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苗子,拿督斯里陳正財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出生於貧困的家庭,拿督斯里陳正財很清楚如果他不嘗試改變命運,迎接他的會是平庸的一生。若想改變命運、追求夢想,他只能靠自己赤手空拳全力打拼,才有機會出現新的轉機。
要改變,首先,他要做的是第一件事就是踏出勇敢而堅定的一步。
“誠信之道,綱舉目張” -STANTA MAUSER 拿督斯里陳正財
有句話說得好:“業無高卑志當堅, 男兒有求安得閒?”24歲那一年,拿督斯里陳正財向父親借了5000馬幣當創業本金。
“我用2000令吉買了臺小貨車,剩下3000令吉就是我的創業儲備金了。”
一開始,他什麼人都不認識,更談不上資源,就只能開著貨車到各機構和團體協助做運輸義工,就算是貼錢、花時間、倒貼汽油,他也熱著心腸笑呵呵的去幫忙。
中國有句成語:’萬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句話對當年的拿督斯里陳正財影響頗深。
穩步開闢康莊大道
他以夢想為例子:“人在夢想面前機會平等。這關乎有多少人願意由零開始建築夢想?夢想和目標往往很偉大也很遙遠,和美好想象相差很遠,但是不是因為目的地很遠就不啟程呢?不管幹什麼事唯有起步才有接下來的無數步,一步一腳印,不急不緩,不要妄想一步登天,穩健有力的踏出每一步,才能走出康莊大道。”
那段寂寂無名,只有默默耕耘的歲月裡,拿督斯里陳正財勤勞老實可靠的形象建立起來了。這時,他迎來了創業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
由於他敏銳的觀察力,他發現在眾多的再循環物品當中,首數舊金屬桶最有市場價值。於是,拿督斯里陳正財積極的駕著他的小貨車開100公里來回在雪隆區尋找二手金屬桶的貨源和買家。
時間與經驗的累積
開始之際,拿督斯里陳正財是以時間換取金錢,後來他靠的是經驗累積井噴式錢賺錢。靜極生慧,事以密成,努力不懈之下,再加上他過去擔任義工結下來的好人緣發揮了作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提供廢棄油桶給他。
當時,拿督斯里陳正財毫無循壞再生油桶的技術可言,也沒有充足的現金週轉,他只得把收集的空油桶賣給有需要的商家。
因為沒有資金屯貨,就必須當天買當天賣,左手來、右手去,這樣才有資金作明天的收購和資金週轉。這樣一做就是10年光景。
事業成功要素:誠信
拿督斯里陳正財不止一次提到“誠信”兩字,“誠言必有信,心誠則靈”這兩行字出現在陳大毛瑟(馬)金屬有限公司的接待處。
“誠於心,善於行”形於他平日的生活心態,誠信被他視為事業的眾中之重,他恆而信之任何成功的秘訣抵不過“誠信之道,綱舉目張”八個大字。
金屬是被使用,而非消耗,復新是出路。這個認知讓拿督斯里陳正財在1976年買下了第一部機器,開始展開復新金屬桶業務。
他成功爭取到政府和相關油廠的支持,把收購回來的金屬桶經過清洗、加工和上漆等系列復新工序後再出售,工業原材料端的改進,以及產品的優化也直接顯現在翻倍的盈利上。
“那時適逢經濟開放,油桶漲價了,直覺告訴我,不能只是做單一化的業務,我是時候開發金屬循環和擴充復新領域了,這樣我的生意才會源源不絕得到持續性發展。”不能不說拿督斯里陳正財擁有高瞻遠矚的獨特眼光。
生意靈感源源不絕
復新再生工業渠道一旦開通,財源滾滾來,生意興隆,這時候的陳大金屬桶業務趨向多元化。拿督斯里陳正財也腦洞大開,源源不絕的生意靈感湧現,如同打開了潘朵拉的金盒子,長征的貿易之門向他招手,走向高能自動化生產和品牌締造,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隨著業績一路飆升,原有的廠地已經無法負荷金屬桶的產量。拿督斯里陳正財需要物色更大的工業地來應付源源不絕的訂單,為他自制金屬桶的計劃作出準備。
金屬桶製造工業在馬來西亞本來就屬於頗冷門的事業,從一竅不通到靠敏銳觀察力和不恥下問的精神累積經驗,他整整花了10年的時間著手計劃以機械自動化,量產全新金屬桶,這是他創業里程碑第二次轉型。
從拿督斯里陳正財看懂以其用人工復新舊油桶,不如以機械化大量生產新油桶開始,他嗅到的商機是趕快把依靠傳統經營手法的同行拋離經濟曲線,做別人還沒有做的事,搶攻未開發的市場,才能在盈利上獲得大跳躍,嚐到時代的紅利。
自行研發而非墨守成規
1982年,拿督斯里陳正財將生意所賺取的資金再作投資,並向銀行取得了建廠所需要的貸款,以5000萬買下了位於沙亞南佔地面積約9英畝的空地。
拿督斯里陳正財是位執行能力很強的領航者,也是一位集合感性和理性的經營者。他一旦確定目標就會快速行動向著標杆前進。
拿督斯里陳正財常會把自己置身在客戶的角度考量,他認為品質是設計出來而非檢驗出來,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做生意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謂的“高品質”,而忽略了客戶需要有效符合經營效益的產品。配合提供最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才是最適合最優良的產品。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為了學習核心優勢,他多年來往返海內外,他走過了香港、臺灣、日本,以及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吸收別人的優點以補自身不足之處,以他國百多年的工業技術作為借鏡,再斜杆自身的優勢創造陳大獨有的新技能。
“我用了5年的時間進行考察,再用5年建設自家設備,因為外國的設備非常昂貴,是我當年陳大每年盈利的數十倍,這些費用我根本無法承擔。可是,我不能因為無法承擔就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活在象牙塔裡等待被競爭者吞沒。”
既然前方無路,後面有追兵,拿督斯里陳正財作出了改變他一生的重大決定:“自己研發金屬桶製造技術!”
表現深獲業界的肯定
經過經驗的累積和不斷改良,頻繁的與本地機械廠家研究、試驗、打模,拿督斯里陳正財終於成功生產了第一批大馬金屬桶機器設備。
一切成果得來不易,這一研究就用了他整整10年的時間,才終於將腦海裡的設計化為實物,以層層裂變、關關組合,推出了經得起市場的考驗,並與國外技術抗衡的陳大金屬桶。
陳大毛瑟(馬)金屬有限公司生產效能高,4個工作天就能完成2300個符合國際設計標準的金屬桶。來到2024年,已經有4個12小時不停運作的生產線,每天出產1萬個金屬桶,成就不可同日而語。
由此往開,拿督斯里陳正財三個字在業內聲名鵲起,80%高度自動化的操作,金屬桶得以大量生產,貿易之門長征計劃也順利展開,並陸續獲得了諸如國家石油公司、酸化有限公司、聯邦土地局、HANKEL、CASTROL、KLK Group、IOI Group、Aspac等多家大公司的訂單。客戶涉及能源和種植領域,其中包括規殼(Shell)、古德士(Caltex)、Acidchem等等。
同時,拿督斯里陳正財的功績也獲得社會和國家肯定,1996年,他榮獲護國有功勳章(A.M.N);2013年,彭亨州蘇丹表揚和冊封他為拿督斯里名銜。
以實力立足海外市場
拿督斯里陳正財在本地站穩陣腳後,也積極開發海外市場,將本地優質產品出口到海外,為國家賺取更多的外匯。
也因為拿督斯里陳正財對品質管理的步步堅持,公司於1999年成功獲得SIRIM所頒發ISO9002品質管理證書及UN MARKING產品認證,證明了出產的產品已經達到了國際水準。
陳大毛瑟(馬)金屬有限公司所制工業產品名揚海外,外銷到其他國家,其中包括緬甸、泰國、印尼、日本、新加坡等等,品質符合世界各地石油化學產品、化學藥品、潤滑劑領域、油漆、食用油、溶劑化工、橡膠及工業油墨的行業需求。
拿督斯里陳正財認為,油桶的市場潛能需求大,大馬市場對油桶的需求量每年有10%的成長率,這也終於讓他嚐到了成功帶來的甜蜜果實。
有了優良的產品,他把眼光鎖定在開通物流鏈上,投資50萬零吉建立大卡車運輸團隊,保證按時運出產品,訂單必達。1985年,陳大金屬的產品銷量首次突破百萬,日產量高達8000桶,成為全馬最大金屬桶供應商。
2007年,年營業額達5000萬。很難想象當年拿督斯里陳正財的創業啟動金只有區區的5000元馬幣。
“要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夢想,就必須付出極大的心血和努力。“拿督斯里陳正財直到今日還是親事躬耕,他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因為對他來說都得來不易。
擁有金屬般的韌性
拿督斯里陳正財的個人品牌和企業品牌可謂二合為一,是無形的資產,也是競爭力,給予了客戶沉穩、品牌公認和足夠信任度。
他個人的品牌,就如陳大毛瑟(馬)金屬有限公司企業品牌,留下了完整的鮮明形象,其中包含了核心價值和文化價值。
經歷了創業階段、能力階段和企業品牌階段的演變,如今拿督斯里陳正財能把奮鬥史說的雲淡風輕。倘若他沒有如同金屬般的韌性,耐得住千錘百煉的歷練和艱辛,又如何能成就今日的光輝歲月?
在事業的追求上,拿督斯里陳正財深深明白“勃勃生機,萬物生競”,以及“不進則退”的道理。因此,數十年來,他沒有停止過追求進步,而且還是以謙卑的心態匍匐前行。
成功從來不是一朝一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步不是不開始,而是不止步,不放棄。這是拿督斯里陳正財最讓人敬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