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學海

|

後浪坊

發佈: 4:57pm 25/03/2025 200点阅

蔡曉玲

黃慧新

馬六甲華文國民型高等中學

光與影之間的距離

蔡曉玲

黃慧新

馬六甲華文國民型高等中學

光與影之間的距離

光與影之間的距離

文◆黃慧新(馬六甲華文國民型高等中學)

在記憶的幽微角落,有一方小小的天地,日光穿透斑駁的樹葉,在地面上繪出一幅抽象畫。每當我回溯往昔,總能看見那片光影,在歲月的長河裡,靜靜閃爍,訴說著一段關於距離的故事。

初入那片天地時,我如同一隻羽翼未豐的雛鳥,面對陌生的環境,滿心都是惶惑與不安。那時,光與影的距離,就像我與外界的隔閡,看似近在咫尺,卻又難以跨越。我望著那片被陽光照亮的區域,心中滿是嚮往,卻又因膽怯而不敢邁出腳步。

直到那道“光”出現,它並不耀眼奪目,卻帶著一種柔和而堅定的力量,悄無聲息地驅散了我心中的陰霾。課堂上,它化作一本本翻開的華文書籍,牽引著我步入方塊字構築的奇妙天地。在詩詞歌賦裡漫步,體悟平仄間的萬千氣象,感受從古樸《詩經》到靈動唐詩、婉約宋詞,再到近現代激昂文字的脈絡變遷。她總是耐心地翻開書頁,為我們講述漢字背後的故事,每一筆一畫間,彷彿都映照著千年的光輝,也照亮了我內心的世界。

有一次,在面對生活中一個看似難以妥協的狀況時,我滿心憤懣,衝動地想要不顧一切地發洩情緒。就在這時,那道“光”出現了,並輕聲說道:“要想長遠,別逞一時之氣。”那一刻,我混沌的內心被瞬間點亮,彷彿蒙在眼前的迷霧被猛地撥開。此後的日子裡,每當面臨類似的情境,這句話就如同高懸的明鏡,提醒著我保持冷靜與理智。而它,就像那永不熄滅的光,在我成長的道路上,常常出現,照亮我前行的方向,讓我在衝動的懸崖邊及時勒馬,做出更為明智的選擇。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我終究還是離開了那片充滿回憶的天地。在新的旅程中,生活的節奏愈發急促,學習的壓力如影隨形。光與影的距離悄然拉長,現實的浪潮裹挾著忙碌與喧囂滾滾而來。即便身處其中,我在奔波間仍緊緊守望著內心深處的熱愛,曾經那份對華文純粹的熱忱從未淡去,反而在歲月的沉澱中,愈發深沉而熾熱。

一個靜謐的夜晚,城市的喧囂被夜色過濾,只剩下寂靜的空氣在四周瀰漫。我站在書架前,指尖隨意地在書脊上滑動,打算尋一本舊書重溫。在書架的底層,我的手觸碰到了一本有些陌生的書,抽出來一看,竟是那本曾經被我視若珍寶的華文讀物。它安靜地躺在那裡,像是在等待著這場跨越時光的重逢。輕輕翻開它,熟悉的紙張觸感傳來,一股淡淡的書墨香縈繞鼻尖。

剎那間,過往的時光如潮水般湧來,那些課堂上專注的聆聽、課後的悉心指導、迷茫時的鼓勵安慰,樁樁件件,清晰如昨。我這才驚覺,原來那道“光”從未真正離開,它以另一種方式,長久地陪伴在我身旁,默默見證著我的成長與蛻變 。

懷著滿心的思念與期待,我再次踏上了那片熟悉的土地。當我踏入那間承載著無數回憶的教室,一切依舊,那片光影依舊在地面上跳躍閃爍。講臺上的人依舊站在那裡,熟悉的背影,熟悉的聲音,讓我恍然間看到了那道“光”。原來,它一直都在,從未真正遠去。

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明白,距離不過是一種表象,真正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時空的界限,永恆地鐫刻在心底。光與影之間的距離,就像我與華文知識、與成長之間的距離,看似變幻莫測,實則緊密相連。只要心中的那道“光”未曾熄滅,無論相隔多遠,我都能找到迴歸的路。

本月點評作家 /蔡曉玲。馬華作家,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著有散文集《洞》。

【作家點評/

此文寫的是自己與華文之間的距離,即使沒上華文課了,只要拿起華文讀物來讀,瞬間距離又變近了,命題為“光與影之間的距離”是很切題又略帶詩意的。文章每一個段落的開頭幾乎都是時間的流動,如“在記憶的幽微角落”、“初入那片天地時”、“有一次”、“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一個靜謐的夜晚”、“剎那間”、“在那一瞬間”,還是跟著時序走的,太工整了,以後嘗試用別的方式串連段落,譬如進入上課的情境,用畫面帶動敘述,文章會更具彈性。

打開全文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4:57pm 25/03/2025 234点阅
鏡中人

在镜前伫立,我凝视那静默的身影,
她的目光幽深,像岁月轻拂的荒原,
眉宇间藏着久远的秘密与忧愁,
唇角微扬,仿佛安宁,
却掩不住心底的荒凉。

镜中的她,究竟是我,还是另一种存在?
她的眼中,似有未诉的风暴潜伏,
将我未竟的梦境悄然拾起,
在光影间辗转,分不清现实与幻象。

她安静地望着,像一段未解的诗篇,
眼神如流星划过夜空,带着微光却无声。
是我心灵的倒影,还是世界的嘲弄?
彼此相对,虚实之间,触不到的真。

如果我伸手,能否穿透这薄薄的冰冷,
触及她的温度,听见她的低语?
还是她终究只是雾气中的幻影,
伴我在孤寂中醒来,又悄然隐去?

镜中人啊,你的孤独亦是我的悲歌,
在这永恒的对视中,谁也无法逃离,
我们彼此安慰,却无法合而为一,
你在镜中守候,
我在世间流浪,
擦肩而过。

也许,我们注定只是彼此的倒影,
但每当我凝视这冷冽的映像,
便如海上灯塔,给我心灵片刻的宁静,
温柔地提醒:
一切的真实,皆是虚幻的倒影。

本月點評作家 /蔡曉玲。马华作家,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著有散文集《洞》。

【作家点评/蔡晓玲】

概念不错,整首诗描写的是一种镜像体验,让人联想到拉康的镜像论,人通过镜子来确立“自我”与“他者”,也是“真实”与“虚幻”的辩证。不过,全诗用了很多喻词如“像、仿佛、如、似”或连接词,降低跳跃感,削弱了一些诗意。

你也可能感興趣...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