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山本土潮人佘任癸和Seah Ling Chai了解不多,但从历史的追索,仍可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Seah Ling Chai,至今虽未能查询到其真实中文名字,但据考他是佘泰兴之子。佘泰兴是谁?1873年,柔佛议会扩大了组织,除设有议长,议会议员之中有21位马来议员和两位华人议员。而这两位华人议员,一位是华人首长(Major Cina)陈旭年,另一位就是佘泰兴(Seah Tee Heng)。根据Carl A.Trocki在《海盗王子:天猛公与新柔的发展》一书记述,佘泰兴是当时新山士姑来河港主,也是继陈开顺、陈清丰之后,柔佛第三任的华人甲必丹。由此观之,佘泰兴在当时应是与陈旭年齐名的一号人物。在新山,由柔佛大皇宫至中央医院前一段海滨公路,据说原是由他出资兴建,而被命名为佘泰兴路。惟在1970年代,这条路易名为Jalan Tun Dr.Ismail,以纪念已故副首相敦依斯迈医生。佘泰兴就像这条路的被易名,迄今我们对这位佘姓领袖的生平事迹近乎空白。
佘任癸和Seah Ling Chai有没有亲属关系?至今尚未能考其实情。但若从新加坡和柔佛潮人甘蜜垦殖史的历史常识推断,两人可能是同宗族人,也应是同辈。攻读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博士班的青年学者白伟权数年前曾到新山绵裕亭老义山做过完整的战前墓碑抄录田野调查,发现早期佘氏墓主近乎是潮籍人士,亦可追溯彼此的辈份排行。
旧时,新马华人有多个名字。事实上,佘任癸的墓仍立于今新山老义山上。惟其名刻记为佘宜炎,并记他“诰授奉政大夫,诰封五品宜人”。可知佘任癸曾向清朝政府捐买官衔。可惜墓碑未刻记其卒年。
我上篇文章〈新山的本土潮人势力〉刊出后,随即有新加坡读者陈先生电邮报馆,说其母太公(曾祖父)就是佘任癸,向我简述了其家系谱,指说他们祖籍“世居潮州澄海月浦乡”。感谢陈先生的热心提供资料。我相信,早期新山的佘氏家族大抵出自潮州月浦。而这一系族人,又与新加坡甘蜜业潮籍大商人佘有进、佘连成父子是同宗。
查《潮汕月浦佘氏族谱》(感谢中国潮人学者陈景熙博士惠赠),都能找到这样的一个家族分支系谱,其昭穆辈次世系是:“经邦勉宜克绍,琼桂惟羡齐登”。据知,佘任癸(即佘宜炎)的父亲是佘勉都,其墓原在新山士多利路交界处地段(后因扩建道路,经已铲平)。对照潮州月浦佘氏族谱辈次,亦完全吻合。
佘氏“勉”字辈,又曾向清廷“买官”者,在新山绵裕亭老义山古墓也有一座,即1878年过世的佘勉旺墓。墓碑上刻记佘勉旺“清例授儒林郎”。墓旁还写“柔佛封川世泽”的对联,可窥他应是当时柔佛政府重用之人。
佘勉旺是谁?与Seah Ling Chai或佘任癸之间,有没有亲属关系?待考。但在新加坡社公庙义兴领袖神主牌的记录里,除有柔佛第一任甲必丹陈开顺是“候明义士”,竟有佘勉旺之禄位,被列记为“明勋义士”,并记刻他是“世居广东潮郡澄邑萼埔都月埔乡”。与佘勉旺同列为“明勋义士”的,还有当时号称“陈天蔡地佘皇帝”的义兴首领蔡长茂。可窥佘勉旺在义兴会党里身分之高。
身分如此显殊的佘勉旺,既是义兴“明勋义士”,又受清廷授予“儒林郎”,显然在当时的新山华社应是有财有势,名气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可惜,我们今天的新山华人史研究中却未曾述及,竟不知他是何许人。
![](/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