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7日讯)在面对水灾时,许多人因恐慌而犯下一些常见失误,这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可能影响救援工作,及时和理智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马来西亚国际搜救组织(MISAR)主席兼创始人K.巴拉苏巴拉马廉说,人们在水灾期间常犯的三大误区,包括拖延撤离、误向警方以外的机构查询灾情,以及浪费时间收拾包袱,以致错过疏散的最佳时机。
ADVERTISEMENT
他接受马新社专访时指出,当豪雨倾盆而下导致排水沟涨满时,人们就应立即自行撤离,而非等到最后一刻,可前往食肆暂待,直到确认情况安全才返回家园。
“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拖延。在紧急情况下,时间是你最大的敌人,因为你需要迅速撤离。越早离开,你就会越安全。”
他以莎阿南的斯里慕达花园(太子园)的水灾为例,当水位升至一英尺时,一些居民仍不愿疏散,而是到一楼“逃生”,随着水位不断上升,最终受困在断粮断电的屋内等待救援。
“当水位上升时,电供将会中断,即使在一楼也无法使用电器,洪水淹至楼梯,老鼠、蟑螂等等害虫也会逃到一楼。
“在此时,若从屋顶撤离变得困难,因为通常居民在屋顶设下围篱防止小偷入屋。因此,提前规划非常重要。”
K.巴拉苏巴拉马廉提到,警方掌握灾情的第一手消息,惟灾民通常误向别的机构查询,例如消拯救局、民防部队和国家天灾管理机构(NADMA)。
他指出,警察拥有广泛的网络,在必要时进行封路,并在视察灾区后即场发出早期疏散警报。
事先备好逃生包
他也说,另一个常见误区就是浪费时间收拾包袱,因此,他建议人们备好“逃生包”,里头存有现金、手机、充电线、充电宝、信用卡、药物和指南针。
“人们平时可把重要的文件,例如报生纸、护照等等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并收存在橱柜。万一发生水灾,即使橱柜进水,文件仍受到保护。”
相关新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仰光29日综合电)3月29日上午7时许,中国东航MU9003航班搭载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及5吨医疗用品、帐篷、毛毯等物资,顺利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成为中国民航首班抵达缅甸的国际救援航班。
据中新网引述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32分,缅甸连续发生7.9级、6.4级地震,造成缅甸实皆省、曼德勒省和掸邦等多地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灾情发生后,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会同云南省应急管理厅、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东航云南公司等单位连夜调集物资、组派救援医疗队紧急驰援缅甸。
29日6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共112台套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赴缅航。班抵达缅甸仰光后,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随即赶赴救援现场开展工作。
据悉,中国外交部官网29日凌晨1时35分发出“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
中国外交部表示,缅甸是中国友好邻邦,高度关注缅甸地震灾情,表示诚挚慰问,“我们希望并相信,缅甸政府和人民将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中国外交部指出,地震发生后,中国驻缅甸使领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发布领事提醒,全面了解核实当地中国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情况,目前尚未收到中国公民死亡的报告。
中国外交部强调,对于缅甸人民遭受的地震灾害感同身受,愿意根据缅甸需要,向灾区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和支持,帮助缅甸人民抗震救灾、度过难关。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