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訊)公積金局首席執行員阿里扎克里宣佈,該局將從5月4日至18日期間,陸續匯款給成功申請i-Lestari公積金提款計劃的會員。
他說,上述會員將在個人銀行戶頭,收到他們從公積金第二戶頭領取最多的500令吉款項,並將在i-lestari電子系統下收到匯款通知。會員須確保他們的銀行戶頭是活躍及沒有被凍結的。
ADVERTISEMENT
“至於真正的匯款日期,取決於會員各自所屬銀行處理發放款項的工作安排,可能他們在公積金局匯出款項後,需要1至3個工作天來安排。”政府在行動管制令時,宣佈允許公積金局會員,每個月從公積金第二戶頭裡提取最多500令吉應急。
收到逾351萬申請
阿里扎克里在文告中指出,自從4月宣佈上述計劃後,該局收到逾351萬份申請,總額達16億6000萬令吉。
“公積金局已經和各銀行展開深入研究探討,確保銀行在處理鉅額匯款過程順利進行。我們明白會員急欲獲取這筆款項的心情,縱使這將減少會員的存款。我們希望會員都是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提出申請,因為這將影響未來。”
他呼籲凡是從第二戶口提取款項者,須在行管令結束後與該局顧問官員安排諮詢,重新安排他們的退休計劃。
有意查詢“i-Lestari”諮訊,可瀏覽https://www.kwsp.gov.my/en/faq-i-lestari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八打灵再也26日讯)一名学生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考获4科A佳绩,包括数学和英文,另外历史也拿了B,然而因为科学类科目分别考获C、D和E,结果被父母下令他必须重考所有相关科目,这段“成绩不差却无法掌控自己未来”的经历,瞬间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与关注。
该名学生在Threads分享自己的成绩,包括马来文、英文、数学、伊斯兰教育拿A;历史拿B,其他及格但成绩偏低的科目包括化学(C)、生物(D)、物理(E)、附加数学(D)。
学生表示,尽管自己早已计划到理工学院修读工程课程,却因父母强硬反对基础课程(foundation)和大学预科(matrikulasi)的路线,如今被逼走上一条他并不情愿的重考之路。
“我知道听起来可能像在抱怨……但我真的太失望、太难过了。”
“我父母坚持让我重考化学、生物、物理和附加数学。他们的决定就是最终决定,我反抗不了。我真的好累。”
学生接着写道:“他们根本不尊重我的选择……,我真的没有力气了。我其实只是想在理工学院读工程。”
网民@azie_adzmi就提出了一个折衷建议:既然学生已经有一定成绩,不妨先以现有的科目申请大学,同时为了安抚父母,再安排重考,也不失为一种平衡方案。
一位母亲@izmene6464则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的孩子附加数学不及格,化学也只拿E,但她选择接受孩子的短板,并鼓励孩子依照自身优势选课:“我还是为她感到骄傲。我没有要求她重考,而是支持她走适合自己的方向。”
也有网友分享亲人励志逆袭的故事,其中就有人提到与她哥哥SPM成绩类似,最终哥哥因选对方向,如今月收入高达1万至1.5万令吉。
而另一位网友@elizabeth___elisa则提供了另一个现实视角。她当年SPM考获11科A,如愿进入STEM领域,最终却坦言后悔了。
“我读STEM但后悔了。其实在马来西亚,会计、金融这些行业可能前景更好。”
这起事件引起许多人再次反思:成绩亮眼,不代表每一科都适合;父母的期待,若没有建立在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之上,反而可能压垮他们。
“与其逼孩子重考,不如一起规划一条适合他、走得稳的未来之路。”

原文链接:








ADVERTISEMENT