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社区学校

发布: 2:44pm 14/03/2025

怡保培南独中

独中现在未来

怡保培南独中

独中现在未来

独中现在未来 |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报道:林綵潔
摄影:丁祖兴(部分图片由校方提供)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培南独中从私墪不断发展成为如今欣欣向荣的面貌,惟不会就此止步,而是将突破重围,再攀高峰。

实施多轨制教育,爱护与传承华文教育同时,也朝向国际化,为确保能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中永续发展,未来的大目标是申获国际学校认证,提高独中竞争能力,让学生迈向世界。

培南独中拥有40多年的多轨制教学经验,主要课程除了统考课程(UEC),也备有剑桥国际普通教育课程(IGCSE),并且设有附加课程,即大马教育文凭(SPM)和剑桥国际高级教育课程(A-level)。

ADVERTISEMENT

培南独中董事长拿督斯里林国璋说,培南独中在1979年引进剑桥课程,同时提供统考课程,进入“两条腿走路”的学制,当年开办剑桥课程十分艰辛,但该校的目标清晰,坚信这是未来的大方向,坚持走至今日。

他接受星洲日报《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虽然该校开办剑桥课程,但并没有放弃母语教育,该校校园风气仍传扬着儒家思想,校内以华语交流,学校文告和周会等使用华文。

他说,正视目前的局势,独中必须寻策突破瓶颈,独中必须爱护母语教育,但也要正视、接受和应对全球大环境和经济上的大趋势。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林国璋认为独中必须正视、接受和应对全球大环境和经济上的大趋势。

国际学校如雨后春笋设立,各类型的学校都面对学生来源的竞争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开拓国际学生路线是保障永续发展的关键和大方向。

培南独中校长林柔清说,培南独中去年的国际学生有58人,今年增至68人;本地学生方面,初一新生去年有208人,今年也增至257人,另外还有50名插班生,共307名新生,而且数目仍在增加中。

她说,该校目前的国际生以中国学生居多,其次是泰国、香港、越南、韩国、美国,该校最高峰时期有多达14个国家的国际生,高峰期国际生占了10多巴仙。

她说,以往该校也有许多泰国和印尼的学生,但随着泰、印两国政府开放鼓励人民学习中文,当地的国际学校林立,很多人选择在国内修读,到培南就读的泰、印学生也随之削减。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林国璋(左二)与董事成员和校长接受本报高级记者林綵洁(左一)访问时,分享培南独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右一起为董事监学黄印兴、校长林柔清和董事总务陈德杰。

林国璋说,多数国际学生选择修读剑桥班,而且中国生有增加的趋势,培南吸引他们报读的优势是因为该校办国际课程的历史悠久,比国际学校更具经验,基础更稳健和完善。

“马来西亚的风俗、语言相通、饮食,他们比较容易适应,他们很多是计划往后到海外留学,选择先报读我们的剑桥班、A-Level,这样他们可以先在大马修读部分学科,然后才到海外继续大学课程,而且在大马读书的费用比新加坡低,这里是他们一个很好的过渡平台。”

培南独中董事总务陈德杰说,该校国际学生不断增加归功于学校的好口碑,他们的家长会向朋友转介,口碑就是最好的宣传。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培南独中大礼堂宽敞舒适,也已安置并应用太阳能供电,响应环境绿化和省电。

陈德杰说,现在该校最大的目标是争取国际学校执照的批准,该校目前必须租借其他国际学校的考场供剑桥生考试,学生得支付高昂的考试费。

他说,该校从2017年就申请国际学校执照,但面对最大的障碍是条约的规定,他们必须先拥有齐全的新校园区,包含完善的课室、办公楼、宿舍等,才能受到考虑批出执照。

“我们确实还有一幅2英亩的空地可用来建新校园,但在还没有正式获批出执照前,没有理由我们就贸然建校园,毕竟涉及的资金庞大,这是现在最大的障碍,我们也会继续寻求教育部长的协助,尽量争取先批后建。”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培南独中校园环境宽旷,软硬体设备齐全、完善,是国内外学子求学的好选择。

林国璋说,由于该校提供剑桥和统考两个不同的课程,所以必须聘请专门负责各别课程的教职员,师资需求较高,所需经费也高。

“我们除了给教职员的子女学费全免,如果其他华小的老师送他们的孩子来这里读,我们也是给免学费,人数多的时候免学费生可以占了10%,这些都是我们学校必须承担的成本。”

“我们是非盈利学校,每一分钱都须用在学校上,比起盈利性质的国际学校,我们承担更大的经费压力。聘请老师方面,我们也面对国际学校的竞争,他们有能力给更高的薪酬,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开源,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争取国际学校执照。”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培南独中实施多轨制教育,爱护与传承华文教育同时,也朝向国际化。

林国璋说,除了课程完善,培南独中在硬体设备方面也颇为出色,校园有充足的灯光照明,完善的围篱和闭路电视系统,宿舍也安装了扫脸点名,保障校园安全。

他表示,该校响应绿色学校节源的举措,去年已为大礼堂安装太阳能电板,未来也有计划为新宿舍大楼和课室装上太阳能电板,以达到绿化环境和省电的成效。

他说,该校新落成的新宿舍大楼可应付未来至少10年的需求,而且新宿舍的设备完善,媲美4星级酒店,内有健身室、音乐室、游戏厅、休息室、会议室、休闲设备等,美中不足的是欠缺了游泳池。

他指出,该校有计划未来增设一个至少有半个奥林比克规格的游泳池,惟游泳池计划需要从长计议,因为学校必须严密把关卫生和安全性。

他透露,目前该校宿舍有一个小讲堂,而该校已鉴定了合适的地方增设一个大讲堂,进一步完善化该校的设施。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6层楼高的李氏基金教学楼,宏伟壮观,提供学生舒适的学习环境。

林国璋说,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朝向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培南独中首要任务是投资在网络提升上,尤其希望能设置并应用统一系统,通过此系统执行校务管理和行政工作,达到方便、高效率和系统化管理的成效。

他说,该校的高中课室已经备有智能教学板,接下来将陆续在所有课室安装,有了硬体设备,软体也必须跟上,因此必须重点培训教师应用科技设备的技能。

“人工智能的时代,学生回家可以用ChatGPT做作业,传统方式给很多作业学生做已经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了,所以教学需要改变。”

“教学应该更注重课堂上的交流,老师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多发问,师生间交流,加上课堂上随机给作业,让教学与学习更灵活,我们的学生保持华文教育的底蕴同时,也符合时代需求且具有竞争力。”

【培南独中简史】

培南独中的缘起,追溯到1917年霹雳福建公会设立的私墪,随后于1925年以“培植南洋人才”为宗旨,正式创立培南学校。

1954年,培南学校董事会因觉得华文中学有限,难以容纳众多的学子,因此认为添办中学是迫切的要务,经过董教双方合作之下,培南中学于1955年初开学。

1962年,培南接受改制,成为全津贴国民型中学。1963年霹雳福建公会决定另组董事会成立培南独中,开设下午班,由董事会负责经费,培南独中就此诞生。

1973年,培南独中获丹斯里李莱生捐献8英亩胶园地供建校用途。同年,由胡万铎领导的“霹雳独中复兴运动”吹响了号角,不仅成功拯救霹雳州的9所独中,更刺激和巩固了全国独中的未来发展。

培南独中于1975年4月迁至目前的孟加兰新校舍,继续向前迈进。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林国璋综合大厦新宿舍于2019年落成,现有计划装置太阳能电板。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新宿舍的设备齐全,包含供学生使用的健身房。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培南独中舞蹈团比表现卓越,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去年在第32届全国华人舞蹈节暨第22届全国华校校际舞蹈观摩赛中夺得金奖和银奖。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华乐团赛绩出色,去年的和韵国际音乐杯荣获多个金奖和银奖。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培南独中着重培养文武双全的学生,除了学术表现良好之外,体育表现也颇为出众。
【独中现在未来】| 培南多轨制与时并进 秉持中华精神朝向国际
宿舍设有游戏厅,供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玩乐,纾解学习压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2:58pm 28/03/2025
【独中现在未来】坚强屹立迎新时代教育 华联独中软硬体齐全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位于太平湖畔的华联独中,拥有完善的软硬体设备,学习环境也良好。

作为北霹雳区唯一的华文独立中学,太平华联独中虽然历经风雨,但仍然坚强屹立,并贯彻始终,以优质的教学培育学生成人成材。

该校也随时代的变迁,把学校办学的教学核心,提倡人文素养与时代接轨,让学生更早接触到人工智能并掌握软技能,以便在毕业后能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当华联独中的综合教学楼在去年竣工后,象征着该校的软硬体设备趋向完备,以迎向新时代的教育。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左六)在义卖会上,移交模型支票予工委会主席林胜利(右五),右六起是林克坚及郑国霖,左五为王星元。
当年三校合并成华联公学

约112年前,南来太平谋生的先辈本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在太平开办了一所私立学校,让子女们有机会接受教育,这所学校被命名为修齐学校。

修齐学校当时只是一所私塾,这所学校在1937年与振华学校(1921年)及励群女子学校(1926年)合并,成为华联公学。

在热心教育者的努力耕耘下,华联公校最终发展成为6所学校,包括华联一、二、三校、华联幼儿园、华联华中及华联独中。

华联独中于1962年在《1961年教育法令》下拒绝改制而成为独中。华联独中原本位于汤申路(目前的华联一校),过后于1973年迁回现有的神庙街直至今日。

光阴荏苒,华联独中在转为私立中学后,在自强不息下,这所独中已发展成为软硬体设备都俱全的学校,并不断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的学术及课外活动成绩。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华联独中的华乐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林克坚:华联独中目前的各项设备已非常完备。

林克坚:综合教学楼落成拥10课室

太平华联独中董事长拿督斯里林克坚接受《大霹雳》社区报访问时说,当该校的综合教学楼在全面投入使用后,华联独中目前的各项设备可说已非常完备,接下来需要关注的是软体设备、师资素质,以及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成绩。

他说,新落成的综合教学楼拥有10间课室、一间可容纳300人的讲堂、宽阔的食堂及两个有盖篮球场。

“配合马中建交50周年,中国驻槟城总领带馆也捐赠了6套先进的智能教学设备,以改善及提升教学条件,剩余的4间课室仍在等待热心人士赞助。”

林克坚说,该校今年有120名新生,全校学生有580人,软硬体设备足够所有学生使用。

他指出,在课程方面,该校遵循独中教育的历史背景为主,即主轴是统考,也鼓励学生同时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以便将来踏入社会时有更广的出路,以及可以面对更多的挑战。

“本校也顺应家长及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剑桥国际课程(IGCSE),通过优质的课程,采用多元学习及多元的发展,让学生拥有更多升学与职业的选择。”

他表示,由于近年来天气炎热,学校计划在每间课室安装空调设备,以便让学生能更专注的上课。

为毕业生开拓更宽广出路

“接下来华联独中将更倾向注重学校的软体发展,包括师资的素质及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成长,如扩大学生接触层,让他们与海外的学生联系交流,以便在毕业后可继续深造,也为毕业生开拓更宽广的出路。”

林克坚说,华联独中属于私立学校,开支及费用都是来自热爱华教人士的捐献、政府拨款及以地养校的盈利,才能继续贯彻保存及扩大母语教育的理念。

他指出,每年的经费仍然不敷,董事部必须主办义卖会筹款,才能填补不足的经费。

有鉴于此,他呼吁更多校友回馈学校,并加入协助母校的发展,共同扶持母语教育,以及培育更多专才。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王明裕:学生的学术及课外活动成绩不断在提升中。
王明裕:拥稳定专业师资

华联独中校长王明裕说,该校的学生不论是在统考、剑桥国际课程及大马教育文凭考试方面都有优良的成绩,学生的个人及总体成绩不断的提升中。

他指出,该校拥有稳定的专业师资,不会因一名老师离职而影响学生的功课,因在重要科目方面都多聘有老师,一旦出现移动,便即刻获得填补,而课务的编排也具策略性,在调动老师方面非常灵活。

“本校老师都具有大专或更高的学历,包括1名博士、13名硕士,其余47名都拥有学士学位,师资非常完善。”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中国驻槟城总领事周游斌(左三)移交智能教学设备予华联独中,右起是潘淑萍、李贤集、王明裕、林克坚及王星元;左起是张文兴及黄晓琳。
拥机器人试验室

王明裕指出,该校的软硬体设备齐全,拥有机器人试验室、DNA检验仪器、讲堂、2座室内篮球场、舒服的食堂及先进设备的课室,这一些已超越一所普通中学的设备。

他说,学生也享有学习上所需的设备,校内有3间实验室、图书馆等,而且设有31个联课活动。

他说,联课是独中办学方针重要的一环,给学生机会及平台发挥,如何进行组织及训练成为领袖,并学会做人做事与合群,以及拥有丰富的软技能,这些是人际关系、沟通技巧、领导及解决问题的才能。

王明裕表示,该校的教学也鼓励学生终身努力学习,且需要掌握软技能如驾驭人工智能,通过机器人课程去实践学习,并指示人工智能做事。

他说,学校的活动不能只局限在校内,因为在象牙塔内学生不能融入社会,因此学校也常带领学生到外参观探访习地考察,并到太平湖公园写生、作诗、拍照,让学生走近大自然,并拓展视野及见闻。

“学校也主办各项有关学生成长的讲座,如各种励志、法律及教育讲座等,让学生们尽量吸取课外的知识。”

他表示,学校办学的核心是让人文素养与时代接轨,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及接受全能教育,因此呼吁本区华社及外地父母,放心把孩子送到该校,接受成人成才的教育。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张国栋:校友须支持护航华教。
张国栋:校友会力挺护航华教

太平华联校友会会长张国栋指出,母语教育是华裔的根,华联独中作为向学生提供完整中学教育的堡垒,校友会将会给予全力支持及捍卫。

他表示,独中与华小及华中都息息相关及唇亡齿寒,如果没有华小,独中及华中就没有学生,而独中生在毕业后也可以成为老师,为华小及华中提供师资。

“华联校友会的会员来自华联6所学校的毕业生,他们的母校都是华联,因此当母校在需要支持时,校友会都会挺身而出。”

张国栋表示,校友会非常清楚华联独中是民办学校,开支由董事部想方设法筹募,因此会给予各方面的协助。

他说,该会已连续3年领养10名华联独中的清寒学生,并每年参与独中的义卖会筹款活动,以及给予其他方面的捐款。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位于太平神庙街的华联独中,承载着母语教育薪火相传的神圣使命。

他建议华团仿效已解散的太平建筑俱乐部,该部于2012年解散时,将会所献捐给华联独中,加强了独中的办学基金。

“我呼吁那些冬眠或准备解散的组织,以及那些定居海外,住宅荒废者,可考虑将房产捐献给独中,进一步稳固独中的经费。”

他指出,太平华联独中是北霹雳唯一的独中,太平华联校友会及太平华社须给予支持以护航华教,让母语教育得以继续在太平扎根及茁壮,薪火相传。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华联独中的各族老师参与挥春,其乐融融。
大霹雳封底主文/【独中现在未来】
华联独中目前拥有两座有盖篮球场。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