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学海
5小时前
学记
【校园报道】《铃声响起》一日营 推广传承扯铃文化
为了推广扯铃艺术,芙蓉圣保罗国中华文学会扯铃队与马来西亚民艺扯铃推广中心联合举办了森州扯铃体验营暨一日营《铃声响起》,特邀各小学的学生参与,提供接触和体验这项传统技艺的机会。 扯铃不仅是一项娱乐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身体协调性,并且有助于释放压力。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反复练习扯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在玩乐中获得身心的双重发展。 除了有专业教练传授扯铃技艺,大会还准备了过站游戏等互动项目,以增添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练也为营员们设计了一场表演,并安排在活动的尾声。虽然营员们只有短短的时间来练习,但他们凭借刻苦的练习和团队精神,成功完成一场精彩的表演。 冯亚平引入大马推广 扯铃作为一项传统技艺,起源于中国,后来传入台湾,并最终由马来西亚人冯亚平引入马来西亚,被誉为“扯铃之父”。冯亚平当时在循人中学担任教师,他特别前往台湾学习扯铃技艺,并致力于在马来西亚推广这项才艺。遗憾的是,冯老师因病去世,但他的事业并未因此中断。冯亚平的哥哥冯开东后来继承了他的事业,并继续推广扯铃文化,成为这项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在疫情前,扯铃技艺已在芙蓉的多所学校中普及,但由于疫情的影响,相关的活动和培训被迫暂停。此次活动的举办,正是为了恢复和复兴扯铃文化,让这项传统技艺在校园内重新焕发光彩。通过此次活动,主办方希望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扯铃,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这项文化遗产。 扯铃不仅是华人的传统文化,也是华社应当珍视和传承的一项才艺。通过积极推广扯铃艺术,将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这项充满活力与创意的技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洪恺烁(芙蓉圣保罗国中扯铃教练):感谢营员与家长支持 “我很开心能够举办此次体验营,因为这是疫情后首次在校园内举行的活动。尽管参与的人数不算很多,气氛也没有特别热烈,但我仍非常感谢每一位参与的营员,特别是家长们的支持。” 黄涌陞(营长):盼续办类似活动 “我很高兴有学生报名参与此次活动,尽管参与人数比预期少,但至少我们成功地举办了这次营会。对此,我要感谢所有工委、老师和教练在活动中的付出。希望未来我们能继续举办这样的才艺活动,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姚杰瀚(工委):可增强敏捷使人灵活 “我认为推广扯铃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化应该继续传承下去,才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传。扯铃这项才艺不仅富有趣味,还能增强一个人的敏捷性,因为要求快速完成各种动作和技巧,从而使人变得更加灵活。” 李智坚(工委):体验扯铃乐趣与魅力 “虽然我对扯铃的经验很少,但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学到了基本技巧,还体验到了它的乐趣和魅力。这活动让我了解到,扯铃不仅是一项娱乐,更是一种需要专注和耐心的艺术,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6小时前
学记
【校园报道】承载礼仪文化哲学思想 汉服秀展魅力
汉服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起源可追溯至黄帝时期,经过各个朝代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款式。汉服通常由上衣、下裙、腰带等部分组成,设计简洁大方,讲究礼仪与美感。尽管不同朝代的汉服在款式、颜色、面料和装饰上各有差异,但都承载着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和哲学思想。 介绍汉服各朝代演变特点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汉服文化,文丁综合国中日前举办了盛大的汉服大秀,邀请师生共同欣赏各式汉服的独特设计,旨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校方还特别邀请在校的中六学生担任模特儿,穿上流行于不同朝代的汉服上台展示,给在场的师生们带来深刻的印象和视觉享受。 活动过程中,主持人讲解了汉服的悠久历史,并介绍汉服在各个朝代的演变及特点,力求打破学生们对汉服的刻板印象。此外,活动还设置问答环节,而回答正确的同学将获得与汉服模特儿合影的机会。为了让学生们更直接地感受汉服的魅力,校方还特别提供多套汉服供学生们试穿,获得热烈的反响。 赖老师:现代审美融合与创新 活动的策划负责人赖老师表示,现代汉服经过改良,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但仍保留的传统风格。他指出,现代汉服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审美的融合与创新。 他说,许多人并不了解,华人的祖先其实是汉族,而传承下来的服饰便是汉服。很多人误以为华人的传统服装是旗袍,但实际上,旗袍是清朝时期才出现,而旗袍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使得大家渐渐淡忘了汉服。 通过这次汉服大秀,不仅有助于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入新的活力。学生们表示,未来将更加关注和学习汉服文化,珍惜这份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黄彩燕(中六副校长,45岁):文化底蕴令人着迷 我认为汉服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服饰,因为其多样性与文化底蕴令人着迷。我曾上网搜寻过一些关于汉服种类的资料,比如皇帝穿的龙袍等,各种款式丰富多样。男性穿汉服时,尤其是在表演功夫或武术时,非常有气势和魅力;而女性穿上汉服后,只需稍作打扮,便能展现出惊艳的美感。 林挺耀(讲座司仪,19岁):了解汉服背后文化价值 在此之前,可能有些人并不了解汉服的历史,只把它当作一种“花瓶式”的存在,认为汉服只是一种用来穿着拍照或展示美观的装饰,但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大家能够了解汉服背后的起源与文化价值。在刚刚的问答环节里,大家的热烈反应让我觉得没有白费心思筹办,不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还让参与者都收获满满。 林宝儿(中六学生,19岁):首次穿汉服很激动 每当看到古装剧中演员们穿着汉服饰演各个角色时,我都会感叹不已。男演员英俊潇洒,女演员则闭月羞花,这让我对汉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次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汉服的历史和穿着汉服的知识,因为我觉得穿着的过程其实相当复杂,而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心情很激动。 陈品源(中六学生,19岁):激发了解传统文化 原本我以为汉服没有性别区分,没想到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款式,而且男款和女款各有特色。我觉得这个活动能激发大家去更加了解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当代年轻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往往较浅,而这场活动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 郭家荣(中六学生,19岁):汉服独一无二 这是我第一次穿汉服,而且还是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走秀,感觉非常紧张。我很开心能够和朋友们一起成为汉服模特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汉服来穿。我觉得汉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为它与其他普通衣服有许多不同之处。 黄祖盈(中六学生,19岁):绣花裙子版型精致 我个人特别喜欢汉服,因为看了许多古装剧,让我觉得既特别又神奇。例如汉服上精致的绣花及裙子的版型,每一件都拥有独一无二花纹。如果绣花是刺笼的话,每个笼子也都不同,这让汉服显得更加特别。
6小时前

后浪坊

2天前
后浪坊
第17屆花踪文學獎 | 新秀小説首獎 | 我見青山
阿林抬头凝视天花板的白炽灯,在心跳恢复正常速度时,思绪随着回笼。 房东女士送她入急诊室后,安慰她一切有医生在,不用担心,便匆匆赶去上班。她庆幸自己的房东是善人,她不至于在异乡的深夜中求救无门;要是自己离去,父母会不会责怪她睡觉的姿势不吉祥:床的方向正对门口? 毕竟这是死人的姿势。 外公和大姨的棺材亦是如此摆放:摆在大厅,双脚正对大门,门前人来人往。 她盯着大姨睡在棺材的模样感到好不真实:大姨的脸黑黝黝,口红色号过于艳俗,好在看起来睡得很安详舒服,额头上还戴了个老太君发套,中间镶有绿宝石,大约是假货。 她没有第一时间去看大姨,她深知这是大姨的最后一面,这会成为她最后的记忆。她如今对于外公的记忆,颇为清晰的部分便是他白布裹身,她坐在他身边,两人面向观音,佛曲伴奏的景象。 于是她在帛金处,听和大姨年纪差不多的安哥安迪把胡的发音念福,从笔下缭乱的繁体字中认字,写下国安、家兴和志强。 她继续瞪着白炽灯,好奇大姨临走前的最后一眼是否和她相同,一道人造光。 大姨是在十一月十三号晚上撒手人寰,她当天下午在图书馆写文章,写她在新加坡的困境,总感到不安、工作十分压力,得随时保持战斗状态,这不是把自己战到急诊室吗? 咖啡因让她的神经系统活跃一个夜晚,她的心脏也疾速跳跃一个夜晚。在异乡的急诊室内,她既清明又混沌,心想以后需要戒咖啡奶茶了,不然每晚得睡急诊室;心的另一边又催促她不如回家。 “好累,好想回家;她家门前有座青山,青山常在。” 上次归家是大姨去世那晚,亦是凌晨三点多,六日后便是全国大选。她打电话给大姨说她大选的周末有回去,带她一起去投票。新加坡离森美兰太远,她周末只能写文章、打电话,不久便收到大姨去世的消息。 思及此,心跳又加快。 濒临死亡的恐惧又来袭,她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胸口的紧绷感不减。她需要请假,她这个状态无法好好工作,平时睡饱吃饱已被弄得神经兮兮,时不时遭上司问候大脑何处去,届时下一个被丢杯子的人就是她。 这头她把自己入急诊的消息告知上司和老板,转头号码轮到她。 医生是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先是用英语问候她发生何事,她问医生能不能说华语,毕竟华语是她母语、贴切些,医生很爽快应下。 “我来这里,是因为心跳很快、呼吸困难,感觉血冲上脑。” “可能是胃导致的,胃在心脏下面,胀气的话会压到横膈膜。胃不好的人,心跳会快。” “我每天早上闹钟响前,胃会自动抽搐,我就痛醒。” 医生问她原因。 她回答是工作所致,隐去家中长辈去世一事,当然情况很复杂,只说主要问题。  医生让她躺在病床上,按压她肚子后发现有点胀气。他边写诊断书,边问 :“你是做什么的?” “工程师。” “过了实习期?” 她点头,“但是未满一百八十三天。不过满了后打算辞职。”其实当下离职也行,不过得缴十五巴仙的个人所得税,算上来新的前期投入,这几个月等于做白工。 “所以,是什么问题呢?”她有点忧虑,医生却有一搭没一搭和她闲聊。 “你的胃的确是有点胀气,我给你开一点胃的药。我看了你的心电图,以及其他检查,是没有问题的。” 她故作轻松:“哎!阿弥陀佛!”,逗笑医生和护士。尔后,她问书面上的诊断结果,毕竟这多少会影响她未来的仕途,她猜测。 医生:“我在你报告上面写胃酸,其他会留在我的私人笔记。如果官方机构要查你的就诊记录,也只有胃酸。” “工作不要太压力,慢慢来吧,你身体没事的。” 她:“菩萨保佑!” 医生好气又好笑:“你呢!肯定是没有抑郁症的啦,我给你两天的病假吧。” 医生要她好好休息,算上今明两日和圣诞节的长周末,她共有五天的空闲。她文青病发作,也不插科打诨,笑着手举病假单用英语问医生:“这………算弱吗?” 话说得有点小声,医生仔细听后几秒才立即摇头。 她觉得医生很可靠,低头看见对方无名指上的婚戒,感到有点遗憾。 她好想结婚。 就诊结束,黎明将至。她得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她打定主意辞职:“哼!谁怕谁。” 反正光脚不怕穿鞋的,又不是无边地狱,坐牢还有个出狱日呢。 阿林先上网购买回家的车票,后给房东女士发感谢和抱歉打扰她清晨的讯息。 房东女士是转新加坡国籍的中国人、信主,她看房间时一入门便看到房梁上的十字架。中介催促她当天看当天满意就当天签约,速度快到她担心是骗局。 来新加坡后颇常被问:“住新加坡还是来回啊?” 答前者便会紧接着收到房租多少的价钱,提问者多半在猜测她的薪资。房东女士是通过中介出租房间,她原想把房价放得低价些,结果被中介劝告不要做坏行情。 阿弄知道后愤愤不平:“就是这些人把房租炒高!我姐租整间房子,合约一到期就起五十巴仙!五十巴仙啊!不如去抢!” 海豚兄倒是喜闻乐见:“房租高是门槛,可以把弱者淘汰出去。受不了就搬去新山来回吧。” 阿林想反驳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但她从医院回去,在人挤人的巴士窗口看见印有承包商公司名号的小货车载满南亚劳工,抱膝没有安全带地坐在红色塑胶椅上。小货车后面是一部豪车,四个圈圈。 阿林自我催眠:她和“外劳”是不一样的,她是高级工作准证的持有者、她有学历以后甚至可以转永久居民转公民、工作是坐办公室吹冷气。 她是高级一点的! 告诉谁呢?等下到站和老板说吗?老板大约会对她笑笑。 她观察身边的乘客:手捧苹果手机、耳戴苹果无线耳机、脚下是鲜艳夺目的球鞋、背的是家喻户晓的名牌背包,却木无表情。 她认为他们十分古怪,就是一格和一格的不和,砌成一幅怪诞的画。 在发现真理和活在梦里之间,她看周围仅剩诡异。 那是一股熟悉的诡异感,像捡骨那刻亲眼看到大姨的骨灰:发紫的是吃药过多导致的,正常颜色的占比很少,原来人体火化后不是一堆灰,是骨头碎碎。 负责人要子孙捡骨灰入罐,她小心翼翼地夹起、放置。子孙做完后,剩下的碎灰竟被赤手的印度大兄像玩泥沙一样装进罐子,剩余的骨灰还因为用手装效率太低,印度大兄把它们直接倒在罐子里。 可能发觉一堆灰曾经是活生生的人,现在跟被碾过的粉笔差不多。 阿林回神,眼前的人脸不再是印度大兄,而是窗外整齐穿越马路的行人群。 红灯停绿灯行,一旦绿色小人亮起,大家不管不顾地往前走。新加坡的交通规划非常适合行人,就是不大通人性,红灯时即使是没车,全部人乖乖地站在原地不动,要是在马来西亚,谁管它红灯青灯,车子来了摆摆手就过去,同理巴士说迟就迟,不来就不来。 饿了就去食阁吃饭,新加坡的小贩大部分是连锁营业,茶档是好味连盛、杂饭档有金味,组屋楼下的日本餐档口她可以在他处找到相同的菜单和食物。她怀念家乡有个性的小贩:人和茶餐室的猪杂汤够味、旺朝上汤鱼真的只有上汤鱼能吃。 哪怕算法混乱的杂饭,亦能列出明确的价钱,要么一菜一肉的两块三、两菜一肉但有鱼的四块七。家人对于价格低廉的杂饭感到不可思议,在马来西亚几乎能上十块钱的经济饭一点都不经济。 “新加坡的炒粿条是甜的!” “哎!你去新加坡是赚三倍嘛!” 赚钱、赚三倍的钱。她曾经在母亲出租房内,刷着六十万左右、三室一厅的组屋,下意识除三,脑子出现“也不贵”的字眼。于是她把手机丢掉,强迫自己忘记那个买房买车的念头。 大晚上她热得慌;楼下传来其他租客的笑声,她厌烦。 五日连假,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她给鸭嘴兽发去平安夜的祝福语。两人皆是佛教徒, 互相写道:“祝你hohoho huat 啊!” 这是他最后的讯息。 新加坡的人太多,她孤独地快要窒息,任何浮木都是她的氧气源。 没了鸭嘴兽,她转去玩约会软件,一空下来便疯狂刷,约出来的异性目的性很明确,问她收入多少、有没有打算买房子、常不常买衣服。 其中有位男人是新加坡本地人,遮遮掩掩又不免炫耀地说起本地婚恋市场的金字塔:“本地女生喜欢投诉,她们喜欢白人多过本地男生。倒是新加坡男生很受马来西亚女生欢迎,我哥女友就是你们国家的……她要拿身分嘛。” 阿林笑笑没有应答,倒是自己反复咀嚼:我的国家。 我的国家、我的家。 阿林又想起自家的青山,她看了二十多年,有过紫色的天空、亦有雾霾笼罩至山影模糊的时刻。但她知道山在那里,永远在那里。 大姨是她的青山,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她由大姨和阿姨带大。阿姨每天早上会骑摩托载她去上学,下大雨便打电话给大姨开车送、生病打电话给大姨送她去诊所、大学放假搭巴士回家打电话给大姨让她来接。 她印象中,大姨没有拒绝过自己的任何要求,她永远都在。 阿林感到很抱歉,大姨的死前她在新加坡、赚三倍。 听表姐说,大姨临终前见大家泪流满面,不停摆手动作要大家别哭,别为她伤心;多么好的人啊,死前都为人着想。 她怨恨菩萨,认为因果报应是骗局,祂的信徒可是正在受苦受难,大姨最后的半个月仅能靠氧气瓶生存,喉咙无法发出声音、呼吸系统需要依赖吗啡止疼。 要是人生如科幻电影般能得知自己的离开日期和时刻便好,为什么要等到人死后才急急忙忙地通知老板请假,邀请亲朋戚友来参加丧礼? “如果你在五分钟后离去,请让我好好和你说谢谢。” “那为什么此时此刻不说呢?” “不习惯吧。” 圣诞后迎来新年连假,她哪里都没去,选择回家。辞职信已写好,她等工作满一百八十三天后的两个月离职通知前——一月中才能递交。毕竟找不到下家又不想交高税的前提下,她仅能数日子熬时间。 往年跨年夜,她会举办姑婆火锅夜,出席的好友皆是独身。而今年,朋友们各有伴侣,单身的在他乡生活。她在深夜整理书柜,翻到余秀华的诗集,其中有篇名为〈我的身体里也有一列火车〉。 她能体会文字的温柔,让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穿过自己,自己又穿过四季和平原。 而该晚,她第一次梦见大姨。梦中她与大姨在新加坡,她非常惊喜大姨好好地站在自己的面前,她带着大姨去吃喝玩乐,介绍新加坡纸币同时吐槽颜色不够马币的鲜艳好辨认。直到食物摆满,她让大姨快吃,全场安静不语、对她笑的大姨终于开口:“大姨已经死了,吃不到。” 她受到极大的重击,是心痛到直接从梦境中清醒,在床上一直哭、一直哭。 是啊,大姨已经死了,上个月的葬礼并非是梦一场。 明明三个月前在同一个地方举办她的六十大寿派对,明明六个月前大姨感叹耳顺之年将近,不知仍有多少个十年,她开玩笑道:“起码八十岁打底啦,下次我从外地回家,你还要来巴士站载我!” 下次,没有下次了。 大姨的火车已抵达终点站,而她继续往前行驶。 她们会在终点站重逢,应该吧。可人死如灯灭,好事坏事一了百了;丧礼后表姐喃喃自语,妈妈先去新家收拾,在等她们过去。 阿林不忍心,大姨生前服侍全家大小,死后得准备好继续侍候一家大小,真够可怜。 阿林祈祷菩萨大发慈悲:“大姨在这世积的德不少,如果做不成菩萨座下的侍女,便请让她去户好人家投胎转世。尤其是有钱少子女的人家!假设出生在书香世家,大姨可以读书上大学,能读到博士更好!” 大姨非常羡慕阿林能读大学,她自己勉强能认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合起来反倒陌生。 大家别在终点站见,大姨你就好好的,她也会好好的。 她有自己的轨道,得去欣赏新的青山和绿水。 她的下一站是辞职,年二十八递的信,虽说依旧需要等两个月的离职通知,可人生有盼头。 同日深夜,阿林从新加坡出境到柔佛关卡,原以为提早两天回家能避免人流,结果被堵在关卡大门,电召车嫌堵车不肯接单。十一点的巴士票直接报废,关卡前的德士司机长得很像台湾网红乔瑟夫,一头凌乱的中长发,前额秃的光亮;他见阿林一独身女子徘徊在大门,狮子大开口地问:六十九块的车费可以吗? 她竟十分礼貌地回答:“不可以!” 她不想当冤大头,只好等电召车的情况好转,搭凌晨十二点的巴士?她估计靠电召车出不去这人笼;与其一个人想办法,还不如找个同行。于是她大胆地问身边某个男子,问他是不是去拉庆车站;如果是的话,可以一起同行,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男子不去车站,不过他已经叫到车,还说服司机中途兜她去车站。问题解决,他们继续聊:男子叫艾威,来新八年。他特别提醒一旦入了新币这个门,怕是难舍难离。送她到车站后,他担心她买不到十二点的车票,给她电话号码:“如果买不到车票就打给我。” 阿林被同乡的善意触动。 原本以为会回马发展,不久后某国际公司向她伸出橄榄枝。她此时站在人生的中间线:仅有一天的考虑时间,继续当马劳或是回归祖国? 她刷社交媒体来分神,好友们如今有者在恋爱中、有者在国外背包游、有者披上律师袍上法庭。 再来一次吧。
2天前
后浪坊
第17屆花踪文學獎 | 新秀獎小説組決審記錄
【第17届花踪文学奖】 新秀奖小说组决审记录 日期/时间:2024年9月2日/晚上8时30分 地点:Zoom视讯会议 决审委员: 方肯(以下简称「方」) 杨隶亚(以下简称「杨」) 牛油小生(以下简称「牛」) 整理:王国刚 本届花踪文学奖新秀奖小说组共收到73篇参赛作品,经初审评委关丽玲、丘凯文、吴鑫霖选出23篇作品晋入决选。 【总体印象】 牛:我在阅读这23篇作品时,个人是觉得有一半以上都让我的阅读过程非常愉悦,这是蛮令人惊喜的。 以前我们会有一些既定印象,认为马华文学必须要有一些马华特定的色彩,比如必须谈到马共、华教、橡胶树等等,但这23篇似乎都没有(这些色彩),而且大部分作品的城市感都蛮重的。所以感觉新一代的写作者,他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关怀的议题,是我们这些老一辈(笑)或是马华文学的评论者需要去跟进,或者重新去界定和关心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时代。 当代的题材,我觉得其实是很值得书写的,而这次有蛮多篇章的题材都让我非常感兴趣,比如有谈及性别、种族之类的议题。我不知道主办方会不会觉得这类议题很敏感,但像这样去触及敏感议题的作品,这次我倒觉得稍嫌少了,写日常生活的就蛮多。有一两篇比较像类型文学,这是我没有想到会在这23篇里面看到的,因为马华文学总给人过于纯文学的感觉。但出现这种特别的作品也是好的,这些跨文类的作品,我觉得是未来读者的需求。 整体作品的文字功力非常好,文字方面没什么可挑剔,所以我们接下来可以专注在谈关怀、议题和小说的记忆这些方面。 方:总体来说,大家的文字都掌握得比之前好。上两届我曾与方路和伍燕翎一起担任新秀小说组决审。那时候的作品无论在题材上、运笔上、风格上或叙述故事上,看起来还是有点稚嫩,但是这一次的作品让我感到压力,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压力啊,水准真的可说是比之前跨了一大步。 题材方面,大家也没有去追求刻板的“文学奖的样子”,但还是有大概30%的作品,会刻意渲染生活中的黑暗或悲惨,有故弄玄虚之嫌,我个人比较不鼓励。我比较喜欢他们写自己的家庭时那种感情的融入,谈及家族历史、人物背景时处理得很好,很细腻很自然。听他们侃侃而谈那些家族故事时会被吸引,而且看得很舒服。 牛:我补充一下,另外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题材是,其实蛮多作品有写到“马劳”的故事。这可能也是未来马华文学一个很大的文学主题,值得大家注意。 杨:我简略写好一个总评,大概写了五点吧,那我就照着讲喽。 第一是主题的纷杂多元,有科幻、写实、爱情、家庭、跨国、身体等等,我觉得其实不只是作品主题很多元,而是在这么多主题的开展里面,有一种对生命处境很深沉的思考,作者知道什么是很沉重的地方,由于没有办法用散文来表达,所以透过用小说说故事的方式,去呈现、处理未知感跟沉重感。 第二是小说家的功课。这一次对于25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很了不起,因为其中很多篇小说,它呈现的世界观跟思考是当年25岁的我做不到的。比方说,参赛者写去新加坡做工的“马劳”,写一个中年母亲,写工厂的工人,写被卖猪仔的年轻人等等,他会让你真实体会惨淡的生命经验。这表示写作者可以跨越自己真实的年龄段跟人生段,进入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陌生人的生命世界,然后把这个人的生命世界呈现给我们看,这就是一个小说家在做的事情,他们都完成得很好。 第三点是比较弱的地方——对话。对话的描述力,有少数几篇写得很好,对白很精彩,可是也有很多小说根本一句对白都没有,甚至很少对白,没有好好经营。这不是很理想,可能是还要再思考跟训练的地方。 第四点,有几篇其实更适合用微型小说来呈现,而不是短篇小说。可能作者要讲的故事1500字左右就够写了,但是他在结尾还会来一个很像揭开底牌的手法。这种出手,不是五千字的小说结构要做的事情,而是微型小说。年轻写作者想一个故事的时候,他必须分辨,是参加短篇小说还是微型小说,这个主题放在哪一个项目比较适合,再给出一个适合的故事。 第五点,我个人会优先圈选符合我心目中好小说标准的作品。很多作品技巧到位,结构很工整,这种感觉很像是作者给自己设一个题目,他也很好地回应、回答、处理,那我会觉得说,他完成了一个功课,这样而已。但我其实会被那些关怀人的生命处境、更写实的小说所感动。比方说去新加坡打工做“马劳”的,家庭事业跌落谷底,最后被卖猪仔的等等诸如此类,我会觉得真实的人生跟电影故事之间,其实就像有一条看不到的虚线,好的小说会带我们穿越这一条虚线。   【第一轮投票】 接下来的会议,由评审们推选为主评的方肯主持。评审们首先选出自己属意的5篇作品,共有8篇作品得票,结果如下: 3票:〈我见青山〉、〈闷雷〉、〈阳光普照〉 2票:〈锯脚〉(杨、方) 1票:〈双重否定〉(牛)、〈跳河〉(方)、〈旮旯〉(牛)、〈失业者〉(杨)、〈前夕〉*(牛) *特别鼓励 【3票作品讨论】 〈我见青山〉 牛:〈我〉就是很典型的“马劳”故事,就像之前提到的。作者以女性角度来写,所以文中使用“她”,让她把自己和大姨的人生重叠。一开始我其实有被搞混,后来慢慢读下去才知道,原来是作者试图把她跟她这个已死的、没有自由选择的阿姨的身份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很有趣的戏剧张力。 我觉得故事中最有趣的就是,她一直在思索“到底要不要离开新加坡”这件事情。据文中她应该是个还在试用期的工程师,阿姨的死让她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情节的发展好像接下来她会决定离开,可能回去会比较幸福的样子,结果最后却有另外一个开展,导向比较开放式的结局,这处理我觉得还不错。但因为我是“马劳”的关系,所以我就觉得可能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 我比较不喜欢作者一开始有点模糊和混淆,然后阿姨的故事我觉得还不够多,因为如果作者要并列两个人的故事的话,阿姨的故事应该再深入一点。作品中主要还是从她自己开始。这一点让我觉得这篇小说差了一点点,但还是好的作品。 杨:我的观察跟牛油类似。故事的开头蛮迷人的,有两条叙事路线,一条是她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工作的心情,另一条叙述她大姨过世、离开。我觉得作者把控得很好,让作品里的感情非常动人,这种动人不是说作者的文字布局多漂亮,或者是制造了什么汹涌起伏的剧情,反而是她很多里面的语言像在说话那样行云流水,有一种韵律跟节奏。那样的说话让小说的层次感出现了。这个是我很欣赏她的地方。 而且,我觉得她其实完全知道文字的修辞要怎么运用,可是她不会为了要经营画面而去过度卖弄文字的功底。这件事情在一个年轻写作者身上,是很让人佩服的,通常这是需要有一点人生历练才会有的觉悟。 方:刚开始我看这篇作品时并没有被它吸引,因为我是新山人,自小我们和新加坡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这题材对我来讲,是熟悉不过、很普通的。但是在往下看的时候,作者所注入的感情,以及她到新加坡工作的际遇,然后写到她的家庭,写到她家的那座青山,进而把她的阿姨也比作那座山。阿姨是她的青山,也是一个很强大的精神依靠,但这座山随着阿姨的过世,就要倒下来了,这时她就开始犹豫不决,究竟要前进还是后退。 除了讲自己个人的感受和经历,她还把新马两地的生活视角做个鲜明的对比,但这一切都呈现得很自然,一点也不刻意,看到最后时,有种令人回味的味道。 牛:补充一点,作品里面有一段谈到,主角其实不是劳工阶级,但他还是被当成“马劳”,比方你是大学毕业的工程师,是个白领,但是被人家赋予“马劳”的名字时,会有一些内心的冲突。我觉得那个冲突点也正是在此,才会有这么多的思索,到底要不要继续留在新加坡,好像留在外国没有尊严。作者有把这些写出来,但她没有用发泄的方式来写,这让我觉得还蛮不错。 只是有一段比较奇妙的、好笑的就是,她的朋友们突然以“外号”的方式出现,就在这篇文章里面突然有一个格调的转化,风格的转换。我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可能初读的时候会有一点出格,但是,整体看下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闷雷〉 杨:这个作者的叙事有超出他年龄的成熟,文字是很令人惊艳的。他经营画面的能力非常高,包括主角跟异族之间造访人妖街的桥段非常精彩,就跟电影画面一样,让人觉得颜色斑斓,气味浓烈,节奏感十足。 唯一有一点可惜的就是女性角色,尤其是母亲这个角色的经营。对于一个失去子宫不能够再生育的女性,在男性或者这个小镇的居民眼中,好像变成一个很幽暗的怪物。这样的母亲似乎对儿子是一种伤害跟羞耻的存在。母亲失去了女性的性征,不被当成女性看待,儿子于此同时尝试在自己身上增加女性特征。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好像可以处理得更好一点。为什么儿子会厌恶跟怜悯母亲呢?母亲在小说中几乎没有什么开口说话的机会。这样会显得她像是一面背景墙,一个比较平面的女性人物板,看到这里就会想说,作者是不是这个地方也许可以再想一想,有没有可能可以调整得更好,不然妈妈就会变成在一盘很漂亮的棋局中的一个棋子,这样而已,会有一点可惜。其他地方的强烈跟这个地方的平面,有一种立体感跟平面感的落差。 牛: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初读是非常惊艳的,文字、题材、内容都让人惊艳。文中谈到的跨性别性工作者,其实是我们马来西亚人或者新山人非常了解的。像我们小时候或中学,有些学长就像黄明志这样会开车特地去看那些跨性别的性工作者,然后进行各种嘲讽。而我们也知道马来西亚的跨性别性工作者,其实很多都是友族。所以这篇有跨族群和跨宗教的议题。这是他很勇敢的地方,应该给予肯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他不可以触及到那两个R,但这其实是很真实的,因为在马来西亚(的跨性别性工作者),友族比例比较高,我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我们平常在马来西亚的街边看到的风景,就是有这样子的观感。 但有些时候可能会因为技术太好,反而少了感人的部分。作者的文字技术、小说技巧都非常到位,但是感动吗?我感到震动比较大,感动就比较少,这是我对于这篇最大的想法。读的时候也让我想到《天工开物·栩栩如真》里的少女机器人觉醒的时候身在一个类似妓院的场景。那个画面带出的是关于觉醒的故事,而这篇作品的最后,主角是离开了那个地方,就好像有个觉醒的过程,经过这些,到底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还是怎样,作者是带着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情感去写的,我觉得是这篇小说蛮迷人的地方。 方:其实一开始我只收到22篇作品,唯独少了这一篇,后来主办方才发给我。我以为看完22篇成绩已有定局,但这篇小说就像一枚炸弹一样炸了进来,马上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而且我还重复看了两三遍,我很少会这样对待一篇小说。 坦白讲,作者是一个比较冷血的旁观者,但是很多写小说的人都是这样,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而不注入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只是把事情写出来而已。至于读者要怎样去解读、去感受,是读者的事情。所以作者并没有刻意要读者去关怀他们,他只是把事情讲出来,然后读者自己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因此,自然感情上就比较少了,但我觉得也不是问题啦。 这篇小说很强势的是,读的时候简直就是在看一部电影。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动作都写得很立体,作者都很小心去营造气氛。整篇小说其实是很细致的,连文字都可以带出这种感觉。 但是,像隶亚之前讲的,我也觉得母亲的处理蛮可惜。主角的爸爸是校长,跟一个越南女人出轨了,可能前提是他嫌弃主角的母亲。作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带来的影响、父亲的背景讲得很清楚,但是母亲呢,他只是讲母亲的遭遇,像母亲的背景、理念、感受等等就比较平淡的、快速地带过。这篇小说讲的是变性人议题,儿子从男人变成女人之后,如果可以把变性女性和妈妈这两个女性角色,更好的并排出来、摊开来谈,我觉得会更丰富、更圆满一点,因为交织起来就有不同的角度了。 牛:我在想,关于母亲的处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联想成,其实跨性别者可能有厌女或者妒忌女性的情况?但是他没有处理到这一块啦,只是我的联想。 方:那为什么会导致他变成跨性别者呢?他从小有什么迹象?这些作者都没有铺陈。对我而言是有点突然的,但是突然得来我又觉得整体来看,其实也还算流畅,不算太突兀。 〈阳光普照〉 牛:这次入选的有两篇的篇名都是电影名字,〈阳光普照〉和〈锯脚〉都是电影的名字。一开始我还以为跟电影有关系。 这篇关心一个落魄的、人生失意的中年男人的故事。最近我看到小说的主题所关心的群体慢慢在改变或者扩张,有种轮回的感觉。现在好像大家又开始关心一些糟老头的际遇,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的一个人等等。这篇蛮有张力的,男人工作被辞退,妻子跟邻居有一些类似出轨的动作,女儿又出柜……他整个人生价值观完全崩烂,但这个崩烂并没有使他死掉哦,这是我很喜欢的。有些时候小说设计一个人物让他死掉,好像比较容易,让他活下去其实比较难。所以这个故事,没有让这个偷看女儿而掉下楼的中年男人死去,他好像又悟到了什么道理,那他会不会变成一个坏人,读者也不知道的这样一个结局,其实还蛮有趣的。好像是《Joker》的前传,是蛮有戏剧张力的作品,读起来非常愉悦。不至于惊喜,但是好小说。 杨:一开始看到篇名,会以为跟台湾的许光汉那部电影《阳光普照》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只是用了一样的名字。但有一个地方是有点像的,作者要讲的是光亮处跟阴暗处,这两个落差的对比,像牛油说的,就是从中年男人的焦虑去展开这个故事。 小说中的中年男人爬到铁笼里面去看这个世界,铁笼就像是他被困在中年焦虑的状态,是光照不到的、幽暗的、狭窄的小空间。他没钱,也失去了年轻时的男性魅力,太太和女儿都好像忽略他,他人到中年本应是一家之主,可是却什么都不是,于是就只剩下那个小铁笼,把他困在里面,变成一个所谓家庭的困局、婚姻的僵局。这个“铁笼”用得非常好。 小说有一段写得很出彩,他在铁笼看到了女儿的那个瞬间,他是看第二次才发现是自己的女儿,我觉得这个安排也非常好,就像是男人在想:为什么第一时间没有认出那是我的女儿呢?是不是因为我平常也没有很注意她背面、侧面等等角度的每张脸,我居然要第二次偷窥的时候才认得出是我的小孩。 关于同性倾向的故事开展,以往出现这种素材,会是同志小说,或是可能直接写成性别议题小说;可是作者很有巧思地把它安排在一个爸爸发现了小孩的秘密,然后就闪一下、闪一下那种效果。写两个女生之间的形象,写得超美,作者说是山跟山的连接,本来是两座山,渐渐地靠在一起,变成一座山,这让我觉得作者真的写得很出色。 真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有点小可惜的是,这个男子受重伤回到家的时候,太太、女儿都不见了,桌上只有一张离婚证书在等他,这会不会收尾收太快了?忽然间就让他一无所有,只剩下一张纸。有没有可能再想想怎么样的编排,或者是更好的一个收尾,而不是就直接扔给他一张纸。 方:作者带有一点黑色幽默,有点讽刺地讲这些不好的情况,妻子出轨、女儿出柜等,这些情况虽然很负面,但作者还是用比较幽默的方式去形容那个画面、那个情况。作者笔下的男人生活很糟糕,诸事不顺,健康、老婆、孩子、工作什么都不顺,这么不顺遂的人生,但作者叙述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再给他一刀,反而让他有点自嘲,以幽默的方式来开展故事。 另一方面,他的故事也非常鲜明,像牛油讲的戏剧性很强。他的故事曲线做得很好,有高低起伏。其他的作品,作者在写故事的时候,人物或故事的发展,有些其实没有处理得很好,有些会陷入一个框架里面,然后在框架里面绕圈圈,在里面发展故事。结果故事并没有突围,离开那个框架。而这位作者是有去发展故事、发展人物的,他设计故事的技巧比其他作品来得好。 至于隶亚所说的结尾问题,我看了也是愕然,我还想看更多,希望作者可以慢慢地写。后来我就想为什么他会这样,以一个有参赛经验的人来讲,我觉得是因为这次的截稿日期比较早,他来不及写,所以只有4500字,作者其实还可以用500字来继续发展,但可能交稿时间太紧迫,他来不及修改,就快点收尾。 【2票作品讨论】 〈锯脚〉 牛:这篇我没有选,但它是好作品。因为日常毕竟很难处理,把日常写成小说就更难了。 这个题目让我有“荒诞剧”的预期,当然它在最后有一点荒诞的成分,但它是在一个大家都很善良,家庭很温暖的氛围下诞生的小荒诞,那我觉得还可以,虽然不是我原本的想像,可能只是我个人受电视、电影的影响,就希望看到一种很戏剧化的处理。但可能也因为这样,会嫌它在众多作品里面,显得比较暗哑,就很朴素地叙述一个小小女生和家人、和阿公之间的故事情节。 有个地方值得一提,主角完全没有主动性的状态,可能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就是有些事情好像这样做不好,但我还是让家庭去处理的这一点。如果放大一点去做别的投射,可能还可以解释出一些什么,但当然我相信作者应该是纯粹在谈家庭这件事吧。 杨:这一篇的对话写得非常非常好。出场的角色非常多,有妈妈、舅舅、卖药的推销员,“我”、阿公等等。其实故事里的情节,台湾也有类似的情况——小说里有人来跟他们说,只需要洗脚、买茶饼来弄茶喝,病就会好……这其实是江湖郎中来卖药,台湾把它叫做“地下电台卖药的”,那大多数都是骗钱的,吃了这个东西不但病不会痊愈,还会让病人的病况越来越恶化。果不其然,小说里的阿公后来就腿部发黑,必须截肢。 家庭题材要写得好,说不定在某个程度上会比〈闷〉那样的小说还难,因为这样的日常对话,很普通、平凡的百姓,要怎么样给读者看到他不平凡的人生呢?这是我觉得作者最厉害的地方,他把每一个家庭角色的性格都很鲜明地凸显出来,在人物塑造方面很成功。虽然我看完之后,并不能够确定这个主角对于阿公的锯脚究竟抱持着怎么样复杂的心情跟态度,可是让我看完后一直很难忘记的是,他写活了每一个角色,还有他说故事的口气,很像说书人的态度,这是非常珍贵的。 主角对于长辈的生病,其实无能为力,并且有很多心理层次的变化,可能一开始是无奈,然后想帮忙,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办,一直处在晚辈和长辈之间前进后退的某种关系。作者把一个年轻人的无力,又想帮长辈分担些什么的,某种算是爷孙之间的距离关系,拿捏得非常好,这是我给他投票的原因。 方:这篇故事写得很流畅,结构也很好,整个文字叙述、讲故事的方式我都很满意。但我不满意的是它的故事比较直线,不会有很大的高潮出现,因为故事的主题比较写实,是比较难处理的,像隶亚说的,怎样让平凡的故事呈现出不平凡,是很困难的。 作品的文字很细腻,可以让我投入到故事、各个角色和所发生的事件里去,文字叙述很流畅很好看。但是当我退一步出来时,会发现这篇小说的用色太平均了,深浅不是很强烈。 牛:对于小说,我会希望有更多诠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个很明确的,意有所指的对象。所以我才会说小说里的“我”的不作为,在这个家庭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故事当中有很多时代的背景和氛围的元素,它就会更丰满,即除了家庭之外,还有提到这个家庭所在的地方等等,可能会更好。 方:我也觉得它还可以延伸扩展,增强这个想像空间。 牛:或者那个推销员的产品,作者可以讲得细一点,比如来自什么地方等等,让它有一些可以超越文本让读者去思考的,一些作者故意放进来的符号。作者可能真的单纯想讲这个家庭的故事,但我觉得变成小说时,他其实可以处理家庭跟家庭以外的更大的东西。这可以是一篇很有潜力的小说。 【1票作品讨论】 〈双重否定〉 牛:会不会是因为我是男人,所以只有我投?我觉得这篇阅读起来很有趣,当然比较奇怪的是,为什么主角是一个泰国人?是要用一个刻板印象来调度这个故事吗? 可能我从男性的角度去看这篇小说会有自然的盲点(现在似乎说什么都要先说一个前提),但我觉得作者在讲述女性的性事时,不是单一的被动或主动,而是介于被动跟主动,有一些暧昧的部分,是作者处理得还蛮不错的地方。故事里也有提到一些东南亚跟中国的关系也很不错,故事以身体和权力去展开,如果朝政治的方向去解读这篇小说,故事中我们东南亚人跟中国的生意伙伴之间的关系就有玩味的空间。 故事里有蛮多好玩的梗和伏笔,但结构还是蛮协调的,而且后面都有把他留下的伏笔处理掉。这是挺优秀的地方。作者描写女性的角色有点潇洒但又很世故,我也觉得蛮有趣的。只是相对而言,那个男人就太扁平了一些。 杨:我一直在想〈双重否定〉这个题目,究竟作者的双重否定是哪两重否定呢?而我一旦细想,总觉得后面好像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事。 我原本很想投这篇小说一票,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从作者的描述里给我一种必须鼓起很大勇气才可以写这个故事的感觉。小说有点私小说的意味,是不是因为这样,才把角色设定为从泰国前往中国,而不是设定马来西亚前往中国?阅读的过程我一直在想这件事情。 如果尝试去拆解它的故事的话,它是打工私生活的故事,爱的初体验的故事,还是一个性冒险的故事?我打了好多的问号。可是不管是哪一种,我总觉得好像在于女性身体经验上,它存在着某一种残忍跟伤害,然后会让我想到,这个女性的成长之路是不是充满着很多荆棘?尤其里面有一个场景是,小说中的主角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某一种约会强暴,所以她当场好像被催眠一样,让自己转换心态,其实这是一场性冒险,是性的探索,是在跟人约会。这一种瞬间的切换,是当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吗?小说的结尾,最后一句是男人跟这个女孩之间的对话,“让她有些怀疑自己的报价和实际的价值”,那意思就是说,这个女生觉得自己是一个物品。这一段让我觉得那段经历无论是约会也好,或者是性冒险或是什么样的旅程也好,好像背后有个说不出来的一种伤害性。 男女之间的性不见得是某一方压迫另一方。但我又不觉得她像莒哈丝写的《情人》那样,一个没有性经验的女性,第一次接触到男性的时候还可以反客体为主体去压倒这个男性,作为某一种靠我的青春肉体去挑逗对方,而达到的一种性颠覆,有那样的所谓愉悦的享受的部分。作者定这个题目会让我觉得,她虽然游走在私小说的边界,但她有种去回顾自我价值,以及这段旅程的伤害的感觉。 方:这篇我没有选,可能因为我是以女性的角度来看这篇小说,并不很欣赏作者设计的这个人物,以及这个角色怎样去处理自己所面对的事情。当然我们可以解释说,这个女主角比较任性,有自欺心理,有点虚荣,但是里头的一些逻辑跟情理都有一点冲突。比如说她跟李先生是第一次,但是以她这样的性格,怎么会是第一次呢?在这里就有点疑问。还有一些其他小细节上我也有所疑问,看了过后就让我觉得有点突兀。 牛:可是隶亚,你都这样说了,那不是更应该投它一票吗?我们先不要强调私小说那一块,如果这就是单纯的一篇小说,然后你解读到上面所解读到的,我觉得是很值得去投一票的,因为它描述的是现实、残酷,还有女性被异化的情况。 杨:我想一下。 牛:嗯,我想要争取这一票,因为我很喜欢这一篇,当然有些时候讲自己喜欢一个很残酷的小说,是很奇怪的。 〈跳河〉 方:这篇是我投选的。故事紧凑、密实,写阿滨的家,村里的人、学校、外公,以及他的整个人生,慢慢从大河延伸出去。作者所呈现出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一个少年的淳朴和天真。说故事的态度很诚恳、很自然,没有太多的卖弄。 牛:小说的上半部跟下半部好像有差别,上半部写得比较好,上半部有点松散,不知道为什么。我嫌作者谈爷爷的部分太少了,那应是重点,但是作者轻描淡写地就不见了。当然有时候我们谈故乡,谈生命之河时会有些跳脱。作者一开始用死亡来包裹,然后用他爷爷的死来结束,这方面是可取的,但我嫌他重点经营得不够,前面写传说什么的,却杂七杂八的太多了。 方:嗯嗯,这个我不否认。外公的部分其实是小说的亮点,很可惜他没有在这里发挥好。 杨:这篇我笔记写的记录是几个关键词:纯粹、干净。他的文字是这一批小说里最朴实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那种很朴实的感觉里面,又有一种很奇异的气息在流动,让我觉得这是篇很神奇的小说。乍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可是相反的,有一种很纯粹的感受,好像那一条河就是他生命的所有,有种看透人生的感觉。这篇小说有点介于少年小说和我理解的短篇小说之间的界线。我给这篇的分数也是很不错的,只是没有排在那么前面而已。 〈旮旯〉 牛:我很喜欢这篇的文字风格,我还记录下他很多的金句,你可以说是匠气吧,但作者有能力从一个意象开始一直发展,比如他在角落看到一只壁虎,再看到一个洞,生命中所有的东西就从那边跑掉了,像一个小黑洞。 小说里的长照者,好像是文学主题中比较少关心的人物。这篇主要讲述一个长照者的心情,即使她对家庭也有怨言,但在她老公中风之后,她又好像有责任把家庭缝合起来,但是洞一直存在,最终越来越大。只是我不能理解他一开始就说洞已经在了,然后才讲那些问题,这个顺序我觉得有点怪,其他部分我其实蛮喜欢的。 作者过于专注在长照者阿梅身上,导致其他人物比如她老公和孩子都非常扁平。从心理小说的角度来谈的话,他有很好地把阿梅的心理写照,用各种意象、以诗意的方式把她刻画出来,这一点有别于其他作品。他文字风格之强烈和〈闷〉差不多,但不是那种会让大家退避的程度,文字中不时会有些巧思。比如有段文字是:“她会在出门前的三十分钟把冰箱里的冷冻包子放进锅里蒸一蒸,把内馅蒸熟,把时间蒸熟。熟了之后他们就醒了。让包子跟他们拌个嘴之后便把他们送走,时间就能够归还给自己了。”作者相当仔细地在形容一个在家里做长照,同时又必须去工作的女性,将她的日常生活用很诗意且很日常的方式写出来,我觉得是很难得的。 杨:这篇在我这里分数没有那么高。作者的铺陈很细致,尤其粤语对白是很出彩的地方,将民众、街坊的气氛反映得活灵活现。但不知道为什么,小说收得太急促了点,明明前面对阿梅的人生铺陈了很多,忽然间“唰”一下就收了,有点可惜。 这一次写得好的小说有太多篇了,我不得不取舍,这篇就没有排得太靠前。 方:就像隶亚说的,结尾收得太快,突然间就没了。其实他还可以再发挥,我还想继续追看他的故事发展,结果它就完了,字数停在3500字,比我们的字数限制还少了超过一千字,所以我又去猜测,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我唯一能够得出的解释就是交稿时间要到了,他要在11点59分呈交他的作品,所以他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构思接下来的东西。他结尾收得比刚才的〈阳〉更快。〈阳〉至少还有给读者一个很扁平、很快速的交代,但是这篇,作者好像在说:“我就写到这里了,你们读者自己去联想,自己去发挥想像力”,像是开放式的结尾,但我也没觉得它很开放,所以我也没有选这篇。 〈失业者〉 杨:这是一篇“卖猪仔”的故事,讲的是失业的父亲和失去人生的儿子的故事。我第一时间看完之后觉得作者写得很好,可是深思之后又觉得,前面那么细致去铺陈这个家庭面对贫穷的感受,大儿子那么的辛苦,剧情忽然间连接到一条“卖猪仔”的新闻,将故事串起来……我就想,其实卖猪仔的这个连接可以成立,也可以不成立,因为前面的贫穷不一定导致他要去卖猪仔嘛,但是他是把它连接到这个地方去。我在想,其实作者写到卖猪仔,是不是想强调一个人如何慢慢被铺垫,被慢慢推向谷底、很绝望地被推下一个悬崖的过程。我会觉得,作者用那一条卖猪仔的新闻来做一个收尾有点太草率了。 我给他票的原因,是因为前面兄妹之间的感情很打动我,还有因为家庭面对经济问题而不得不中断学业的处境也很打动我,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有我自己很享受的地方。至于这个卖猪仔,应该要怎么样去处理呢?作者也许可以再想一下,但这个大儿子的角色真的写得很立体,很不错。 方:这篇我没有选,在此说几个重点。故事写被骗去当猪仔的哥哥,但我觉得很好看的是他跟妹妹的互动,里头有种小孩的灵性,像是小说里的一股清流。这个家庭的生活是很惨淡的,但是跟妹妹对话的部分就出现了一种对比,让整个故事变得更有层次。 通篇小说很生动、很自然,但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太有惊喜。可能是因为作者一早就已经设定“卖猪仔”这个课题,所以他一开始就慢慢要把故事导向过去,读者读到中间的部分,看到这个年轻人失业后找不到工作,后来有人介绍他工作,我们就可以猜想到时下最热的课题之一,就是“卖猪仔”的新闻,而哥哥恰好又符合这个年纪,所以看到最后几乎没有什么惊喜了,作者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太直接。 还有一个我比较不满意的部分,就是作者直接用新闻来呈现结局。我觉得他可以多做一点功课,让它设计得更好。我不是说年轻人被卖猪仔的课题很老套,但你可以让它更好看一点,带出不一样的、更深层的思索,而不只是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当然,兄妹的部分处理得很不错,尤其是结局的最后那句:“一只小猫经过,阿敏开始想猫。”他们兄妹有聊过猫的事情,这句话承接着卖猪仔的新闻,寓意哥哥已经陷入危险,但妹妹还懵然不知的童真。 牛:因为票数限制,我只好把它拿掉,如果有多一票的话,我会给这一篇。这个题材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很重要,这是近几年爆发的社会问题。像隶亚和方肯说的,作者的铺陈手法非常好,我非常喜欢他写哥哥和妹妹有小摩擦的那一段,说万字票被妹妹不小心拿走的部分,写得非常好,充分描绘出一个人绝望到最后只好去赌了,到最后他真的赌上了他的生命,当然那是后话。作者循序渐进地把一个人的变化描写出来,从父母失业到必须在路边卖东西就开始铺陈。这种情景在马来西亚很常见,我们开车的人都看过,路边有小孩子拿着小东西来卖,那就是取景于我们周遭的情况。 最后要说的是,可能因为我是做媒体的,所以会对最后的新闻报道比较敏感。电视新闻报道是不会说“瓜雪15日讯”的。但其他的我都觉得非常好,我个人非常喜欢。 〈前夕〉 牛:我想特别提及这一篇作品。由于只能选五篇,这篇无法入选,但我相当喜欢。 这篇是亡国感很浓的一篇,讲述的是香港的故事。我对马来西亚以外的故事蛮感兴趣的,而且还是以对话体书写,在所有作品之中相当出众。我喜欢作者处理尼斯湖水怪的部分,尼斯湖水怪出现了,民众都没有反应,其中对于亡国的情感是很浓烈的,有一点像古代笔记小说的感觉。作者是有潜力的,但我觉得还不足以得奖,只是想提一提作者在小说中的做法。 【第二轮投票】 三位评审针对第一轮有票数的作品进行第二轮投票,投选出各自心目中的三甲作品。第一名的作品计3分,第二名的作品计2分,第三名的作品计1分。 第二轮投票结果: 〈我见青山〉:6分(牛1 杨3 方2) 〈闷雷〉:6分 (牛3 方3) 〈阳光普照〉:3分 (杨2 方1) 〈双重否定〉:2分 (牛2) 〈失业者〉:1分 (杨1) 方:大家对以上的结果有何看法?我投的三篇作品都在前三,所以我没有意见。 牛:嗯,我只是对于没办法说服隶亚把票投给〈双〉,觉得有点可惜。 方:隶亚完全没有把票投给〈闷〉哦? 杨:我对性别议题的小说要求很高,它没有让我觉得写得很好。应该这样讲,这次所有的作品中,文字功力最厉害是〈闷〉,可是它的关怀度太低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它里面隐约存在着某种厌女的气质,会有一点点让我觉得因为文字能力很好,所以作者可以这样去操作。可是作者他真的很关心跨性别群体和性别议题吗?我还是会打一个问号。我觉得对于小说人物处境的关怀跟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只有文字技巧,好像没有办法可以说服我。 方:隶亚比较可能注重人文关怀,和道德上的价值观。但我个人觉得,解读还是在于读者,写小说的人就是把故事写出来。隶亚提到有没有同理的部分,我觉得可能还不至于那么严重。 隶亚没有选〈闷〉,牛油没有选〈阳〉,牛油有没有话要说? 牛:其实〈我〉和〈阳〉,我都会让路给〈双〉,所以最终我是从两篇之间选了〈我〉,因为〈阳〉的结尾我很不喜欢,作者收得很尴尬。留下一张离婚协议书的结尾太普通了,前面这么精彩,最后只是一张离婚协议书……而且以他们作为底下阶级的家庭状态,不会放一张离婚协议书这么文绉绉、诗情画意的,所以我就选择〈我〉。 杨:我的第一名是〈我〉,觉得它写得非常好,很动人。 我发现你们的第一名都是〈闷〉。刚刚第一轮投选的时候,我也有选它,就表示它是一篇好小说,但是我总觉得他很像几年前的台湾文学奖,就是作者知道可以怎么写一定会得奖的方法,现在其实应该要告别那个阶段了。太“文学奖”样子的小说,我心里会抗拒。 小说作品,最终的目的是要发表,甚至作者以后可能会想出版,让它尽可能被更多人读到。所以我才会说,对于里面妈妈的角色很可惜,这是我没办法支持它的原因之一。相较之下,我的首奖给〈我〉,因为不管是小说文字的处理或是情感的连接,都深深地打动我。 牛:其实我有一度想把〈双〉放在第一名,让它的排名可以靠前一点。〈闷〉一读就令人惊艳,像隶亚说的,这篇就是来参加文学奖的。作者用第二人称,谈异族的跨性别课题,也用了很多回教宗教师唱经的段落,就是来挑战我们要不要给他名次的。〈闷〉得奖是OK的,至于是不是首奖,我觉得不重要。我个人比较希望看到这篇作品发表之后,会有怎样的效果。在马来西亚,这类题目好像真的很少。 〈我〉的“马劳”议题当然很重要,但因为我是“马劳”,我会觉得它可能还写得不够深入,所以我把它放在比较后面的位置。但如果〈我〉得首奖的话,我没有意见。 方:刚才隶亚提到〈我〉有兼顾故事跟人文关怀的部分,我似乎有被说服到。相对于〈闷〉,〈我〉的作者的确是在各方面考虑得比较周到。〈闷〉的作者可能在技巧上或文字功力上比较高超,但是整体的故事设计就比〈我〉少了一点考虑。我不介意〈我〉得首奖。 【第三轮投票】 经过讨论,三位评审同意三篇得奖作品为〈我见青山〉、〈闷雷〉、〈阳光普照〉。评审们进行最后一次的投票,决出作品的得奖名次。第一名的作品计3分,第二名的作品计2分,第三名的作品计1分。 第三轮投票结果: 〈我见青山〉:8分 (牛2 杨3 方3)【首奖得主】 〈闷雷〉:6分 (牛3 杨1 方2)【评审奖得主】 〈阳光普照〉:4分 (牛1 杨2 方1)【评审奖得主】 【对参赛者的建议】 牛:我蛮欣赏这一届作品有很多元的取向,而且现代感很强,这是我觉得年轻的作者可以走下去的,等到成熟一点,再去写一些有关历史的题材,因为历史题材需要花很多时间和阅历来处理。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足够敏感去捕捉到身边人的一些困境,像这次有些作者就很好地抓到了一些工薪阶级的问题,年轻白领女性在职场碰到的问题等等。这些题材开拓了大家对马华文学一般的想像,是可以继续深耕的。 另外一点是,我期待在语言文字上面,我们可以回归到更原始、更有别于所谓的规范华语的样子。这种原始不一定是要用方言,而是怎样把生活中的语言变成书面文字。这是我们这一代或者更年轻的一代可以继续去拓展的,因为现在我们使用的是语音、汉语拼音的输入法,是一些大机构所制造的。我在工作上就有发现,其实很多词组已经不自觉地被“规范”掉了,你要查一些字、输入一些原本在记忆中的那些用语,在拼写出来的时候已经没办法马上出现了,需要我们慢慢去找出来。这些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工具,似乎慢慢在让我们所用的语言变成规范的样子。我在工作上为了快捷,经常就会放弃我原本想用的词汇,而选用一些输入法马上配给我的文字。这是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抵抗的事情,因为马来西亚的华语多年来发展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不应该在全球化或者大中国的影响下,让我们的语言失去自己的特色,那是很危险的事情。 方:这次的23篇作品,约三成的参赛作品还是用悲惨、灰暗、糜烂的写法,似乎认为这样可以突围,但其实不一定的。因为很多作品都很类似,要突围的话,当然要写一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而不是一直在卖悲惨、卖灰暗。不如多去写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生活的反省等题材,这些题材不只可以用散文的方式呈现,也可以用故事来呈现,让读者通过故事多一些省思,一些启发,让人有惊喜、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不是一提及文学作品就都是很悲惨地写一些未婚先孕、女性的悲哀、男人失业等,不断重复使用这些素材。 杨:这次是我在马来西亚第一次评台湾以外的文学奖。我看完后非常惊讶,为什么这些不到25岁的人可以写得那么好,我在25岁时,自认有些事是根本做不到的,我甚至惊讶得一度怀疑:这真的是新秀组的稿件吗? 我特别想说的是,很多篇小说都很出色,因为他们都做到了小说家的功课,他们成功超越自己的年龄,自由穿梭在任何不同年龄、角色、职业上,非常游刃有余地去书写完全迥异于自己人生的故事,而且写得非常精彩。 再来我想特别跟评审奖〈闷〉的作者说一些话。我想说,请你不要怪我没有把第一名投给你。其实你让我想到二十几岁的我,那个时候的我是那么的想拿文学奖,那么追求技艺,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在文字上雕琢得更华丽,变得无可挑剔、完美。可是,如果我的心思都放在这边的话,我其实没有办法静下心来想想,到底我的内心最在乎什么? 我想跟所有参赛的作者说,当我们追求更卓越的文字时,也要想一想我们的心里究竟放着什么。这也许是跟小说家的功课一样重要的事情。 【对花踪文学奖的期许】 方:我的期许很简单。花踪办了这么多年,评审们每届的期许,看到花踪都有尽量去办到。这次我的期许是希望可以在新秀组设立一个儿童文学组。我觉得儿童小说是可以发展的。近几年来我办活动或参加讲座,有不少的年轻人,即学院生或大学生以下的,他们都问我本地哪里可以发表儿童小说?我想了想,似乎真的没有一个园地让他们投稿。我知道留台联总已有主办“马华儿童小说创作奖”,但希望他们可以有多一个机会。 杨:对于马来西亚的朋友来说,我是一位外国评审。我也没有真的参加过花踪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只有在星洲日报的报道上看过,发现在典礼上会有一些艺术表演的部分,是华人文化的传承,这是我在其他颁奖典礼上很少看到的,台湾的文学颁奖典礼可能会找一些管弦乐队来演奏,然后就是颁奖等流程,并没有把当地文化特色放在表演节目上,同时跟颁奖典礼做结合。所以我很想去花踪典礼现场看看。 另外,我知道花踪文学奖从原本的新诗、散文、小说组之外,也多增设一个特别文类的项目,上届是武侠短篇,这届是童诗。我觉得这是给华人更多的创作机会,是非常好的,因为擅长不同领域、文类的人,也许就可以在不同年度的文学竞技场上,施展自己最擅长的项目,然后可以留下一个对于他自己印象深刻,也给读者印象深刻的作品。 牛:主办方可能可以重新考虑把新秀组的年龄限制降低了,因为我们这次已经看到新秀组的作品非常成熟,甚至足以跟马华组较量,所以可以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面被看见。以前的新秀组好像是23岁以下的,不妨考虑重新调整。因为看到现在的新秀,其文字功力和思考的接触面都很好,我觉得不需要再把年龄限制放到这么高。25岁对张爱玲来说已经太老了。 我一直希望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让新秀组也在主要的颁奖典礼大会上一起被表扬。我一直觉得文学奖要颁给新晋的作者,应该让他们和“大人们”共台了,他们也应该被看见。这几年接触年轻作者们,他们心中对此都很渴望,他们内心的话就是:“哎呀,你看马华组是在晚会上颁奖,我们(新秀)是隔天早上文艺营的一个小部分。”那种领奖的感觉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要让马华文学继续走下去,应该要花更多心力在年轻人身上。
2天前

动力青年

2天前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Hip-Port製燥廠 聚集嘻哈音樂愛好者
中文嘻哈音乐平台Hip-Port,是由一群年轻人在自身业余时间运营,以整合资讯的方式推广新时代的中文嘻哈音乐。其英文名称源自“Hip Hop(嘻哈)”中的“Hip”,结合意为平台的“Port”。中文名称“製燥廠”意指“聚集各种躁动的厂牌”。 Hip-Port的经营模式多元,2B Show起初便运营YouTube频道、Bilibili、抖音、西瓜等影像平台账号,随后扩展至自有嘻哈音乐平台,并成立了官方网站,以及Instagram、Facebook、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账号。 江舒慧(小梳子)和黄运雁(小雁子)在新冠疫情期间开始经营YouTube频道2B Show,主要内容为中文嘻哈音乐的reaction video。一年半后,她们意识到影像平台的局限性,拍摄与剪辑所需时间巨大,新闻传播与宣传的速度较慢。因此,她们萌生了建立一个更全面自媒体平台的想法。2022年1月,江舒慧开始尝试搭建网站,Hip-Port的其他同仁在此时义不容辞地加入、提供协助,平台于2022年3月3日正式推出。 江舒慧表示,Hip-Port成员是大学新闻系的同学,并非全员都热爱嘻哈音乐,但资讯平台的工作与新闻系专业较为相符,因此团队一直利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合作分工:江舒慧及卢姿伊负责搜集新闻内容、追踪歌手动态;黄慈馨负责文字校对、文案撰写、帖子排期等编辑工作;雷沅沅则负责版面设计。由于居家办公,工作时间比上班族更为灵活,江舒慧也主动承担影片拍摄与剪辑工作。 虽然每位成员都有自己的正职,他们在业余时间经营这个平台,力求在有限的时间与预算内做到最好。因此,江舒慧认为,能够从最初的reaction YouTuber逐步发展到如今成为演唱会主办方的合作媒体,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就。当提及未来的突破,江舒慧指出,目前之所以专注推广海外的中文嘻哈音乐,是希望能够为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吸引更多海外粉丝的关注。未来,平台计划逐步拓展至国内rapper的专访与内容推广,将更多的流量引导至本土歌手。目前,Hip-Port经营了快三年,成功聚集中港台、新加坡等地区的粉丝,此时为马来西亚国内rapper进行推广会比一两年前更有成效,因此近期也计划开始做国内rapper专访。 近距离接触与推广中文嘻哈音乐 平台希望通过资讯整合聚集嘻哈音乐爱好者,因此努力维持更新频率。江舒慧表示,经营Hip-Port是出于自身对嘻哈音乐的热爱,因此并没有太在乎帖子的曝光率。如果内容获得较高的触及率,她视其为额外的收获;若触及率较低,则看作是摸索与学习的过程。至于购买follower等提高曝光率的形式,对平台来说也并无意义,因为平台的初衷在于累积真正喜爱嘻哈音乐的受众。 此外,平台实行一套主办方互惠的宣传方式。每当海外嘻哈音乐艺人来马演出时,Hip-Port会主动联系主办方协助宣传,接着与主办单位换票,送票回馈网友以及平台工作人员。江舒慧认为这种互惠形式对现阶段来说是双赢的,不仅能帮助主办方宣传,也能回馈一同打拼的工作人员,同时让更多人知道Hip-Port的存在。 比起曝光率,平台追求的是近距离接触与推广中文嘻哈音乐。举例来说,2B Show YouTube频道的《Rapper来做客》单元,通过专访的形式让歌迷了解来宾的音乐之路,且让艺人有机会分享自身创作理念。此单元通常会选择与新作品发布的艺人合作,后来也选择嘻哈音乐节目中较为热门的参赛选手。此外,平台也会主动联系到马来西亚开演唱会的嘻哈歌手,进行现场专访。 构建本土中文嘻哈音乐市场 江舒慧认为,嘻哈音乐能够真实且直接地表达歌手自身的情感与观点。Rapper需要自己创作歌词,因此嘻哈音乐对自身真实情感的表达尤为着重,无论是快嘴或抒情,其核心精神在于歌手的表达能够形成情绪出口,以及引发听众思考。此外,中文嘻哈音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展现文化与地方认同。举例来说,马来西亚中文嘻哈歌手会参杂中文、马来语、英语和方言,来突显本地的语言特色,也会在歌词内加入自身州属的特点,由此突显州属代表性。 近年来,中港台一带嘻哈音乐的趋势逐渐走向主流舞台。江舒慧认为,这一改变将为马来西亚本土的中文嘻哈音乐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接触国外的嘻哈音乐,能够激发本土听众对马来西亚歌手出产的嘻哈音乐的兴趣,并为本土歌手提供了更大的听众基础。这也鼓励更多创作者思考在自身土地上发展嘻哈音乐事业的可能性。马来西亚存在许多有潜力的中文嘻哈音乐歌手,但缺乏被看见的契机。江舒慧相信,创作、聆听与推广的结合,能推动更多马来西亚人了解嘻哈文化。她坦言不确定Hip-Port能带来多大影响,但“大家有在坚持做这件事情”是构建市场的前提,因此会持续积极地经营平台,成为艺人宣传嘻哈音乐的窗口。 此外,江舒慧亦谈及马来西亚有不少值得推荐的嘻哈音乐厂牌,如萬發(Ban Huat Sdn Bhd)、+60、LANXY MUSIC等等。近年来,本土厂牌坚持举办大大小小的中文嘻哈音乐演出,也成为听众了解马来西亚嘻哈歌手的机会。江舒慧提及2024年初,萬發和台湾浮现祭在Zepp KL联办嘻哈音乐节“拢总发啊”,她认为这种合作形式能够增加嘻哈音乐的听众,并且有助于不同歌手听众群的交融。类似的表演机会,也鼓励马来西亚嘻哈歌手与不同国籍的创作者们交流与观摩,从而探索、开发自身作品的独特性,不至于被市场淘汰。
2天前
动力青年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有话说】減少虛擬接觸 回歸實體桌遊
桌游是什么?狭义上,“桌上游戏”最初指通过物件或指示物在特定的图板或盘面上放置、移除或者移动的游戏。广义而言,桌上游戏可泛指一切桌面上的游戏(英文有Tabletop Game之说)。在日渐虚拟的现代社会,桌游是一种需要面对面互动的实体游戏。 作为一名桌游爱好者,李梓维的正职似乎和桌游并没有太大关联。他是科技公司市场部营销经理。但他和桌游之间的羁绊从中学就已经开始延续至今,且日渐狂热。 李梓维深爱桌游,但也了解这是属于比较小众的爱好,也很少会特地找人结伴玩桌游。他笑言:“几乎只有和身边的一些朋友有玩桌游。我想培养更多人玩,日后更容易找到桌游kaki。”。虽然桌游并非他的职业,但他热爱桌游,也欣赏别人喜欢桌游。 桌游初体验与文化传承 李梓维的桌游之旅始于中学时代。当时,《三国杀》这款游戏风靡一时,李梓维也购买了一副。当时,版权意识尚不普及,卖家与买家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他花了20令吉在书店买了一副翻版桌游,便与朋友们一起体验。渐渐地,他发现桌游的独特魅力。这款起源于《Bang!》的游戏,因一位中国玩家的创新,改编成了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三国杀》。 有人说桌游是文化的载体,从《Bang!》到《三国杀》,其背后蕴含着文化输出与接纳改良的过程。 大多数人或许曾玩过《UNO》或《Monopoly》(大富翁),这些经典的桌游早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再往前追溯,象棋与麻将等古老的桌游同样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文化与社交活动中。事实上,在这些著名桌游问世之前,桌游世界里已有无数种形式的游戏。李梓维提到,现代桌游的种类繁多,全球已记录超过8万种桌游,每年新增的桌游数量达到2000至3000款。桌游不仅是一个娱乐活动,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设计师、制造商、发行商等。 桌游还衍生出了专属的配件,如骰塔、卡套等。当桌游这一活动发展到极致时,它周围的产业链也应运而生。桌游店和桌游咖啡馆(Board Game Cafe)便是这种趋势的产物。一些店员甚至会亲自引导他们玩,哪怕是新手也能迅速上手。 桌游中的人际交往 通过桌游,李梓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研究桌游策略、分析桌游趋势、探索新型桌游,并定期举办聚会,大家会选择一个民宿,聚集三四天互相交流。 李梓维提及,桌游种类繁多,除了静态,也有动态的桌游。有的桌游考验战术策略、手部使用技巧、运气,可谓五花八门。桌游的难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短则5分钟可完成,长则可能需要6至7小时。由此可见,当桌游进入精致阶段时,它绝非普通的消遣游戏。 桌游限定人数吗?实际上,也有一人桌游。而在桌游圈内,4是幸运号码。例如,像麻将这样的经典游戏,4人的组合常常是最理想的。一些桌游可以自己加入新规则,如《村》可以加入村规。作为一名资深玩家,李梓维尤其注重桌游的玩法、主题及其所传递的深层次信息。例如《Watergate》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他因为这款桌游才了解水门事件。桌游可以承载的已经不只是游戏,更是历史命题。一些桌游如《The Mind》(心灵同步),甚至会让你感觉和其他玩家心灵相通。 德国以教育理念著名,李梓维提及,德国的学校鼓励玩桌游,他以此得到灵感。他曾为公司设计团建活动,因为加入桌游,让他看到同事的另一面。有人透过桌游展示的另一面特质,如好胜、主导性、细腻等特点,他也发现团建新的可能性。他认为团建并不局限于公司,甚至教会、社区等团体也可以通过桌游来增强团员间的凝聚力。这种从游戏中流露出来的“本性”,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感情。不同人数、年龄段和背景的团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桌游进行互动。 对他而言,玩桌游这回事,一直以来很吸引他的元素,就是以上这些特质。有些人玩桌游玩得很认真,自己全力以赴,会对别人玩爽的态度而感到不满。有些人做一个决定需要很久时间,可以看出他是着重细节的人。小孩也会在很多桌游里展现合作性质,一旦一个小孩搞砸了,全部小孩会选择去责怪。这是一种体验和教育机会。 李梓维认为,桌游结束后,总有一些令人回味的瞬间,可能是某个玩家做出了一些荒诞的举动,也可能是有人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一命。不论是《三国杀》还是《狼人杀》,每一款爆款桌游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刻的文化价值。 虚拟时代需要实体玩意 李梓维指出:“桌游的可贵之处,是在这个虚拟时代,让我们仍然可以接触实体的东西,可以透过实体带出形而上的概念,如命运、力量、寿命,这些有深度的桌游更让我欣赏。有些桌游艺术价值也很高,而且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就像象棋,在巴刹、文具店、杂货店也可以轻易买到,桌游看起来不大,但在我们身边已经很久,人类文明经历过很多冲击,桌游始终还在。” 或许,如他所言,人跟人面对面的交流,原本就是很基本且重要的需求,也就因为可提供这样面对面深度交流的管道,所以桌游不会过时。 然而大众对桌游的理解依然是不足的。桌游界有个权威的资料网站 BoardGameGeek(BGG),原本在马来西亚轻易得以浏览。有天玩家忽然发现它无法被访问,后来发现是警界以居家公开赌博法令(Akta Rumah Judi Terbuka 1953)禁止国人访问网站。李梓维说道,台湾或德国等欧洲国家拥有关于桌游的展览,本地网络管制却对桌游却步。这反映出群众对桌游的不了解。 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李梓维,未来的国人也会对桌游有更多的理解。
2星期前
学海热门
6小时
24小时
1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