺牲材料、时间、精力去指导学徒的雕工,间中可能又会拖延交付顾客牌匾的时间,这样一来,这些时间成本、租金,又谁来买单呢?女孩最终提出以每个月200令吉的费用学习,他听后,只能苦笑摇头婉拒。

面对传承困境,他心里有很大感慨,担心这门技艺终有一天会被岁月埋没。

“找不找得到传承人,已经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相关报道:
【守艺人间/02】三轮车最后的守护者,坚守工匠精神到最后一刻
【守艺人间/03】老家具新生命,传统藤艺风华再现

延伸阅读:
传统戏曲【一】戏说大戏:传承戏曲,让戏演下去
传统戏曲【二】变与不变:传统戏曲,转型重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