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5:10pm 25/04/2020 1122点阅

临床心理师:互相体谅.勿歧视冠病患者

作者: 刘玉萍

梁耀文呼吁民众,不要歧视冠病患者及家属。(图:星洲日报)
梁耀文呼吁民众,不要歧视冠病患者及家属。(图:星洲日报)

ADVERTISEMENT

(关丹24日讯)关丹出现3宗2019冠状病毒病死亡病例,随即各种谣言在网上疯传,临床心理师梁耀文劝请民众不要歧视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及家属,反而应互相体谅,协助他们共渡难关。

歧视让更多人不敢站出来

他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强调,在疫情当下,大家要互相体谅,因冠病已发展至受感染的人毫无症状。

“所以,并不一定代表感染或病逝的人没有做好防护工作。”

他指出,假设大众继续歧视患者,这将会导致更多人不敢站出来。

“就算他们有症状,也不敢祈求帮助,这反而增加传染的几率。”

包容能让更多人安心检验

他补充,当下大家能够做的事情是营造互相包容的环境,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站出来接受检验及接受治疗。

“冠病肆虐,不管有没有感染,对民众身体或心里层面都会带来影响,无人能够幸免。”

梁耀文指出,患者的家属在这期间心情非常复杂,他们会担心及难过。

“担心自己是否有被感染,也同样担心其他人是否对他们有歧视。”

他表示,大家开始对冠病患者及家属指指点点,或有意无意表现出害怕甚至避开他们,这都对患者及家属带来无形压力。

“身为患者的亲友及大众,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散播任何谣言,更不要带着歧视眼光看他们。”

没必要在伤口上撒盐

梁耀文表示,在面对冠病这件事情上,大家都是受害者,患者及家属现在经历的这一切都是艰辛的过程,大家没有必要在伤口上撒盐。

至于患者周边的朋友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梁耀文认为,一般上会做的是看患者及家属有什么需求,如是否需要金钱支持,或可以帮助他们处理琐碎的事情。

“可以陪他们聊天,如果他们过于哀伤不想聊天,就要给他们有足够的空间。”

“简单的一句‘有什么东西能够帮到你’就已经非常足够。”

他补充,假设患者及家属有需要会告诉你有什么需要帮忙,如他们需要空间疗伤,就要尊重让他们慢慢疗伤。

行管令民众感受无形压力

另一方面,梁耀文指出,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民众的身体及心理一般上都会受到影响,其中身体会出现的症状包括睡眠受到影响,可能会发噩梦;食欲受影响、身体肌肉酸痛、心跳突然加速、没有动力、呼吸急促等,至于心理层面,会感到压力、不耐烦、担心、伤心、快生气,兴趣改变等。

“民众会觉得出现很多不确定性,工作不晓得怎样了,形成了无形压力。”

他指出,就算居家办公,也会面对许多压力,这是因为行管令导致民众减少社交形成的,因平时上班都会与人接触。

“当下受行管令限制,社交减少,活动量也减少。”

注意力放在可控制事情上

梁耀文指出,在疫情及行管令期间,民众可以做一些事情保持本身的心理素质。

“先从保护自己开始,限制自己接收的新闻数量及通过合法及可信管道获取资讯,因当下阅读越多新闻,会让自己更烦躁,尤其透过社交媒体获得的海量讯息,更会对本身造成压力。”

他表示,民众可以选择在某个时间点中断社交媒体,或设定在某个时间段才浏览社交媒体,把专注力转移至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民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维持日常生活的规律,如睡觉及用餐时间,都尽量保持,甚至也可以在家中做些运动。”

他也提议民众,可以维持正常的社交活动,如透过社交媒体或软件,与朋友一同喝茶聊天,进行网上社交活动。

无法解压可致电辅导热线

梁耀文指出,这些都会有所帮助,如果还是没有办法解压,则可以选择致电辅导热线,向辅导员求助。

“面对疫情,我们会出现无助感或无力感,但疫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因此要把专注力转至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民众可以想想如何帮助社区有需要的长者,可以透过网上筹款等,做些正面的事情,不要一味关注负面的新闻。”

他也认为,民众也要注意自己的心情,不要批判自己,因大家都没有经历过长期隔离的情况,出现压力等情绪是正常现象。

“大家也可以将感受写下来,正视面对的压力。”

练习“苹果技术”转移注意力

梁耀文也提到“英国焦虑症协会”(Anxiety UK)建议练习的“苹果技术”(APPLE),即觉察(Awareness),注意并觉察心中出现的“不确定性”感觉;暂停(Pause),选择不反应;退一步(Pull Back)告诉自己这感觉只是因为担心,是“想法或感觉”;放手(Let Go)放掉思想或感觉,一切都会过去;探索(Explore)探索当前时刻,当下这一刻一切都很好,然后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事情上。

他强调,民众应当照顾情绪,因人生有求生本能,可能无法静静的坐着,担心裁员、企业倒闭,但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可以做的事情是趁这段时间增值,上网课,想想企业可以怎么做。

梁耀文指出,目前整个大环境在改变,整家人逼在一个空间,很大程度会增加摩擦,因此大家要互相体谅和互相支持。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8:20pm 21/02/2025 148点阅
华总教育基金助学金 333名额 311截止申请
东:林广有:彭州子弟可通过彭华团提出申请
林广有(左二)在华总特大中与众领袖举手一致通过在今年继续发放百万助学金议案。左一为登华堂会长王天然;右起为丹华堂会长拿督黄保俊、华总署理总会长拿督林家全、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与总秘书拿督黄益隆。(大会提供)

(关丹21日讯)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长拿督林广有今日呼吁州内面对升学经费的家境贫困子弟,踊跃申请Carlsberg华总教育基金于今年推出“百万免还大专助学金”。

他说,这项助学金经开始开放全国,供符合资格者申请,受惠名额总数是333名,每名受惠者将获得3000令吉。

林广有:416公布名单

也是华总副总会长兼Carlsberg华总教育基金委员会委员的林广有今天发表文告说,华总是在本月9日召开的特别会员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继续在今年发放的议案,10日正式开放申请,3月11日截止,录取名单预计在4月16日公布,并在4月26日统一颁发。

他说,这是华总第3次发放免还助学金计划,希望在今年符合条件和有意者,尽速把握机会在截止日期之前提出申请,有关受惠名单届时将在各媒体、华总官方网站及面子书专页公布。

申请细则方面,他说,申请者须为我国公民,属在籍国内学院、大专生或大学生,但师范学院、硕士、博士就读生将不受考虑。申请条件包括来自单亲、双亲皆失业、孤儿、家境清寒、低收入群体(B40)或家长监护人为残障人士的家庭。

他说,具体的申请步骤请前往华总教育基金官方网站查询(请登入华总网站www.dama-huazong.com以了解细节及详情),申请者必须详细阅读细则及准备所需的文件。资料不齐全者将失去资格。

他说,受惠者须遵从各州中华大会堂或华总的通知,出席颁发典礼并亲自领取助学金。

他说,有意申请者,也可联系彭亨华人社团联合会秘书处,电话为:09-573 4588以及573 5588。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