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7:30am 16/04/2025

独中

吴奕品医生

病假

品评卓逸

星洲人时事观点

中学生深伪不雅照

独中

吴奕品医生

病假

品评卓逸

星洲人时事观点

中学生深伪不雅照

吴奕品医生.我们都选择自我检讨后沉默不语

为什么一些不合理的事发生了那么久,学生却不敢发声?却没人敢质疑?是否是校方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安全感?是因为投诉无门?是因为说的话不被相信?还是因为学校以不再能够保障学生的安全了?我想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正视问题,并认真解决。

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曾发生过一件事。我当时就读新山宽柔三小。

ADVERTISEMENT

记得在上某堂课时,因为喝多了水,尿急要上厕所。结果上着课的一位男老师说,去了厕所回来需要抽签,看抽到几号。我不知道要抽什么签,但还是乖乖的抽了。

我当时抽到了8号,手掌心就这样无缘无故挨了重重的8鞭。原来,上厕所是需要被鞭打的。我记得在被鞭打之前,同学们都往我手心涂上厚厚的一层浆糊,希望能减轻我的痛楚。

但,如此大力度的鞭打,怎可能不痛?我傻傻可爱的同学们,我还是很感激他们。至于那位老师是谁,我倒是忘了。

只是这件事,一直深刻烙印在我心里。或许真的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不就是上个厕所,不就是挨了8鞭,有什么大不了?就如一根根的钉子钉在了木头上,即便将所有钉子拔开,木头上也已百孔千疮,伤害已经造成。每每回想起来时,也不会伤心不会难过,但就是会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曾经在我生命中发生过。

我当时还小,打都打了,被打了也就算了,不会觉得什么。我自然也不敢去质疑老师做法。但就是觉得困扰,为什么上厕所如此自然的生理现象,却需要被处罚?上厕所,有错吗?真的是我的错?为什么需要接受处罚?该检讨的是我自己吗?

一直到我懂事的时候,偶尔会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思考,这到底是什么问题?这看起来不值一提的小事,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样的信息?

或许当时师长认为所有学生都是顽皮,上厕所只是借口,其实就是要跑出去玩。或许师长也认为,所有拿的学生,都是懒惰的,拿的病假都是假的,需要被扣分。师长及校方所设下的条规,似乎在假定所有学生所做的事都是以犯错为导向。我承认,确实会有一些学生是这样,但并非所有,不能以偏概全,不是吗?

好久以前,曾有人向我解释,某病假扣分制度的其中一个所谓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身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50am 01/05/2025
张庆禄.国盟陷入自己制造的困局

国盟的扩张战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撞上南墙。要支持国盟的马来选民,几乎已经全部转向了,剩下的并不卖国盟的账。马来支持率已经到顶,华人票却拿不到,国盟陷入了自己制造的困局。

亚亦君令州议席补选成绩出炉,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各方皆从中解读出有利于己方的正面讯号。

国阵巫统候选人尤斯里以5006张多数票击败国盟和社会主义党候选人,相比2022年大选时的两千余多数票,可谓是暴增。

国阵∕希盟庆祝胜利,各人纷纷唱好国阵∕希盟合作模式。希盟成功“转移”选票给国阵,让国阵在华人票仓冷水河新村取得压倒性票数。这足以说明国阵+希盟的模式奏效,在非巫裔占一定数量的选区,可说是所向披靡。

而败下阵来的国盟∕伊党候选人也没有“输”,因为已“成功”阻止国阵拿到1万8000票。

另外,伊党也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上届选举,伊党在亚亦君令得票6812张,此次补选在国阵∕希盟联手夹攻,以及投票率下降的情况下,仍能获得6059票,难道不是一项“成就”?

伊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更宣称国盟不但保住基本盘,也吸引到非巫裔选民。

至于社会主义党候选人白华敏,更是虽败犹荣。上回大选,白华敏披甲上阵,在激烈的五角中,成为炮灰,只获586票,痛失按柜金;这一次,重作冯妇,竟在投票率低迷下,逆流而上,取得1106票,实现票数翻倍暴涨的“奇迹”。

在西马半岛,第三势方向来不成气候,如今社会主义党在国阵∕希盟,以及国盟两大阵营的围堵下,还能突围赢得逾千票,表现可谓突出。

结果,整个选战打下来,似乎没有真正的输家。

政治人物擅于放大有利于己的部分,忽略不利讯息,这种只注重阳光面的积极心态,无助于政党的改进。

换个角度看,这场补选其实揭示了各党的隐忧,问题是,他们愿不愿意正视。

国阵∕希盟的所谓的“大胜”,掩饰不了选票流失的现象。若以国阵和希盟在2022年大选的得票计算,巫统候选人尤斯里不该只获得1万1065张票。另外,白华敏的票数翻倍,是来自于希盟非巫裔选票,尤其是印裔选票。若团结政府不采取行动,挽回非巫裔选民的心,接下来的选举,会有更多原希盟支持者,转投第三势力,或者干脆不投票。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党的票数虽大增,但这大多都是“抗议票”,并非真心支持该党。而且,即便取得逾千票,距离胜出,还有八千里。第三势力仍不成气候,别因为一朵蔷薇的盛开,而误以为春天到来。

至于国盟∕伊党,则应从补选成绩中窥见战略的局限。守住基本盘,乍听之下,感觉还不错,但这却是对国盟的“当头棒喝”。

国盟尤其是伊党,成功攻下巫统多个地盘,取代后者成为马来人的首选。2022年大选,国阵与希盟组成联盟,巫统与行动党的合作,成为炒作的议题,而国盟则沿续种族政治操作,侵蚀巫统的基本盘。而在亚亦君令补选,国盟的策略竟然失效,完全撬不动巫统的支持者。

这意味着,国盟的扩张战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撞上南墙。要支持国盟的马来选民,几乎已经全部转向了,剩下的并不卖国盟的账。这次补选,国盟几乎是“All In”,只攻马来票,所以才一再炒作养猪场课题,而结果证明这种策略的边际效应已渐趋向“零”。

马来支持率已经到顶,华人票却拿不到,国盟陷入了自己制造的困局。

以上的分析,也许不受欢迎,但却可能更真实。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