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28日訊)中國武漢肺炎“來襲”讓隆市的德士和旅巴司機稍微“抗拒”中國遊客;但道地商民卻沒有太排斥,反應兩極化!
儘管大馬目前只出現7宗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還未到人心惶惶局面,但是已有部分德士或旅巴業者開始拒載中國遊客或拒接中國旅行團,以免被傳染。
ADVERTISEMENT
自肺炎事件爆發後,我國近日也相繼出現7宗確診病例,且病患皆為中國人,令多個州屬也傳出“疑似”病例的謠言,大批民眾因此搶購口罩和消毒液。
雖然此事讓一些德士或旅巴司機目前對中國遊客稍微“抗拒”,不過,《大都會》社區報記者今早走訪遊客集中的茨廠街和蘇丹街一帶時,發現當地只有少部分遊客或商民佩戴口罩,而且也沒如其他地區傳出排斥中國遊客的情況。
德士司機:確定來自湖北
將拒載及解釋原因
受訪的德士司機表示,自從大馬傳出確診病例後,他近日遇到操中國口音的搭客時,會先詢問對方來自哪裡,一旦確定來自疫區,如湖北、武漢等地,則會直接拒載。
他們透露,一直有在留意新聞,掌握各區的疫情,也知道哪些地區的情況嚴重;因此,在遇上來自相關地區的搭客時,都會向他們解釋拒載的原因,而對方也能理解。
“少賺一些 保命要緊”
受訪司機提及,也有部分同行採取同樣的“防範措施”,甚至有經營小型旅巴或私人接載遊客服務的友人,即時取消了中國遊客的訂單,寧願少賺一些,保命要緊。
他們坦言,隨著市場低迷,如今再碰上有關疫情,無疑大大沖擊他們的生計,載客量至少因此降低30%,令他們感到無奈。
不過,也有德士司機認為,相關病情在大馬並不算嚴重,且雪隆一帶也沒有確診病例,所以他們並不對此感到擔心。近日,有者也如常作業,不僅未考慮拒載中國遊客,甚至也沒有佩戴或準備口罩的打算。
茨廠街商販:主要顧客群無法避免
同時,茨廠街一帶向來是遊客訪隆必遊的景點,在大馬傳出病例後,該區難免成為大眾焦點;但茨廠街一帶的商販並未因此擔驚受怕,甚至沒有謝絕中國遊客。
受訪商販表示,疾病擔心不來,且中國遊客是他們的主要顧客,無法避免,惟他們會持續關注新聞,掌握疫情走勢,在必要時做進一步的安排。
他們說,儘管已見到部分業者或同行開始佩戴口罩,坊間的口罩也幾乎斷市,惟鑑於該區一帶尚未傳出疫情,所以目前還沒有佩戴口罩的打算或顧慮。
無論如何,他們始終認為,這些事情擔心不來,也沒什麼好擔心,走一步算一步就好。
葉先生(63歲,熟食小販)
沒傳病例不擔心
“我的顧客大多是來自中國、香港及臺灣等地,不可能拒絕讓他們用餐,且茨廠街一帶沒有傳出病例,我不認為有什麼好擔心的。這裡還沒有人確診,所以我並沒有打算佩戴口罩;若真的傳出病例,才可能會擔心。”
陳億發(29歲,土產店員工)
將關注疫情發展
“我們近日都會大概探問顧客來自哪裡,除夕當天我也曾接待到來自武漢的顧客,但基本上也沒有太擔心病情。店內有部分員工已購買口罩,也大年初一和初二期間也有民眾上街都戴口罩的情況,儘管市面上的口罩已傳出斷貨,惟我相信一些藥劑行近期會大量進貨,相信影響不大。目前還沒到人心惶惶的地步,過後的行動要等公司通知,但我們會關注情況的發展,也會多注意喝水或是否發燒等情況。”
林先生(68歲,德士司機)
載客量減30%
“我在疫情爆發後,不時都在關注新聞,確定疫情最為嚴重的有哪些地區,且近日已開始拒載來自中國湖北或武漢的搭客,並發現部分巫裔同行也這麼做,以策安全。除了很多同行這麼做,我一些從事旅巴或接中國遊客的朋友也寧願取消訂單,並避免到機場,畢竟疫情已蔓延到世界各地,還是要注意一下。武漢肺炎讓我的載客量減少了30%左右,近日平均每日拒絕兩三組顧客,且在接載顧客前,我也會先詢問他們來自哪裡,若真的來自疫區,我也都會解釋拒載的原因,對方大多也能理解,不至於發生不愉快事件。”
陳先生(70歲,德士司機)
中國客多選擇電召車
“如今大部分的中國遊客都選擇使用電召車,已經少有遊客乘搭德士,惟我並不擔心武漢肺炎的情況,也擔心不來。我在載客前,也不會刻意詢問乘客來自哪裡,一般都是他們想去哪裡,就直接載到目的地而已。我年紀已大,無論怎麼防範,要死終究會死,所以並沒有佩戴口罩的打算。”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