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國內

發佈: 12:00am 01/04/2020

全民抗疫減少接觸!AEON與AEON BiG首推Drive Thru服務

行動管制期間要如何既快速方便地添購各種日常必需品,又能減低與人的接觸降低感染冠病風險?AEON與AEON BiG首次推出的Drive-Thru服務絕對符合這兩項要求!

ADVERTISEMENT

AEON身為一家零售企業非常關注大眾的日常所需,為了讓大家在這段時間可以更方便採購,已開始在AEON Maluri 和 AEON BiG Subang Jaya推行Drive-Thru服務,而其它分店也會在4月1日開始提供這項服務。

這項方便的服務非常簡單,只需前往https://bit.ly//AEONDriveThru即可預選商品。實際的步驟如下:

選擇指定門市

進入網站後,點選取貨的門市。

選擇預購商品

在選擇門市之後,即可選擇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

填寫個人資料

完成選購後,點擊“NEXT”即可進入以上頁面,填寫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聯絡方式以及車牌號碼等等。

確認取貨時間

最後確認選購商品和個人資料無誤之後,填寫取貨日期和時間,就完成了。

Drive-Thru自取時間為中午12點至傍晚6點,大眾可在網站選擇自取的時段。欲知更多詳情請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MYAEONBiG/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2:01am 26/04/2025
科艺部助突破困境-赋能科技初创企业发展-【资讯】

作为以技术驱动的新秀,科技初创企业(Tech Startup)通过他们的创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解决市场需求或问题。

对于国家发展,这些初创企业不仅是在技术创新里扮演着重要角色,还为一国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社会发展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长郑立慷

从推动科技创新、创造就业,到促进经济增长、加速产业链升级,以及提升知识产权与促进社会变革,科技初创企业能够为一国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此外,他们也是带动企业界与国家数字化转型、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力量。

然而,马来西亚的科技初创公司无论在成长,抑或要进一步扩展时,依然面对不小的挑战,其中不乏融资难题、法规与政策的调整、市场竞争压力等。

科学、工艺与革新部长郑立慷受访时表示,初创企业一旦成功,就会足有带领整个行业的能力。

“不只是初创企业自己,它还能够带领整个行业往上攀升。因此,投资初创企业是等同于投资整个价值链,而非仅仅投资一家公司。”

“这也是为何科艺部知道科技初创企业的风险不低,但依然继续给他们伸出援手的最大因素。”

他强调,科艺部在提供援助或投资的过程中,确保所有流程是保持严谨,尤其其中涉及的资金都是纳税人的钱。

传统管道难获融资

科技初创企业必须从一个创新的想法起步,经过原型设计、组建团队,到完成本身的产品或服务、取得市场验证,才正式迈入真正的成长阶段。在这过程中,资金或融资往往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若创办人没有充足的资金,他们就得寻求获取资金的方案。不过,其他方案通常不会出现我们传统印象中融资单位——银行。

“科技公司到普通的银行贷款,是难以成功的。为什么?因为银行的作风属于保守型,会忧心风险高;其次是银行缺少熟悉科技的团队去了解这些科技公司的产品或技术,所以无法提供他们贷款。”

郑立慷指出,科艺部考量到这些科技新创企业面对的窘境,所以通过旗下不同专业机构去鉴定,继而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

例如,部门旗下的马来西亚债务创投公司(MDV)是专于提供贷款给科技公司,而且考量到风险高所以也会收取较高利息。他透露,不少新创企业依然会选择向MDV贷款,因为他们难以通过银行贷款。

“这是我们提供的其中一项便利。整体而言,我们最主要还是要帮助这些本地的科技初创企业,以便他们能够自行在市场上站起来。”

在探访过程中,郑立慷(前排右二)了解到我国许多企业在科技发展方面具有不小的潜力。

积极探访与聆听 为企业伸出援手

为更深入了解本地科技公司的发展,郑立慷近年拜访了多家企业,发现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具有不小的潜力。

“一些公司或许看起来不大起眼,但他们其实具有非常特别的技术,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解决我们面对的一些问题。”

他透露,参观这些企业之余,他也聆听了企业的心声,了解大家通常面对什么挑战或问题。

郑立慷探访多家企业,了解他们的营运模式,也聆听他们现阶段面对的问题。

他也提到,有些初创公司向他反馈,本身具有优秀的技术与产品,却难以出售给马来西亚政府;部分业者是先行脱售给外国公司,才获得我国政府机构的关注。

“这就宛如回力镖,他们得出国了,回来才会被接受。这主要是部分政府部门对本地的技术缺乏信心。因此,我们与财政部合作推出本地研发产品及服务计划(MySTI)。”

本地公司与本地技术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会进行鉴定工作,确认后颁发MySTI的认证标志。这意味,政府部门日后需要相关技术时,会先行与本地公司购买。

“我们从政策方面帮助这些公司。这也是我们的角色之一。”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放眼跻身首30国
由联合国旗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是各国和跨国公司评估创新生态系统、协助政策制定及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

在2024年度的GII,马来西亚于全球133个国家中排名第33名,写下2016年以来最好的排名纪录。在2021至2023年期间,马来西亚的排名是维持在第36名。

郑立慷解释,GII不是只依据一国的科技发展程度评估,而是包含人才培养,也把政府与私人界的研发支出纳入考量。

他提到,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不错,深受各国与企业界认可,尤其在工作态度和知识方面都很好,但本地没有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可留着他们,迫使他们必须前往海外发展。

在访谈期间,他也透露我国将从多方面着手,以推动我国科技与创新的发展:

◆ 半导体方面要走进先进半导体封装、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
◆ 预计2028年启用属于我国的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 拟在2028年透过我国制造的人体疫苗,实现疫苗主权(vaccine
sovereignty);
◆ 希望日后可开发非放射性稀土元素,包括开采、提炼和制造成品;
◆ 发展氢能经济(hydrogen economy),提供可再生能源,以增加我
国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并迈向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

在了解到企业所面对的问题后,科艺部从多方面帮助这些公司。

研发支出额需提高

至于研发支出方面,他认为,我国目前只是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用于研发,而私人界的研发支出投入也不高。

“政府与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尚不够多。虽然政府每年有持续增加数额,但综合来看,我们的研发支出还是较低。不过,我们还是会努力,希望可以在2025年的GII进步至第30名。”

在第十二大马计划下,政府通过科艺部推动多个扶助计划,以支持关键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该部门目前在智慧科技与系统方面拨款1.1亿令吉(占43%),以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IoT)、智能制造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带动本地企业提升竞争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医疗与保健领域,科艺部也投入5800万令吉(占22%),重点支持医药科技、疫苗研发、精准医疗等项目,以提升国家医疗水平,并推动健康科技的创新。

这些扶助计划不仅为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促进技术转移和市场化应用,确保研发成果能真正惠及社会。此外,科艺部在智能城市、环境保护、水源管理及教育等领域亦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科技创新路漫长

对于我国科技发展与新创企业的展望,郑立慷在访问期间坦承,科技在马来西亚的社会中并未受到太大关注。

“我们会去仰望其他国家,觉得其他国家做得很好。可是,我们忘记了:其他国家其实也有经历过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他点出,每个国家的起步点不一样,有者早、有者迟;其次是具有能力与资源的分别。因此,他希望,人民能够与政府并肩,携手推动马来西亚的科技发展。

“只要我们有决心,以举国之力,尤其在一些我们具有优势的部分,大家一起推动,那我们是可以放眼达到国际水准。”

郑立慷希望人民能够与政府并肩,携手推动马来西亚的科技发展。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