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會員文

發佈: 5:01pm 28/09/2024

貓山王

星期天頭條

卡拜

泰源

黑剌

貓山王

星期天頭條

卡拜

泰源

黑剌

榴槤傳奇(二)| 榴槤比賽膺“王中王” 黑刺前身是泰國品種

40多年前,一位榴槤園主吃了一個泰國品種榴槤後驚為天人,順手把種籽種在自己的榴槤園,這個無心插柳替檳城榴槤史埋下輝煌一筆,因為這個品種後來成為全國最貴的榴槤之一,也就是檳城人引以為豪的黑刺。

Fz100455668899 A31327893
黑剌名字由來,是因榴槤屁股有一條黑剌而得名,但大部份黑刺在跌下後會折斷,很少會保存。(謝梅虹攝)

報道:謝梅虹

ADVERTISEMENT

40多年前,一位榴槤園主吃了一個泰國品種榴槤後驚為天人,順手把種籽種在自己的榴槤園,這個無心插柳替檳城榴槤史埋下輝煌一筆,因為這個品種後來成為全國最貴的榴槤之一,也就是檳城人引以為豪的黑刺。

2013年,在檳州農業局舉辦的榴槤比賽中一鳴驚人,擊敗其他檳城名種榴槤,奪得“榴槤王”銜頭。隔年再次參賽,又贏得“榴槤王中王”,自此擦亮招牌,售價比還要高。

廖石乾是“黑剌之父”

華都村榴槤園主廖石乾(64歲)就是這個讓黑刺榴槤“登峰造極”的人,所以有“黑剌之父”稱號。

Fz100455668899 A31327889
廖石乾在2013年及2014年帶著黑剌參加檳州農業局舉辦的榴槤比賽,先奪得“榴槤王”,隔年再冠“榴槤王中王”銜頭,從此打響黑剌名堂。(謝梅虹攝)

他說,黑剌母樹40多年前種在威南華都村外,當時父親的朋友吃到一個泰國品種榴槤,覺得肉質很好,就把種子種在自己的榴槤園,可能經過本地榴槤花粉結合,加上土壤適合,多年後母樹結出來的果實,比原本的味道更好。

4樹苗40年前送2人

廖石乾說,40年前,母樹的園主接枝4棵樹苗,送給2位榴槤園主。非常巧合的是,兩位園主的名字都叫“吉龍”。

其中2棵屬於“第二代黑剌”的樹苗,種在華都五公司山蕭吉龍的榴槤園;另2棵種在他的股東人黃吉龍的榴槤園。

廖石乾說,黑刺母樹不久就枯死,3棵第二代黑刺也先後被風吹倒及枯死,只剩下蕭吉龍那一棵,至今依然存活在五公司山上。

Fz100455668899 A31327891
廖石乾(左一)栽種的黑剌在2014年奪得“榴槤王中王”的獎盃,前排右一為當年掌管檳州農業事務的劉子健行政議員。(謝梅虹攝)
因誤會取名黑刺

“當年,這榴槤品種受到關注後,大家追溯來源,園主以為它來自華都五公司‘五百廊’一棵也是取名‘黑剌’的榴槤樹,因為這棵樹掉下來的榴槤果常被黑螞蟻包圍,因此樹名取名‘黑刺’,我們過後發現是誤會。”

他們後來發現榴槤掉下來時,屁股帶有一條像黑剌的尾巴,其實是榴槤枯萎的花蕊,但其他品種榴槤少有這特徵,就決定取名黑剌。

“有一名園主建議把黑剌改為紅鷹,但我們決定保留黑剌的原名。”

30年前已看好前景

廖石乾30年前就看好黑剌的前景,並讓股東在其威南雙溪堡(Sg. Baong)榴槤園翻種黑剌。

“黑剌只種在我的榴槤園沒有外傳,直到12年前,黑剌有固定產量後,我才拿去參賽,打出了名堂,其他榴槤園主紛紛來接枝,黑剌才開枝散葉。”

他欣慰黑剌不只傳遍全馬,如今東盟其他國家甚至中國,也開始栽種黑剌。

Durian01

目前向農業發展局(MARDI)註冊和獲認證的榴槤品種,D1-D200有134種,以下部分榴槤品種:

D13金包外表酷似貓山王,果肉深黃帶橙,纖維少,甜度高。
D18夕陽紅傳說黃昏才跌果,溼包,偏甜。
D24蘇丹王果肉密集,甜中帶焦糖味和輕微苦味。
D24(XO)高齡D24,奶油感,帶甘及酒香。
D28奶油包奶油味重,肉香滑。
D88小甜甜味道偏淡,有豆腐香。
D101紅肉(Durian Mas)果肉橙紅色, 香滑,味道較清淡。
D123青尼泰語“chanee”音譯。中間胖,兩頭平,果肉金黃色。
D145青皮榴槤外殼薄荷青,肉厚黃色、順滑濃郁,苦味回甘。
D160竹腳皮厚難開,帶奶油和可可味,帶微苦。
D163葫蘆外形像葫蘆,香甜順滑,綿密黏喉,微帶朱古力。
D168俗稱101,常和D101(紅肉)混餚,或讀成IOI,體型較小,黃肉乾包,味道偏甜。
D175紅蝦果肉偏紅,細緻柔軟,稍為黏口, 奶油味重。
D198金鳳體型小,果肉黃白色, 甜中微澀,帶酒香,氣味強烈。
D212俗稱S17,白皙嫩滑,甘中帶苦,果肉豐腴。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5:02pm 26/04/2025
【独家】挖矿无事,偷电有罪(六)| 风险与机遇并存 买挖矿设备太容易
傅协祥(前排右五)与一众苦主,拉起印有“正义何在”字眼的横幅以示抗议。(黄玲玲摄)

面对比特币价格一度冲破10万美元,诱惑不少人跃跃欲试,这是一种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玩意儿。

要在马来西亚获取挖矿所需的硬件设备并不难,因为不论线上和线下都能买到,目前市面上还推出低功耗的矿机,耗电量比家用冰箱和空调还要低,大大降低了挖矿的门槛,但也加大了执法的难度。

各大电商平台如Lazada、Shopee、Mudah.my及社交平台Facebook Marketplace,都有人在贩卖全新或二手矿机,还有一些个人卖家在脸书等社媒设售卖挖矿机专页。

追求更高效率或特定型号的买家,可以直接通过Bitmain(蚂蚁矿机)、WhatsMiner、iBeLink等国际知名矿机制造商的官方网站订购,安排国际直邮或委托本地代理商代为采购。

线下渠道也不少,在吉隆坡、槟城、柔佛等主要城市的实体IT设备商或特定代理商处,都可以找到挖矿设备。

阿瓦隆 蚂蚁矿机 较受欢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矿机设备制造商从业人员向专案小组透露,在东南亚市场,比较受欢迎的矿机型号是阿瓦隆(Avalon Miner)和蚂蚁矿机(Ant MIner)。

“它们的价格区别很大,从旧型号的100美元(约447令吉)左右到新型号的3000美元(约1万3432令吉)以上都有。”

他指出,为了满足一些想要在家挖矿的散户的需求,市面上推出一些低功耗的矿机,譬如Avalon Q矿机,其功耗仅为1674瓦,比家庭常用的冰箱和空调还要低。

他指出,这类矿机大大降低了挖矿的门槛,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参与进来。

另外他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散户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一种有保存价值的方法,比特币挖矿的需求量也增加了。

“他们相信比特币就像黄金一样,是一种可靠的价值储存工具,也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有效方式。”

挖矿不违法 偷电万万不行

从法律层面来看,在大马进行加密货币挖矿活动本身并不违法,但必须确保能源使用的合法性。

国能明确规定,任何需要高功耗运行矿机的场所,必须申请商业用电性质的电表,并按照商业电价标准支付电费。

对于散户来说,家用电费虽相对低廉,只是在家置一台挖矿机可能不会有问题,但超过3台,可能会因为用电量增加引来国能公司职员上门调查,一个不慎用电量超出家庭电力负荷会导致跳电、烧熔电线、甚至发生火灾。

此外,矿机在高速运算时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必须配备充足且高效的散热系统,如强力风扇或空调,以保证设备稳定运行,这无疑会增加电力消耗,让家庭用户觉得在住宅区挖矿变得极不现实。

想要挖矿致富的话,就需要用多台挖矿机长时间运行,所以只能选择商业或工业单位,因为住家的电力系统无法承载多台机器同时运行的高功耗。

挖矿可以合法进行,但偷电就万万不行。任何形式的盗窃电力或私自接驳电源用于挖矿,均被视为刑事犯罪,一旦被查实,不仅挖矿设备会被没收,相关责任人将面临逮捕和起诉的严重后果。

傅协祥:向国能举报反被诉
业主须正确“自救” 

许多业主在发现出租屋被不法分子用作比特币“矿场”并偷电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报警或向国家能源公司(TNB)举报,却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甚至成为“代罪羔羊”,面临高达百万令吉的巨额电费索赔和破产危机!

“恶霸律师”傅协祥接受《星期天头条》专访时揭露,在现有法律机制下,业主主动举报可能弄巧成拙,加速TNB的起诉流程,让自己陷入被动。

傅协祥召集一众苦主,逐一为他们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黄玲玲摄)

他强调,业主必须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才能避免沦为非法挖矿活动的牺牲品。

他说,尽管TNB作为服务提供商理应保护身为用户的业主,惟现实中并非如此,反之有大批业主被该公司提控上庭,借此追讨金额庞大的电费。

“根据过往案例,不法分子会以虚假身分与业主签下租凭合约,因此当盗电挖矿案件被揭发后,TNB找不到租户,便转向业主追讨损失。”

他进一步指出,在正常情况下,业主发现出租屋被改造成“矿场”后,向TNB举报是正确的做法。

“但问题在于,一旦TNB派人上门拍照取证并带走矿机,这些证据反而成为TNB起诉业主的铁证。”

业主胜诉几率渺茫

他说,TNB通常会援引1990年电流供应法令第37及第38条文,入禀法庭向业主提出民事诉讼,在被告对象明确且物证俱全的情况下,业主胜诉的几率十分渺茫,可说是趋近于零。

他补充,在盗电进行比特币挖矿的电费诉讼中,只有那些身分被不法集团盗用来注册TNB户头的被告,因为对盗电一事毫不知情,才有可能勉强脱身。

“而无论是否有机会脱罪,这些被控的事主至少需经历3至5年的诉讼,并且面对极大的败诉风险。”

求情信应是败诉后最后手段

傅协祥坦言,目前我国的法律机制对付盗电挖矿活动存在漏洞,从当局掌握证据到最终判决,整个过程对房产业主极为不利。

“许多人被TNB提控上庭时,会向TNB提呈求情信希望豁免被控,殊不知信函中的一句话或一张照片,都可能被用作为物证,形同将锐利的武器交给敌人。”

他指出,正确的做法是,求情信应该是败诉后,作为争取减少赔偿金额的最后手段。

若缺庭判决未审先输

“此外,民众切勿轻视任何法庭来函,尤其是身分被盗用者,若缺席审案将会让对方取得‘缺庭判决’(Judgement In Default),让官司未审先输。”

他透露,若业主败诉又上诉失败,意味着需背负难以偿清的钜额欠款。

“若业主无法还清欠款,将会以破产告终,当事人的银行户头将被冻结,亦无法出国直至债款还清,甚至会因留下破产记录,找工作也难。”

掌握机主身分 可分担法律责任

傅协祥表示,若业主掌握租户的身分文件,被TNB提控时,让对方也成为其中一名被告,分担法律责任。

“在现行法律下,业者闯入已出租的产业,租户可向警方报案,但如果是盗电挖矿,矿机持有者向警方投报,业者就可以趁机掌握机主的身分。”

他补充,虽然业者发现产业成为矿场后自行处理会面对一定的法律风险,但至少可以确保被TNB提控时,不会成为唯一被追讨电费的对象。

倾向提控店屋住宅业主
国能严打偷电惹议

国能在对抗偷电挖矿方面不仅和非法集团斗法,对付产业单位涉及偷电的业主也不手软,在打击偷电方面取得效果之余,也引发舆论。

近期侦破的盗电案件数量显著上升,国能归功于采用的策略奏效,例如他们投资了先进监控技术,包括智能电表、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控和窜改检测等,显著加强国能快速发现用电异常的能力。

国能公关组在回应星期天头条的问题时表示,这不仅体现各部门合作的成效,也彰显了国能在先进监控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努力之后所带来的成果。

然而国能公司在打击盗电挖矿的课题上,倾向于提控店屋或住宅的业主这一问题上,国能没有提供正面答案,仅强调,国能与能源委员会、皇家警察、反贪污委员会及地方议会等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协力应对盗电挖矿的课题。

建议业主出租须“转换租户”

国能公关强烈建议业主在出租房屋时务必办理“转换租户”(COT)手续,这一关键步骤能够确保电费账单由实际用电的租户负责,从而有效降低电力被滥用或进行未授权活动的风险。

“一个正确注册的账户,是保障电力使用透明度和明确责任归属的重要环节。”

国能表示,稳定的电力供应是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基石,但日益猖獗的盗电行为,尤其是用于非法加密货币“挖矿”的偷电活动,正严重威胁着国家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给电网带来巨大压力,增加了安全隐患,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鼓励民众当“哨兵”

国能表示将持续加强执法力度,并呼吁民众积极成为维护国家电网安全的“哨兵”,通过及时举报可疑的用电活动,为打击偷电行为贡献力量。

民众若发现有人偷电,可以通过脸书TNB CareLine(24小时服务)、电子邮件:tnbcareline@tnb.com.my\热线电话:1300-88-5454进行举报。

 

相关文章:

挖矿无事,偷电有罪(四)| 24小时运行耗电量惊人 偷电挖矿“省钱”淘金

挖矿无事,偷电有罪(五)| 为它冒险 为它犯罪 挖1枚比特币 35万入袋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