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馬中迎來建交50週年,兩國領導人頻密互訪,在經貿領域達成多項合作,其中又以技職教育領域的交流與成就,更是迎來突破性進展,造福不少大馬青年。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有2576名大馬青年赴中國各地職業技術學院接受培訓,標誌著馬中技職教育合作進入新階段。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與中國在技術與職業教育(TVET)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在馬中雙邊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與教育互補下逐步深化。
陳有權:私企推動意外成重點議題
去年,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率團訪華,深化馬中兩國在技職教育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多項重要成就。該計劃幕後推手─馬來西亞唐風漢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唐風)執行總裁陳有權說,這個計劃原本只是一個嘗試,最終卻在兩國最高領導層的對話中成為重點議題。
他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這項引起兩國政府高層關注的計劃,最初由私人企業聯合非政府組織推動,並未預料會獲得政府高度認可,甚至成立專門機構負責兩國技職教育合作。
阿末扎希率團訪華8天,陳有權隨團全程參與,並在北京組織一場超過500名中馬嘉賓出席的技職合作洽談會。阿末扎希在會上與超過200家中國技職學院校長、黨委書記座談,分享對馬中技職教育合作的期許。
赴華培訓學員獲企業認可
有關成果已經顯現——逾2000名赴華培訓的馬來西亞學員獲得本地企業的高度認可,部分學員因在中國掌握額外技能,每月額外獲得200至500令吉的津貼。

“2023年第一批赴華培訓的學員中,目前已有14人決定留在中國深造,現正在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攻讀一年制專科學歷。雖然他們預計今年7月畢業,但已有至少2家公司向他們伸出橄欖枝,開出最低3500令吉的底薪,其中一家企業甚至親自赴唐山考察,並當場表達希望聘請所有學員的意願。”

看到原本不太自信的學生,因為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而改變命運,是陳有權最大的欣慰。
“推動這個計劃並不容易,過程中遇到許多挑戰,甚至一度想要放棄,但感謝全國職業工友會的支持,以及同事們的鼓勵,讓我們堅持走下去。當95%的學員回國後都給予正面反饋,我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他記得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去年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時,也特別感謝中方提供的培訓機會。
“當時隨行官員告訴我這個消息時,我心情非常激動,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計劃,最終能在兩國最高層的會議中獲得認可。”
從質疑到積極推動
親眼見證中技職優勢
陳有權回憶,當初加入唐風時,總裁李勁松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學的漢語”,希望非華裔能掌握漢語,以促進大馬多元種族的融合,同時也藉助漢語橋樑,引進中國的科技與先進技職教育體系。
“最初我並不看好這個計劃,以馬來西亞的技職教育水平來看,根本想象不到技職教育有國際化的需求,更不認為它能提供學生出國深造的機會。”
然而,在李勁松的堅持下,他親自前往中國技職學院考察,為期一週的行程徹底改變了他的認知。
“我才發現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中國的技職教育已經非常先進,技職學院與企業緊密合作,院校課程會依據企業需求調整,確保畢業生能夠直接上崗。
“同時,中國政府也鼓勵教育機構與企業同步‘走出去’,在海外設立分校,不僅幫助當地人才學習中國技術,也確保中資企業能找到合適的員工。”

首批學員返馬 獲極佳口碑
2023年5月底,唐風與馬來西亞全國職業工友會(簡稱工友會)達成合作協議,透過工友會招收學生赴華接受培訓。首次推介禮更由首相與青年及體育部長楊巧雙共同見證。
“第一批我們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招募了20名學員赴中國唐山學習新能源汽車技術。第一批學員歸國後,口碑極佳,後續招生也變得更加順利。”
隨著項目影響力擴大,本地技職院校也開始關注。半年後,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國會大廈舉行,阿末扎希受邀擔任主賓。
促成設馬中產教合作中心
“這場活動促成了更高級別的合作。阿末扎希原定僅停留30分鐘,結果現場與院校代表及學員互動良久,聽取了唐風及工友會的彙報後,足足逗留了一個多小時,並當場宣佈成立‘馬中產教國際合作中心’(MCI)。”
這一決定出乎所有人意料,因為副首相辦公室事前並未透露任何風聲。更令人驚喜的是,當天傍晚,阿末扎希在官邸宴請到訪的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並親自向韓正轉達成立MCI的意願。
“當天晚上,我與李勁松及同事正在用餐,突然接到電話通知,副首相在與韓正的會談中正式提出成立MCI的建議,並要求我們連夜準備相關背景資料,以便在隔天的內閣會議上彙報。”
自此,馬中技職教育合作正式升格為國家級項目,成為中國教育部長懷進鵬訪馬、阿末扎希訪華,以及首相安華訪華的重要議題之一。
馬中技職教育合作,不僅反映了雙邊關係的深化,也體現了技職教育對經濟發展的戰略價值。隨著安華與阿末扎希訪華所促成的合作,標誌著技職教育體系將進一步國際化,並與中國的技術標準接軌,為兩國的人才培養及產業升級開闢了新的前景。
從200增至5125學額
中方承擔所有學費
從最初的200個學額增至5125個,阿末扎希去年訪華,給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帶來大好消息:逾5000位合格的大馬青年,可以在免學費下到中國220個企業或技職教育中心學習,最長3年。
這項專為大馬青年提供的全免技職教育深造機會,以最少14天須花費6000令吉為例,全免的技職教育學額就有逾3000萬令吉的獎學金待申請。
500學額保留給華青
阿末扎希也是國家技職教育理事會委員會主席。除了翻倍增加保送學額,他也宣佈保留其中的500個學額給華裔青年。
這是青年技術計劃(Projek Belia Mahir)、瑪拉促進中心(GiatMara)及馬來西亞-中國學院(MCI)積極爭取的成果。凡是持有馬來西亞技能證書二級和三級的大馬青年,在獲技能發展局認證後,將到中國學習在8個主要領域的技職培訓,包括電動車、太陽能技術、電子商務、數字和信息通信技術(ICT)、電氣和電子、鐵路技術、製造相關服務(MRS)以及機械和設備。

凡是獲得該份技職教育培訓者,將由中方承擔所有學費。
阿末扎希形容,翻倍增加的全免學額深造機會,將會是提升國家技職領域及青年的“造王者”,從短期的3個月、中期的6個月、到長期的6個月至3年學習時間,讓大馬青年掌握汽車業專業技術,讓他們享有優沃的薪酬。

●馬中技職教育合作大事件
2004年推動技職
馬來西亞開始積極推動技職教育改革,將TVET納入國家發展計劃,以解決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2013年一帶一路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鼓勵與沿線國家加強職業教育合作,馬來西亞成為該計劃的重要夥伴之一。
2015年籤備忘錄
馬中籤署《馬中技職教育合作備忘錄》,促進兩國技職院校的對接與交流。
2017年聯合辦學
馬中技職學院開始聯合辦學,並採用中國企業標準與技能認證體系,進一步推動產學合作。
中國企業巨擘如華為、中興、三一重工等,紛紛在馬來西亞設立TVET培訓中心,為技術人員提供高品質培訓。中國技職院校與馬來西亞高等教育機構合作,推出聯合學位計劃,學生可在馬來西亞學習,並前往中國實習或深造。
2023年留華深造
第一批赴華培訓的學員,有14人決定留在中國深造。
2024年深化合作
阿末扎希率團訪華,深化馬中兩國在技職教育領域的合作,取得了多項重要成就。至年底,已有2576名大馬青年,赴中國各地職業技術學院接受培訓。
相關文章:
【獨家】習近平訪馬 | 習近平來訪意義非凡 馬中迎“政經雙熱”新高峰
習近平訪馬 | 倪可敏:視野宏大思維縝密 習近平是難得治國人才
習近平訪馬 | 陸兆福近距接觸印象深刻 “習主席嚴肅又親切”
習近平訪馬 | “宇宙不同各花各美” 沈志強:習近平外交智慧引深思
習近平訪馬 | 張慶信:免籤帶旺旅遊 去年迎410萬人次中游客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吉隆坡24日讯)马来西亚国家翻译与书籍局日前配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期间,将马来文版《西游记》及《三国演义》作为国礼赠送予中方官方代表团。
国家翻译与书籍局总经理沙克利日前移交文学翻译著作予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经曾敏凯证实,《西游记》及《三国演义》马来文版,已经通过外交渠道赠送给习近平访马代表团。
此外,教育部通过国家翻译与书籍学院(ITBM)签署一项合作协议,翻译和出版50至100本马中两国的著名文学作品,以持续加强两国的双边关系。以上的签约仪式,也在两国最高领导人见证下,由教育部长法丽娜与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签署《经典翻译与出版合作备忘录》。
《西游记》马来文版是在2014年11月,由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大马译创会、国家语文局、中国浙江出版集团及浙江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