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是星巴克在本地面对的问题,其总部在美国市场也是有同样的困扰。自从中国涌现各种连锁咖啡品牌后,整个咖啡产业可能会面对一个逐渐分化的市场。
ADVERTISEMENT
成功食品(Berjaya Food)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财报(因该公司6月才结算财政,所以也是其2025财政年第二季),营业额为1.23亿令吉,税后净亏损为3,533万令吉(同比为1,903万令吉的税后净利润)。 看财报简介,管理层认为其主力品牌星巴克遭受长期杯葛活动影响,拖累了整体公司业绩表现。
前年年末,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讲解杯葛行动会产生的经济后果。那时引用了日本汽车牌子经历中国内部的各种政治炒作后,其销量确实有大幅下滑,但很快又成为中国民众的心头好,主要原因是当时没有公司能够填补日本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供应空缺。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直接替代品。
如果有直接替代品,那么自然就会发生消费者大迁徙现象,被杯葛的对象之后就极难生存。当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今非昔比,别说是日本汽车,当地电动汽车品牌的竞争就已经异常强烈。
回到成功食品业绩。如果要复苏,主要有两个策略,分别是靠星巴克修复其品牌形象,以及打造别的品牌来成为新的业绩主力军。这两个策略可以并行,但后者较为困难,因为建立新品牌所需的资金相当庞大,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见成效;反观,前者可以先砍各种开销,来做一个 “瘦身式” 复苏。
那么,星巴克能否在本地重振旗鼓呢?
先说结论,难度颇高。准确来说,反亏为盈是有可能,但要回到昔日的风光景象,是不怎么可能了。
就在瑞幸咖啡宣布进军本地市场后,社交媒体就流传一张图片,里面列举许多连锁咖啡品牌的价格,星巴克价格位居前列。当然,这价格表并非一成不变,而且我也相信若星巴克的促销活动更卖力,或者价格战更不惜成本,必然能够吸引客户回流。
连锁咖啡品牌 | 价格(RM) |
ARABICA | 14.80 |
SAN FRANCISCO | 10.50 |
STARBUCKS | 9.50 |
HWC | 9.50 |
RICHIAMO | 8.90 |
LUCKIN | 9.00 |
COFFEE BEAN | 8.96 |
GIGI | 7.00 |
ZUS | 6.90 |
(2025年热美式价格)
说到底,商业世界是很简单的,消费者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偏好,而争取消费者青睐就是企业的任务。你可以靠市场营销来炒作各种概念或者直接搞价格战,只要你能够让消费者从钱包掏出钱,就是你有本事。纵使人们对某个品牌再怎么情有独钟,只要它的对手能够在价格上不断压制,消费者终将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
既然如此,是不是说星巴克搞价格战就能够转亏为盈呢?需要看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纽约30日讯)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Starbucks)公布2025年第二季业绩不及预期,这一财报结果令市场失望,投资者担忧其盈利能力及复苏速度。
财报显示,星巴克第二季同店销售下滑1%,分析师预期下降0.59%;其中北美同店销售下滑1%,不及分析师预期的下降0.44%,但国际同店销售增长2%,优于预期的下降0.71%,中国同店销售持平,也胜于预期的下降2.27%。
该公司第二季净营收88亿美元,略逊于析师预期的88.3亿美元。
星巴克新任首席执行员尼科尔坦言,尽管在业务复苏进程中显现积极信号,但最新季度的财务表现仍低于预期,给新管理层带来严峻考验。
业绩承压背后,是多重挑战的交织影响。去年以来,星巴克遭遇部分消费者抵制,叠加产品涨价、门店排队时长增加等问题,导致客群流失。与此同时,美国本土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情绪持续蔓延。
自去年9月执掌帅印后,尼科尔团队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塑门店动线以营造更温馨的消费场景,通过增聘员工、优化订单算法等举措提升服务效率。
在财报电话会上,尼科尔直言:“若不直面次季财务数据不及预期的残酷现实,便是失职。但幕后改革已显现诸多积极进展。”
为应对外部风险,星巴克正多管齐下:通过拓展咖啡豆采购渠道、优化物流体系降低关税影响,同时增加战略库存储备以缓冲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波动。这些举措折射出管理层在逆境中谋求突围的决心。
保证至9月前不涨价
尼科尔向客户保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约9月末),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会上涨,保持当前的价格水平不变。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