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前辈在上市公司担任顾问,对大企业了解甚多。
他告诉我:“一个大老板深夜3点打电话给我,吓了我一跳,以为发生什么事。
ADVERTISEMENT
“一问之下,原来他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一躺上床,就想到工厂停工以来,到今天已经损失几千万令吉。
“但是,几百名员工的薪水、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等,每一样都不能少,每天都在烧钱,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夜半无梦,心焦如焚,电话求救。
前辈感慨地说:“大老板表面风光,不表示他们没有烦恼,其实,他们的压力比一般人还大;特别在这个时期,一般人如果担心两三件事,这些大老板可能要担心二、三十件事,尤其是那些认真打拼,一手一脚建立企业的老板。”
况且,现阶段大企业很难期望政府的援助。政府提供了基层人民和中小微企业两个援助配套之后,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企业只能自求多福,或是自生自灭。
大企业的问题,不只是大老板的问题,而也是国内就业问题,更是国家经济的问题。
在经济陷困的此刻,老板和员工的矛盾更显而易见。
大马职工总会要求政府祭出紧急措施,禁止雇主在一定期限内裁员,以保护收入在4000到8000令吉的受薪人士(4000令吉以下者已有保障)。
大马雇主联合会(MEF)即刻表示反对。它认为很多企业在挣扎边缘,如果不让它们裁减员工,将使企业无法经营下去,最终只有倒闭,导致更多人失业。
况且,不准裁员的措施,会使到投资者却步,不愿意在大马投资。
经济学家站在中间,也有他们的看法。
一名经济学家说,应该根据现有法律,以及企业本身的需要,来管理它们的人力资源。如果游戏规则随时改变,会影响投资意愿和营商情绪。
他建议劳资双方能够针对减薪、遣散福利,以及弹性工时,进行协商。
我倒是同意这位经济学家的建议。企业经营是一个共同体的结构。老板、管理层、基层员工各自都有贡献,在企业赚钱时应该分享红利,而在企业面对困难时,也要分担压力。
现代企业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初期,雇主通过压搾员工,独享利润的阶段;与此同时,也不能是激进社会主义思潮年代,员工们通过工潮压力,和企业主抗争,不借玉石俱焚的手段。
企业的成功,必须是企业主、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基于共同的利益,追求共同的目标,而这也必须通过健全的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来达致。
只是,社会上不乏自利的大老板,也有不少自私的员工,只着眼于本身的好处,不在乎对方的处境。
行管令之后,国家要重新启动经济引擎,必须要有包容心的企业主,以及同理心的雇员,互相谅解合作,否则,会引发连串的争议。
至于前面提到的失眠大老板,他碰到的是一位很人性化的顾问。这位前辈告诉他:“不管你面对多么大的问题,都要优先照顾你的员工;想想,你现有的身家,都是他们帮你赚的;如今公司有难,你不能丢下他们,否则,你怎么面对他们,又怎么面对自己。”
老板听了,心结解开,已经有了部分答案,坦然面对今后的挑战。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教育是立国之本,何以建校进展如此缓慢?当中有何问题?当局须回归教育,摒除其他因素的纠缠,以学生利益为重,按需求增建华小。
首相安华上周六亲自到大山脚日新独中,移交2116万令吉的拨款给全马63所独中,创下独中拨款新高。这也是国内史上首次由首相亲自宣布及到访独中移交拨款。当中,63所独中各获32万令吉拨款,而日新独中则额外获得100万令吉拨款。
昌明政府已连续3年拨款给国内63所独中,今年拨款数额更是创新高,反映政府日益关注华教和中文。诚如首相所言,中文不再只是华人的语言,而是世界和亚洲很重要的经济语言,掌握中文将占据优势。
政府拨款给独中,确是好事,不过华教在发展路上仍面对重重障碍,极需政府正视。
华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沿途风雨纷扰,所幸的是在华社的不懈支持下,总算挨出成绩,培养出许多国家栋樑。如今,非华裔学生占华小学生人数约20%,说明非华裔家长也认可华小的教学素质,因而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虽然华小交出了成绩,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华教依然面对不少“老问题”,须政府出手解决。
其一,拨款问题。华教长期未受公平对待,每次财政预算案出炉,华社都会高度关注华小到底获得多少拨款。华小作为国家多元教育体系中的支柱之一,为社会栽培大量人才,政府应制度化地为华小提供拨款,一来体现公平,二来则可让华小有更充足的资源提升教学品质,造福各族学子。同样的,独中的拨款也未见“制度化”,有否拨款、拨款数额完全胥视掌权者的意愿。
其二,承认统考。独中的统考在海外受到广泛认可,但在本土却不受政府承认。从国阵到希盟,承认统考的最后一哩路竟是如此漫长,至今未达终点。政府既然认同独中的贡献,拨款独中,何不更进一步,走完最后一哩路?
其三,师资短缺。这是一个拖延已久的“老问题”。目前华小约有1350个教师空缺待填补,加上一些老师陆续退休和擢升,若不尽早策划安排,师资短缺问题将会进一步恶化,影响学生利益。教师是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教育部须根据实际需求,培训和调派教师,让学校发挥最佳教学功能。
其四,建校和迁校之难。华小的增建和迁校,从来都不容易。从获得批文,到动土建校至竣工开学,都可能是一条漫漫长路。2017年10月,教育部宣布“10+6”华小增建和搬迁计划,至今已过了7个年头,但在10所新华小当中,只有位于柔佛新山的谢华华小于2022年5月正式开课。另有两所新华小在2024年进行了动土礼。至于其余7间新华小的建校工程则没有新进展。
教育是立国之本,何以建校进展如此缓慢?当中有何问题?当局须回归教育,摒除其他因素的纠缠,以学生利益为重,按需求增建华小。
其五,狭隘思维的威胁。华教立足本土多年,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部分思想狭隘的人士,常常针对华教,包括指控华教破坏国民团结等等。日前,发生多起华小礼堂出租遭禁酒的事件,侵犯了华小董事会的自主权,引起华社高度关注。政府须推动尊重多元的开明风气,确保华小能在不受打压下有效运作。
除了拨款,团结政府还可以为华教提供更多援助、去除前进的障碍,让华教更蓬勃发展。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