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訊)馬來西亞第一隻導盲犬Lashawn,因生病在獸醫診所治療第五天後,在寂靜的夜裡孤單的離開世間,許多愛護狗的人士知道消息後都為之哀慟。
ADVERTISEMENT
Lashawn不僅僅是失明人士陳錦輝的“柺杖”與生活良伴,更是許多小孩子和愛狗人士的“好朋友”。陳錦輝帶著Lashawn在這些年來不斷舉辦與視障人士有關的福利及培訓課程,深入民心。
曾登上海外華文書市舞臺
數年前,陳錦輝帶著Lashawn在星洲日報的安排下,在與商場管理層爭取良久,才排除萬難得以登上海外華文書市主舞臺和更多人見面,當時座無虛席,擠滿觀眾,導盲犬Lashawn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
據Lashawn的主人,失明人士陳錦輝表示,Lashawn在上個月27日嘔吐不止,28日看醫生和注射藥物,29日送進診所留宿治療。
“當時仍在行管令期間,好不容易才把Lashawn送到蕉賴一間獸醫診所。這幾天,由於診所晚上不方便讓主人陪伴,所以Lashawn獨自在診所內休息。它一直很虛弱,除了嘔吐,也腹瀉。”
感染鼠尿病嘔吐腹瀉
陳錦輝表示,他太太黃凱兒是唯一見到Lashawn最後一面的人,她在30號去診所探望Lashawn,當時Lashawn還有知覺回應了主人的呼喚。昨天,Lashawn嘔吐及腹瀉都減輕了,以為情況好轉,豈料卻這樣就離開我們了。
消息傳出後,很多關心Lashawn的朋友都表示哀慟。Lashawn是因為感染鼠尿病(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在獸醫診所救治5天后最終也救不回。
千辛萬苦引進導盲犬 · 常被拒入商場辦公樓
陳錦輝是2002年因為青光眼而失明,導盲犬Lashawn是陳錦輝在失明後千辛萬苦才從國外帶進馬來西亞的導盲犬。初時馬來西亞很多商場和辦公樓都拒絕承認導盲犬是工作犬,並把陳錦輝和Lashawn拒於商場門外,不得進入;此事被媒體報道後引起社會關注。
陳錦輝不但是把第一隻導盲犬帶入我國的視障者,也在2009年成立了馬來西亞第一個青光眼協會,幫助視障人士。他本身擔任馬來西亞青光眼協會主席。
失明後陳錦輝沒有自暴自棄,反而在太太凱兒Kaye的幫助下,帶著Lashawn積極活出精彩的人生,不但創辦了“黑暗中對話”(Dialogue in the Dark)黑暗體驗館,也成立陽光之家為失明人士提供培訓及就業機會。

爭取列“工作犬”不果 · Lashawn未獲“正名”
陳錦輝是在2014年把導盲犬Lashawn帶進馬來西亞,也成為了馬來西亞首隻導盲犬。在前年,陳錦輝和一群朋友也發動簽名運動,希望透過群眾的力量籌集10萬個簽名便提呈給時任副首相旺阿茲莎,要求修改2008年殘疾法令,並且承認導盲犬為“工作犬”,讓它們能夠自由進出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
雖然當時只獲得8萬多人的簽名,但陳錦輝依然向政府提交這個請願和備忘錄。
外出遇百般刁難
陳錦輝曾說:“自從有了導盲犬後,生活從此改變,就像是重新賜予我的一雙‘眼睛’。簡單來說,至少有Lashawn在的時候我不曾受過傷,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獨立,不需要時時依賴別人。”
“然而,有時在帶著Lashawn外出的時候同樣遇上了百般的刁難,被人驅趕的情況猶如家常便飯。或許,導盲犬這個概念對於馬來西亞人來說是一個新鮮事物,再加上本地政府並不承認導盲犬為合法的‘工作犬’,攜帶導盲犬出行不太順利。”
只可惜至今依然無法爭取成功。所以,Lashawn鞠躬盡瘁,至死仍然無法在馬來西亞被“正名”為一隻工作犬。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八打灵再也28日讯)团结部副部长莎拉斯瓦蒂指出,大马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一个多元宗教、种族、文化社会和谐共处的典范。
“尽管‘多元’为加强我国团结方面带来了挑战,但若能有效管理,其将成为国家力量,塑造一个和谐与团结的社会。”
她表示,要让‘多元’继续成为我们的力量之源,就必须通过理解、尊重与接纳。
“为此,政府推行了国家团结政策,通过针对性策略来维护团结,并将团结精神融入我们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中。”
她也指出,团结部推出“昌明和谐倡议”,旨在提升大马人对国家多元宗教、文化与习俗的理解。
她于27日晚出席大马僧伽罗协会新年庆祝活动时表示,大马的僧伽罗人社群虽然规模较小,但在历史上却扮演着重要角色,早在我国独立之前便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她说,僧伽罗新年主要由斯里兰卡的僧伽罗人庆祝,同时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僧伽罗裔社群中也有庆祝,包括印度、泰国、缅甸、越南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